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泵工程》是作者劉進科於2019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泵工程
- 別名:全球環境治理的中國方案
- 作者:劉進科
- 出版社: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
- ISBN:978757140423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天泵工程,以生物圈為整體,利用大自然的能量,運用自然規律,解決地球升溫、大氣污染、土地荒漠化、水資源短缺等生態頑疾,用天泵進行人工干預,通過“調風”“造雲”“布雨”,修復已被嚴重破壞的生態環境,實現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天泵是智慧型控制的大氣對流引發裝置,也是強力向高空送水布雲的裝置。泵內設有啟動裝置、二次引發裝置、停機裝置等。天泵應建在濕熱地區的城市或有較大廢濕廢熱排放的工廠附近,運用大氣運動的規律,利用太陽輻射蓄積在地球表面的能量,匯集獲得初始溫差的濕熱空氣,通過天泵的加速和熱力擾動,形成強勁的、持續的上升氣流,啟動生成對流雲,增雲增雨。
若在我國建設200萬~300萬平方米的“天泵群”氣體通道,就能實現持續的低成本的空中調水、南水北調和東水西調,有效地解決我國華北和西北地區的乾旱、荒漠化及霧霾等問題,增加土地耕種面積,增加糧食產量。
若在全球建設500萬~600萬平方米的“天泵群”氣體通道,天泵工程將能讓地球,特別是海洋蓄積的熱量持續不斷地逐漸釋放,大量減少颱風、颶風等極端天氣的產生,實現減緩和控制地球升溫、解決淡水資源短缺、防治大氣污染等改善和修復全球生態系統的宏大目標。
建築設計及選址
天泵建築設計的基本參數為泵體的高度在200-500米,泵頂出口的直徑在100-400米,可因地制宜。天泵應建在濕熱地區的城市或有較大廢濕廢熱排放的工廠附近。在我國,天泵可建在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四川盆地等地區的城市附近。
工作原理
天泵一經啟動,泵底空氣受熱膨脹加速上浮,形成大規模的上升氣流(類似“泵”的機制)。使天泵周圍的氣體豎向流動減弱、消失,以橫向流動為主,受太陽輻射和地表蓄積熱量的作用,泵內外維持一定的溫差,形成大棚效應。
天泵的二次引發裝置有五種引發類型,直流式、分導式、喘動式、脈動式和氣旋式。可根據不同氣候條件,進行相應的調節,以維持有益的、有效的、持續的上升氣流,形成最大規模的引發效應。當空氣濕度達80%以上時,天泵採用氣旋式引發,會使上升氣體流量得到成千上萬倍的增加,低空1立方米的濕空氣到達萬米高空可形成上千立方米的雲。
天泵的二次對流引發方式、“大棚效應”、“颳風加速效應”、城市熱島效應和工廠廢濕廢熱等是保障氣體上升速度、維持泵內外溫度差,形成持續上升氣流的重要因素。
項目意義
研究表明,全球變暖的因素眾多,究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白度嚴重降低,黑度增加!天泵是人類給地球降溫的可行辦法!在全球科學布局,形成出口面積達500萬平方米的天泵群。“天泵群”輸送的高濕氣體在對流層的上部和平流層的下部形成更大規模的雲,一方面增加降雨降雪,實現空中調水,解決糧食危機和荒漠化問題;另一方面增加冰川面積,植被面積,增加地球白度,提高反射太陽輻射,逐步實現為地球降溫。 這是一個利用大自然的能量修復全球生態系統的工程!
作者簡介
劉進科,高級工程師,山西省發明與創新協會副理事長,山西東方紅集團公司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