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柱縣坌處鎮抱塘村地處天柱縣東南部,屬坌處鎮管轄,距縣城46公里。全村四面環山,有7個村民小組148戶628人,苗族聚居。一條古驛道從村子東面一直延伸到湖南省靖州縣大堡子鎮,西出六公里便是清水江航道。村中盛產優質林木,先民以農業為基礎,靠做木材生意逐漸發家致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天柱縣坌處鎮抱塘村
- 地理位置:天柱縣東南部
- 人口:628人
- 戶數:148戶
簡介,吳氏宗祠,粟氏宗祠,
簡介
致富後的抱塘先民大興土木,建起了印子屋、宗祠、廟宇,鋪修了石板路、花階路,架起了石拱橋,並豎石碑以記公益事業或鄉規條約,這些建築構成了抱塘村古建築群的基礎,並與傳統的木屋吊腳樓融為一體。印子屋大多建在地勢平坦之處,以石庫門進出,四周砌高大封火山牆,內為一進或二進穿斗排扇式木構建築,天井鋪石板。宗祠選寨中風水寶地興建,以牌樓為面,石庫門進出,四周砌高大封火山牆,祠內為穿斗式木構建築,正殿大柱寬枋,柱下是上圓下方的石礎,明間靠後牆設祖龕,牌樓牆面有泥塑浮雕和彩繪吉祥圖案。吊腳樓依山勢興建,多為上下兩層四扇三間穿斗式木構建築,枋板封裝。村中主巷道全以青石板鋪面,小路以卵石路相連。抱塘村民受漢文化影響較早,清乾隆年間,村里即建有鳳鳴學館以教化鄉民。抱塘村古建築群為研究清水江航運史、文化交流史、經濟發展史、中國木材貿易史等提供了實物史料。
抱塘村地處苗侗四十八寨中心腹地,西出6公里即到清水江畔三門塘碼頭。全村由老寨坪、對岸田、麻寨、橋沖、楓木沖、大寨等六個自然寨構成,寨子四面環山,青山綿延,山川秀麗,村頭寨尾古木參天,一條小溪從寨前緩緩流過,環境十分優美。村寨選址講究風水,背山面水,地處古道要津。村寨布局錯落有致,功能齊全,結構嚴謹。古建築群包括傳統古民居35棟,印子屋7棟,宗祠2座,風雨橋2座,土地廟13座,古井2 眼,學館遺址1個,碑刻8通,石板路18條,花階路10條。該古建築群規模宏大,地理位置突出,建築結構保存完好。
吳氏宗祠
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坐南向北,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7.4平方米。牌樓式大門,穿斗式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屋面。由前廳、正廳、兩廂樓、三天井組成。正廳高出前廳和天井。宗祠門窗的組合極其自然,結構嚴謹,多以“雙鳳朝陽”、“三羊開泰”、“五穀豐登”以及十二生肖圖等栩栩如生的圖案裝飾。宗祠四周為高封火牆維護,皆遍塑浮雕圖像與假窗假柱。
粟氏宗祠
始建於清乾隆十年(1746)。坐西向東,占地面積238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牌樓式大門,馬頭牆高翹,穿斗式木構建築,由前廳、天井和正廳組成。
抱塘印子屋群是抱塘民族村古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建於清乾隆年間。均為合院式建築,穿斗式木結構,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四周以高封火牆圍護。正房一般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外為高大封火牆。有的是兩進一天井,有的三進兩天井。天井青石板鋪墁,上置青石板圍砌的消防缸。窗戶雕刻福祿壽喜等吉祥圖案,封火牆開石庫門進出。
粟子輝印子屋 建於清後期,坐西向東,建築占地面積360平方米,建築面積332平方米。三合院,穿斗式木結構構一樓一底,石庫門大門設於南面,門樓牆面飾以泥塑、浮雕、彩繪。開圓弧假窗,木房前為石板鋪墁的長方形天井,開六個花窗,門窗木雕十分精美。四周以高大封火牆圍護。
吳遠亮印子屋 清光緒初年始建,坐西向東,建築占地面積320平方米,建築面積210平方米。牌樓式石庫大門,穿斗式木構。明間設堂屋,次間為臥室。木房前為天井。
吳傳乾印子屋 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座南朝北,外砌封火牆,開石庫門進出,有門樓。正屋為四扇三間穿斗木構一樓一底建築。面闊三間15.8米,通進深21米,占地面積321.8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
