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羅經是提供方向基準的儀器,羅經分為磁羅經和電羅經兩種。其用於確定航向和觀測物標方位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文羅經
- 外文名:Astronomical compass
- 基礎公式:ΔC=Ac-CB
- 天體方位計算:基於CAD的天測羅經差
- 誤差:天測羅經差
- 套用:陸、海、空
觀測時注意事項,天文羅經差,觀測低高度太陽方位求羅經差,觀測太陽真出沒方位求羅經差,北極星方位求羅經差,利用《太陽方位表》求羅經差,用函式計算器計算或查《B105》表求羅經差,羅經差測定原理,解算天文三角形,
觀測時注意事項
1、用計算方位Ac代替真方位的誤差:![](/img/9/5f5/1b13b91a8b07202a6b88c5f1d25b.jpg)
![](/img/9/5f5/1b13b91a8b07202a6b88c5f1d25b.jpg)
(1)被測天體的高度越低,誤差越小
(2)當被測天體的方位趨近0°,赤緯趨 近90°時,誤差越小。
2、羅經面的傾斜而引起觀測天體羅方位的誤差
(1)當傾斜角一定,被測天體的高度越低,傾斜誤差越小
(2)當被測天體的高度一定,傾斜角越小,傾斜誤差越小。
3、觀測時的注意點
(1)應觀測高度較低天體的羅方位,其高度應低於30°,最好低於15°。
(2)觀測時應注意保持羅經面的水平。
(3)為避免粗差和減小隨機誤差的影響, 一般應連續觀測三次,取平均值作為對應於平均時間的羅方位。羅經讀數讀至0°.5, 觀測時間準確至
。
![](/img/d/3bb/5e7b7949a1b33b3029ae588dc816.jpg)
(4)觀測時應測天體的中心方位。
天文羅經差
觀測低高度太陽方位求羅經差
該方法是天文方法測定羅經差的最基本方法。
一般選擇太陽在低高度(小於30°)時觀測為宜。
1、求觀測時世界時。
2、求天體的地方時角LHAH和赤緯Dec。
3、用公式求天體的計算方位Ac。
公式:![](/img/b/33c/e11c609e85a128aa2adb520603d0.jpg)
![](/img/b/33c/e11c609e85a128aa2adb520603d0.jpg)
4、觀測低高度太陽羅方位CB。
5、求羅經差![](/img/7/fe1/cf39aad1760b1203918776708a25.jpg)
![](/img/7/fe1/cf39aad1760b1203918776708a25.jpg)
觀測太陽真出沒方位求羅經差
當太陽中心恰好通過測者東部或西部的地心真地平時,叫做真出或真沒。
![天文羅經 天文羅經](/img/d/9c9/nBnauEzMjVWOxgjZxUDMiJWM5IGZidzMyMzN0QGOzczMwYjZwkTY0EDM4I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根據
和Dec兩個引數就可以求得太陽出沒的真方位。航海上一直把這種方法作為日常檢核羅經差的主要方法。
![](/img/d/7c5/72d02b093088f34289e2c531e5c9.jpg)
![](/img/3/10b/3648b05c7d1bf3ae4281958d05d5.jpg)
北極星方位求羅經差
北極星的位置很靠近北天極,極距很小,不超過1°,所以,它的周日平行圈是一個很小的小圓。對於北半球低緯地區的測者, 在一晝夜之內,北極星的方位變化不超過 2°。 因此,有可能以北極星近似地指北,辨認方向,同時也為利用北極星求羅經差提供了有利條件。
步驟:
(1)觀測北極星羅方位(3次取平均值)的同時記下觀測時間和推算船位。
(2)根據觀測時間,求出 LHAr
(3)以和LHAr為引數從“北極星方位角表”中查得北極星半圓計算方位。不必內插。
(4)求羅經差ΔC=Ac-CB
凡用表左側引數查表時,方位為NW;用右側引數查 表時,方位為NE。
利用《太陽方位表》求羅經差
1)結構
《太陽方位表》共分兩冊,第一冊適用緯度為0°~30°(英版稱Davis´s tables, 戴氏表)。第二冊適用緯度為30°~64°(英版稱Burdwood´s tables,柏氏表)。 查表引數:緯度
、赤緯
和視時T°。當查表引數緯度、視時、太陽赤緯與表列數據不同時應進行內插,以求得較精確的太陽方位。
![](/img/b/9b9/ac5cc1de3a255c090851e55e19e5.jpg)
![](/img/4/c64/f5a2ac6d8526d8b97bc71e24abc1.jpg)
半圓方位命名:第一名稱與緯度同名,第二名稱上午觀測時為“東(E)”,下午觀測時為“西(W)”,可以換算為圓周方位。
2)方法
(1)觀測太陽羅方位CB,並記下時間(ZT)。
(2)根據觀測時的年、月、日查“太陽赤緯表”和“時差表”,得到觀測時的太陽赤緯(
)和時差(η)。
![](/img/4/c64/f5a2ac6d8526d8b97bc71e24abc1.jpg)
(3)求觀測時的視時:
![天文羅經 天文羅經](/img/6/6a3/nBnauIDN4ADNyUGMzImZwETN0kjNyIWNhFTZ1EmZ1MzNwQDZiJzN5gTMhF2LptWa3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4)以緯度(
)、視時(T°)、太陽赤緯(
)為引數,查得太陽方位Ac。必要時換算為圓周方位。
![](/img/b/9b9/ac5cc1de3a255c090851e55e19e5.jpg)
![](/img/4/c64/f5a2ac6d8526d8b97bc71e24abc1.jpg)
(5)計算求羅經差ΔC=Ac-CB。
用函式計算器計算或查《B105》表求羅經差
![](/img/6/a94/1cef26cd3e9082331764fcd11bfb.jpg)
羅經差測定原理
羅經差測定原理: ΔC=TB-CB
真方位與羅方位都是按圓周法計算的,所求得的羅經差有正、負之分,正號(+)表示羅北偏東,為東羅經差,負號(-)表示羅北偏西, 為西羅經差。
可用推算船位求得的計算方位作為真方位。
ΔC=Ac-CB
解算天文三角形
求天體計算高度hc和計算方位Ac 的計算公式:
![](/img/0/bda/9d64fbf6657909d77da051af249a.jpg)
![](/img/3/a1c/bb2c50768b05fab23939aaad0e13.jpg)
![](/img/f/b34/07478aa213eade8b6f80f4fdc44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