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該建築始建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由法商永和工程司設計。
民國十五年(1926年),建成投入使用。
2004年8月,天津市政府出資將其又進行了“修舊如舊”的維修,更換了建築內部糟朽的鐵、木構件,並對樓內的電線、電纜進行了重新排布,對屋頂破損的瓦片進行了更換。並恢復了位於其頂部最有代表性和具特色的大鐘。
建築格局
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位於今馬場道(原英租界馬廠道)河西界。三層混合結構,正立面中部對稱,頂層中部建有大鐘一座,帶半地下室,總建築面積4917平方米,層高:首層5米,二、三層均為4.7米。中間大屋頂標高達27米。
格局
該建築平面近似“H”字形。大樓坐南朝北,正面臨馬場道,主門廳居於正中。背面和東面另設有門廳。原半地下室設實習工廠、儲藏間、鍋爐房等。一至三層,主要是教室、備課室及辦公室。西翼是教堂,並設有單獨入口,在天津將教堂組織設在教學樓內的作法比較少見的。大樓內廊兩端設有兩跑樓梯,直通頂層。頂層內廊的盡端,設鐵制螺旋式小樓梯,可通屋頂。
特點
該建築室內門廳、大廳、內廊均採用彩色馬賽克美術圖案地面,拱券形門洞。而教室、辦公室則為人字地板。樓梯是鋼筋混凝土踏步帶鐵護角、扶手採用黑漆方鐵花飾透孔欄桿木。建築二、三層,除東翼大教室的地面為松木人字地板以外,其餘房間及內廊,均為混凝土軋花預製塊鋪砌的地面。大廳及樓梯間過廳為四開兩扇落地式木門,鑲有軋花玻璃帶圓弧形上亮子。
大樓的正立面,採用了中心對稱的構圖形式,中軸線突出。半地下室和首層牆面按基座處理,做成大塊蘑菇石牆面。二、三層採用帶砌築花飾的紅機磚清水牆,四周以橫向凹槽分格的混水壁柱和磚砌築花飾,控制了整個外檐牆面的效果。正面中間部分,利用二層平面往裡縮退的空間,組成凸字形大平台。平台的外邊緣是預製的鋼筋混凝土瓶式透空欄桿。門廳平台的下面是四組塔司乾雙柱組成的門廊。首層採用弧券窗,二、三層為矩形窗,主門廳之上的外檐也採用弧券窗。正面東、西兩翼的山牆,則完全採用了帶砌築花飾的實牆,表現出精細的磚工。屋頂的組成較為複雜。東西兩翼主要為雙坡頂,山牆頂部飾以山花;兩翼南端首層採用了平台屋頂,以便同前面凸字形大平台相呼應。屋頂的中心部位高而突出,採用法國曼塞爾式屋頂,覆以魚鱗式片瓦。屋頂頂部為長條形平頂,四周設鋼筋混凝土圓孔花飾欄桿。屋頂的前後各設有大圓鐘一座,並分別採用巴洛克式的券罩和斷山花加以防護和突出,形成景觀效果。
文物價值
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以其三層的大樓雄偉而得名,其館內的收藏物品之多,館藏豐富、研究成果巨大也享譽全世界。
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莊嚴中富有美麗色彩,為華北一大著名建築,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屬於法式建築,在保留古典韻味的同時,也因教學育人綿延不斷而充滿生機。
歷史文化
相關院校
天津工商學院為法國天主教會創辦的一所大學,籌建於1920年,初名工商大學。1921年,選址於英租界馬場道,1922年建設教職工宿舍、預科校舍,1923年開學。初設工、商兩科,1933年改名為天津工商學院。1937年增設建築系,為天津建築教育之始,著名建築師沈理源、閻子亨、陳炎仲及法國建築師穆樂等均曾在此任教。1948年改為津沽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工學院併入天津大學,商學院併入南開大學,師範學院擴建為天津師範學院,1970年原址改為天津外國語學院。
保護措施
2018年11月24日,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入選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天津外國語大學馬場道校區主樓)位於河西區馬場道117-119號。
交通信息
自駕:從天津市人民政府出發距離天津工商學院主樓舊址3.6千米,需12分鐘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