簡介
天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下設6個本科專業、6個碩士點、2個博士點。長期以來,學院本著“學科是龍頭,教學是生命,學風是靈魂”的辦學理念,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幾代人辛勤工作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該院的辦學特色、優良傳統和優勢。
師資隊伍
學院教職工84人,教師58人,其中博導4人,教授12人,副教授26人,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教師數占總教師數的72%。學院已經形成一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體,以博士、碩士等高學歷教師為代表的整體最佳化的師資隊伍。
院系設定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
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由研究室、教研室和材料科學實驗室、材料工程實驗室、材料設計實驗室組成。2000年列為天津市重點學科,2001年又列為天津市"十五"重點建設學科。備有多台國內外大型先進教學儀器設備。
經過四十多年的努力,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由最初的化學纖維專業,發展成為現在的一個一級學科的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和材料學、材料加工兩個工學碩士專業和一個材料領域工程碩士點,為國家輸送了大量的高質量人才。
材料系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授4名,副教授10名,講師5名。除了完成教學任務外,在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特別在纖維結構與性能研究方面,在國內有較大的影響,已完成國家級、省部級等項目二十餘項。其中獲獎兩項,在研項目十餘項。同時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高質量論文一百餘篇,已有十餘篇被SCI、EI等四大文摘收錄。與國際學術界有著廣泛的交流與合作。
化學工程與工藝系
化學工程與工藝系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和套用化學兩個本科專業。一個套用化學碩士點。 該系現有教授3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總人數的60%以上。
化學工程與工藝系擁有原子發射,原子吸收、紅外分光光度計、紫外分光光光度計、核磁共振儀、薄層色譜掃瞄器、粒度分布測試儀、質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大型儀器多台,最近還購置了多台表面張力儀、粘度計、顯微鏡等測試儀器,建起了用於高壓合成的高壓釜成套裝置。
化學工程與工藝系除了承擔2個專業的大量教學任務外,還承擔化工原理、化工儀表等多門公共課,並完成了許多科研項目,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已通過鑑定的科研項目有滌綸高速紡油劑、TF-103錦綸帘子線耐熱油劑、滌綸高速紡絲用聚醚、低沸點起始劑聚醚的合成工藝(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生物酶催化乙(丙)氧基化研究(天津市教委基金項目)等。
目前在研究的項目有高蔬水性聚丙烯纖維的研製與開發(中國石化總公司項目);環境友好可降解縮醛型雙烷基聚醚的研究(天津科委自然基金項目);生物酶催化特種聚醚研究(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
輕化工程系
輕化工程系現有教職工18 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人,教授4人,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的人數占70%以上。承擔著本科生、碩士生及博士生的教學任務。
輕化工程系含輕化工程和環境工程兩個專業。輕化工程專業培養以染整方向為主的輕化工程領域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環境工程專業培養具有環境工程領域 理論基礎和套用技術的高級專門人才。
輕化工程系有高效液相色譜、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有機碳分析、離子色譜、氣候牢度儀等現代儀器設備,能進行電子測配色、染色、印花、塗層等多種專業實驗和測試。 除承擔大量教學任務外,具有較
強的科研開發能力,已鑑定完成及正在研究項目主要有:防 X射線柔性聚氨酯泡沫塑膠層壓織物,防熱輻射玻璃纖維複合織物的研究,多功能 篷 布的研製,防水透濕阻燃多功能產品的開發,檸檬酸在織物防皺整理中的套用研究,形狀記憶羊毛織物的研究,具有特殊熱活性的紡織品聚乙二醇後整理織物,分散染料鹼性浴染色,棉織物染色整理一浴法加工,Tencel纖維的染色加工,光催化分解色素膜的開發,感光催化材料的調製與在污水處理中的 套用 ,印染廢水的脫色研究等。
科研成果
紡織科學與工程學科在繼續保持紡織複合材料研究在軍工領域的科研優勢的同時,在民用產品的研究領域進行延伸;產業用紡織品和特種紡織品研究方向在醫用紡織品方面有所突破;紡織工藝理論與實踐研究方向,突出現代IT、CAI、CAD、CAM技術的系統集成,形成以現代技術的綜合套用為主要特徵的開放性教學科研實驗基地和以高新技術和新材料改造傳統紡織服裝加工技術和產品結構的科研基地,幫助天津紡織集團實現了重點產品、關鍵技術的突破,“天津高新紡織工業園區”以天津工業大學作為研發中心,該學科成為天津紡織業核心技術的孵化器。
材料學學科在材料與紡織相結合的特色方面愈加突出,注重紡織新材料開發與新技術套用,特種纖維、膜分離材料及技術、複合材料、生物材料四個主攻方向鮮明、穩定,且處於學科前沿,完成了一批處於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項目,在國內外產生相當影響。
特種纖維方向注重新纖維成形原理及相關技術與設備、高性能和功能纖維材料、纖維材料結構與性能的關係、再生纖維材料等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與國家對化纖工業加快結構調整和推動技術升級緊密相關,符合國家在本領域建設中的技術需求;
膜分離材料及技術方向在膜材料結構與性能研究、中空纖維膜成形理論研究、新型功能膜製備及其分離原理研究以及膜過程研究方面特色鮮明,服務於環保領域的同時,可面向國民經濟中其他高新技術產業,充分利用跨學科研究綜合優勢跟蹤國際前沿;
複合材料方向集科研、教學和產品開發為一體,在三維多向纖維增強體結構設計及製造、複合材料複合成型技術、複合材料性能測試及評價、複合材料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預測等研究方面為航空、航天、國防、軍工以及交通運輸、建築、安全防護等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
生物材料方向在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合成,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及其結構、物理、化學、生物特性與生物相容性的關係,生物材料的結構、降解代謝途徑及對機體的影響等方面緊跟國際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