粟多勝印子屋 始建於清光緒初年,座西向東,開石庫門進出,外環封火牆。內為一樓一底一天井合院式建築。建築面積208平方米,占地面積268平方米,石庫門和馬頭牆保存較好,木房枋板部分毀損。
銀鎖橋 位於村子西端,始建於清代中期,東西向,橫跨抱塘溪,長21.4米,寬3.95米,高5米,為單拱石橋,石橋上建風雨橋,左右單檐滴水,橋兩側各16柱落腳,木欄桿內置長枋板作座凳,是連線湖南省靖州縣大堡子鎮古驛道的重要津梁。
紅橋 位於村子西端,始建於清代光緒年間,南北向,橫跨抱塘溪,為單拱石橋,石橋上建風雨橋;長23米,寬5米,高出水面5米,左右邊砌0.6米石欄,公路從上通過。是連線天柱、錦屏的重要津梁。
抱塘大井 位於抱塘村西南面,始建於清代中期。井口長2.16米,寬2.03米,井口周邊用青石圍砌,井上蓋有井亭一座。抱塘大井占地面積17.7平方米,分布面積20平方米。該井是當地村民生活飲用水的重要水源。
鳳鳴學館遺址 位於抱塘村西南面,占地面積約128平方米。現僅存基座。
抱塘村現存碑刻六通,碑名分別為“鳳鳴館碑記”、“續修石碑記”、“永為保障”、“永禁碑記”、“通觀劂成”、“亘古不朽”,全系清代石碑刻。
“鳳鳴館碑記”碑, 青石質,方首形,高2.32米,寬0.93米,厚0.06米。碑額雕飾二龍搶寶圖,額刻“鳳鳴館碑記”五篆字。碑文豎向楷書陰刻,凡5行,滿行64字,總計247字。記當地於乾隆元年(1736)擇地建館教授學生諸事。系當地村民公立於乾隆二十一年(1756)。碑文云:“聖賢垂訓,啟迪為先,朝廷設科,建軍學為首。是幫三代以來,襄曰校殿曰周曰庠,造士之端,其延久矣。況信支王治世,崇尚儒林。國有學、黨有庠、家有塾。此固道一而風責罵者也。我團原有舊館也,講學其中。奈其百久藏,婁徙床靡定,竟未有名焉。至乾隆丙辰,於村左選地,小其山明水秀,峰巒排列,復遷於斯。前人因共地屬高崗,鹹思羽儀,王國,遂額曰鳳鳴館。既定這後,地靈人傑,庚午乙亥,又疊采泮芹,乃是文運曰新,其進難量矣。及二十一年丙子春,父兄視其舊館狹窄,鼎新重建面其啟迪後人這意,雖不公為取第占鰲之墳,然苟於中而造就有成。將異曰者,或騰蛟起鳳,或附鳳拿龍,何莫非鳳鳴這,應父兄之原輿夫,朝庭作人之意同哉!是為序。”皇清乾隆二十一年風次丙子仲冬月建,黃鐘朔日穀旦通團眾等立
“永禁碑記”碑文:“立禁議字:情因我等地方山多田少,全賴杉木為生。近年以來,多有將杉木砍伐以謀私利者,致使無良之輩從而效尤。或入山竊砍,或臨溪偷栽裁,種種弊端,貽害不小。茲我等約眾公議,主杉木只許全根條子生理,不許腰截棟子出售。而黎靖兩屬,亦不留棟子,以滋弊端。自議之後,倘有不遵仍蹈故轍者,一遇運賣棟子即放火燒毀,決不寬恕,窩停之家一同重罰。立碑永遠為禁。
再議:良田為大凡拖木經過田內,必架木檁,不準拖放水廂。如違,送宮究治。此抱塘溪之內,不準人進淘沙,致壞水堤田坎。如違,送官究治。”
抱塘村有石板路18條,花階路10條,總長三千餘米,鋪設在大小巷道上,呈“丁”字形穿插全寨,無一處“十”字交錯,布局奇妙。
抱塘村處在群山環抱之中,地形屬東部低山丘陵,氣候屬中亞熱帶溫暖濕潤氣候。村寨四周古木參天,杉松雜木青翠成林,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盛產杉、松、楠竹和油茶,環境十分優美恬靜。
因抱塘原有古驛道東出湖南,且西連木材水運碼頭三門塘,是四海木商貿易往來的中轉站。因此苗族村民於幾百年前就有機會吸納各兄弟民族的優秀文化,並與本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景觀。如宗祠內為苗侗木構建築,寬枋大柱,外以牌樓為面,且遍塑浮雕彩繪,四周以高大封火磚牆圍護,充分體現了宗族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兼收並蓄的文化底蘊,每年農曆六月六在宗祠曬家譜的活動仍隆重地沿襲至今;印子屋外環封火牆,內為苗侗傳統木樓,技藝精湛和寓意深刻的木雕,囊括了漢、苗、侗等不同民族的吉祥圖案,蘊涵著極為豐富的、多元的文化因子;古驛道的長條石板路與鵝卵石鑲嵌的花階路不僅連貫村內外,而且成為了苗族與外界交往的橋樑和紐帶。村民們除了能說苗語外,還能利用侗話、漢話與人溝通交流,“遇苗說苗,遇侗說侗”的語言文化現象,與他們的歷史背景及生存環境密切相關。
抱塘村作為苗侗族四十八寨重要歌場之一,其民族風情濃郁。每年農曆七月十五開歌堂,無論喜事或“玩山”場,都以歌傳情,以歌達意。所唱的侗歌有高山調、河邊腔;苗族飛歌更是唱響山里山外,苗侗歌舞的自然巧妙配合更是其他地區鮮見的文化“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