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史學

天文史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研究人類認識宇宙的歷史,探索天文學發生和發展的規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文史學
  • 性質:天文學的一個分支
  • 內容:研究人類認識宇宙的歷史
  • 目的:探索天文學發生和發展的規律
發展歷史,中國,西歐,歐美,研究範圍,研究意義,學科區別,分支學科,

發展歷史

中國

天文學史的研究在中國有悠久的傳統。二十四史中的天文志和律曆志中都有敘述天文學發展史的部分,中國歷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對中國天文學的發展都作過許多研究。新中國成立以後,一支專業的天文學史隊伍開始形成。許多天文機構都有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員。三十年來,中國天文學史研究已取得很多成就。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唐代的《大衍曆議》和元代的《授時曆議》都從曆法的角度,對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演進作過詳細的論述。這一傳統到了清代得到更大的發展。清人錢大昕、李銳和顧觀光等人在天文史料的整理研究方面都曾作出重要貢獻。阮元主編的《疇人傳》,蒐集了中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的不少史料,為後人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方便。從五四運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時期,朱文鑫等人對天文學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中國是世界上天文學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寶貴的天文資料,受到各國天文學家的注意。就文獻數量來說,天文學可與數學並列,僅次於農學和醫學,是構成中國古代最發達的四門自然科學之一。中國古代天文學萌芽於原始社會,到了戰國秦漢時期後,形成了以曆法和天象觀測為中心的完整的體系。曆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主要部分,它不單純是計算朔望、二十四節氣和安置閏月等編撰日曆的工作,還包括日月食和行星位置的計算等一系列方位天文的課題,類似編算現在的天文年曆。天象觀測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另一項主要內容,其中包括天象觀測的方法、儀器和記錄。中國古代天文觀測儀器主要是渾儀,同希臘用的黃道式裝置不同,中國用的一直是赤道式裝置。兩千多年來,中國保存下來的有關日食月食、月掩星、太陽黑子流星、彗星、新星等豐富的記錄,是現代天文學的重要參考資料。
幾十年來,中國從無到有地建立了射電天文學、理論天體物理學和高能天體物理學,以及空間天文學等學科,填補了天文年曆編算、天文儀器製造等空白,組織起自己的時間服務系統、緯度和極移服務系統,在諸如世界時測定、光電等高儀製造、人造衛星軌道計算、恆星和太陽的觀測與理論、某些理論和高能天體物理學的課題以及天文學史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不少重要的成果。

西歐

近代天文學興起以後,從十八世紀到二十世紀初的兩個多世紀中,西歐國家對天文學史作了廣泛的研究。法國出版了好些多卷本的天文學史著作。其中較著名的有貝里的《天文學史》兩卷,部頭最大的是杜恩的《世界體系》,從柏拉圖到哥白尼共寫成十大卷。

歐美

二十世紀以來,歐美各國對從古希臘到十九世紀歐洲的天文學史進行了比較充分的研究。近幾十年來,一些亞非國家的天文學史,早期美洲的天文學史,現代天文學史和考古天文學等,都受到越來越多的注意。現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內設有天文學史組,每年都舉行國際性學術會議。

研究範圍

在全世界範圍,把整個人類認識宇宙的歷史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的,是世界天文學史;研究各個地區、民族和國家的天文學發展的則是有關地區、民族和國家的天文學史。
天文圖天文圖
世界天文學史和各地區、民族或國家的天文學史又可以按時代劃分成更細的分支。如考古天文學(即史前天文學)、古代天文學史、中世紀天文學史、近代天文學史和現代天文學史。
當然,各個地區、民族或國家的發展各有自己的特點。例如,埃及古代天文學、美索不達米亞天文學、希臘古代天文學等都有光輝的歷史;阿拉伯天文學在中世紀曾大放異彩;在三至九世紀,瑪雅人也創造了自己的天文曆法;而中國和印度則一直到近代以前都不斷有輝煌的創造和發明。總結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在天文學上的貢獻,尋找其特點,闡明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天文學史的一項重要任務。
隨著天文學研究內容的日益豐富,分支學科越來越多,天文學史的分科也越來越細。射電天文學史、天體演化學史、宇宙論史、月球研究史、海王星發現史等都有專著出版。在人類認識宇宙的過程中,人是認識的主體。對天文學家、天文學派和天文機構的研究,是天文學史的基本工作。分析歷史上人們發展天文事業的組織方法、科學研究方法和培養人才的方法,分析有成就的天文學家的實踐活動、思維過程、治學態度、治學方法和哲學觀點,總吉他們的經驗教訓,對於今天的科研工作無疑具有借鑑的意義。人類認識宇宙有賴於觀測手段的改進。望遠鏡的發明、分光儀的使用、射電技術的成功、人造衛星的發射都給天文學帶來劃時代的變革。因此研究天文儀器和技術設備的歷史,也是天文學史的重要課題。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天文學知識往往是伴隨著占星術而來的。占星術是一種迷信,但是它需要觀測、推算星辰的運動,因此對古代天文學的發展曾有過不可忽視的影響。要探明天文學的發展規律,就必須對這種影響進行科學的研究和分析。

研究意義

天文學史的研究可以從認識宇宙方面闡明人類思維發展的規律,有助於人們掌握正確的宇宙觀和方法論,也有助於更全面、更深刻地認識宇宙。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天文學史的研究可以總結經驗,探明天文學研究的規律,使當前和今後的天文學研究工作有所借鑑。對於一個具體的天文學研究課題,探討它的歷史也常常可以得到重要的歷史信息。
有些天文學課題的研究,如超新星爆發、地球自轉速率的變化、太陽黑子等活動,十分需要長期的觀測資料。在這方面,天文學史的研究可以作出許多貢獻。
天文學史的研究成果豐富了文化史的內容,有助於歷史學的研究。尤其是因為時間的量度是由天體的運動決定的,所以歷史上的許多年代問題往往需要用天文方法來考,如中國歷史武王伐紂的時間、屈原的生年的確定和中西曆的換算,都需要天文學史工作者的幫助。
研究世界的近代、現代天文學史,總結近代尤其是二十世紀以來天文學發展的經驗教訓,吸取各國成功的經驗,對於中國今天發展天文科學事業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

學科區別

總結各國、各地區、各民族天文學上的貢獻,尋找其特點,闡明它們之間的關係,是天文學史的一項重要任務。隨著天文學研究內容的日益豐富,分支學科越來越多,天文學史的分科也越來越細。射電天文學史、天體演化學史、宇宙論史、月球研究史、海王星發現史等都有專著出版。天體演化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它研究各種天體以及天體系統的起源和演化,也就是研究它們
的產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天體的起源是指天體在什麼時候,從什麼形態的物質,以什麼方式形成的;天體的演化是指天體形成以後所經歷的演變過程。通常說的天體演化,往往也包括起源在內。天文史學是天文學的一個分支,也是自然科學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研究人類認識宇宙的歷史,探索天文學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天體演化學是以天文學各分支學科為基礎的,它依據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數學等學科的理論,利用各天體層次(行星、恆星、星系)的觀測資料,探討各種天體和天體系統的演變規律,闡述它們各種特徵的由來和發展。因此,不僅有天文學者,也有不少物理學、化學、地學、數學、哲學方面的學者從事天體演化的研究。
相關書籍相關書籍

分支學科

天文學、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紅外天文學、X射線天文學、恆星天文學、空間天文學、天體物理學、恆星物理學、太陽物理學、行星物理學、天體力學天體動力學宇宙學、宇宙化學、大爆炸宇宙學、天體測量學、實用天文學、天體演化學、考古天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