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梣(學名:Fraxinus sogdiana Bunge)是木犀科梣屬植物,落葉喬木,高10-24米。芽圓錐形,尖頭,黑褐色,芽鱗6-9枚,外被糠秕狀毛,內側密被棕色曲柔毛。羽狀複葉在枝端呈螺旋狀三葉輪生,長10-30厘米;葉柄長4-5厘米。聚傘圓錐花序生於去年生枝上,長約5厘米;花序梗短。翅果倒披針形,長3-5厘米,寬5-8毫米。花期6月,果期8月。
分布於伊朗、中亞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新疆伊犁地區鞏留、尼勒克和伊寧等地。中國南北疆均有栽培,青海、甘肅、浙江及東北地區均有引種栽培。生長於海拔500米左右的河旁低地及開曠落葉林中。
天山梣樹形優美,樹幹高大挺拔,木材堅韌有彈性,為建築、紡織、車輛、家具優良用材,樹葉可作飼料和肥料,是園林綠化、用材林、農田防護林的首選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整地,栽植,養護,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10-24米。芽圓錐形,尖頭,黑褐色,芽鱗6-9枚,外被糠秕狀毛,內側密被棕色曲柔毛。小枝灰褐色,粗糙,無毛,皺紋縱直,疏生點狀淡黃色皮孔;葉痕呈節狀隆起。
羽狀複葉在枝端呈螺旋狀三葉輪生,長10-30厘米;葉柄長4-5厘米,基部扁而擴大,底端有白色髯毛;葉軸細,上面具平坦闊溝,溝棱展開呈窄翅狀,無毛;小葉7-13枚,紙質,卵狀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5-8(-12)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小葉柄,葉緣具不整齊而稀疏的三角形尖齒,上面無毛,下面密生細腺點,有時在中脈上疏被柔毛,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側脈10-14對,細脈網結;小葉柄長0.5-1.2厘米。
聚傘圓錐花序生於去年生枝上,長約5厘米;花序梗短;花雜性,2-3朵輪生,無花冠也無花萼;兩性花具雄蕊2枚,貼生於子房底端,甚短,花葯球形,雌蕊具細長花柱,柱頭長圓形,尖頭。翅果倒披針形,長3-5厘米,寬5-8毫米,上中部最寬,先端銳尖,翅下延至堅果基部,強度扭曲,堅果扁,脈棱明顯。花期6月,果期8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500米左右的河旁低地及開曠落葉林中。喜光,喜肥沃深厚濕潤土壤,抗旱,較耐大氣乾旱,耐水濕,在土壤含鹽量0.5%-0.7%中仍正常生長,在夏季40℃高溫和冬季極端低溫-43℃條件下,生長正常。呈天然林純林或混交林分布。
分布範圍
分布於伊朗、中亞和中國;在中國分布於新疆伊犁地區鞏留、尼勒克和伊寧等地。中國南北疆均有栽培,青海、甘肅、浙江及東北地區均有引種栽培。
栽培技術
整地
栽植前宜全面整地,林地深翻25厘米,作畦後挖坑栽植。在鹽漬化土壤中開溝造林;鹽鹼嚴重、地下水位較深的開深溝,溝寬60厘米、深40厘米;鹽鹼較輕、地下水位淺的開淺溝,溝寬40厘米、深30厘米,苗木均栽於植樹溝的一側,種植填土後施肥,栽植後加強管理。
栽植
苗木栽植前修剪苗木根系,保留根系長15-20厘米。從苗木栽植後的第2年開始對苗木進行定乾 ,定乾高度在60-120厘米。定乾後的第2年要對苗木實施整形修剪,經過2-3年的整形處理,苗木形狀基本固定,當年秋季或次年春季即可出圃栽植。每年還要對苗木進行適當的修剪,主要是縮剪影響苗木主幹生長的大側枝和剪除苗木下部 1/3以內的所有側枝、萌枝。如果主枝長勢弱或主枝受損,可選擇生長強健的大側枝代替主枝。根據需要也可在苗木定植後的第 2年開始對苗木進行定乾,苗木定植4-5年後即可出圃栽植,此時苗木直徑可達3-4厘米,園林綠化中應帶土移栽。
養護
苗木栽植後,加強林地灌水、鬆土、除草工作。栽植後前3次灌水灌透灌實,確保苗木成活率。庭院綠化和街道樹移植大規格苗木或大樹時,栽植後應做截乾和扶持處理。截乾可減少樹體水分蒸騰,防止人為傷及樹皮,用稻草繩繞到樹幹高度的1/2-2/3處。扶持則是為了固定樹幹,有利於生根成活,一般多用三角形支架扶持。生長期要及時抹除樹幹下部的萌生枝芽,使其營養和水分滿足上部枝芽生長的需要,以利於形成較好的樹冠,並適時防治病蟲害。
夏季修剪必須以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為前提條件。修剪疏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枯枝;短截結果枝;更新衰弱結果枝;對已萌芽的春梢側枝保留1-2個枝梢,疏除過多的弱枝;對於徒長枝,則視樹冠的空間大小酌情處理,間疏,短截或拉枝保留;傷口過大的主枝,要及時採用石硫合劑塗抹傷口,以防傷口被病菌感染,影響樹勢的生長。
主要價值
天山梣樹形優美,樹幹高大挺拔,木材堅韌有彈性,為建築、紡織、車輛、家具優良用材,樹葉可作飼料和肥料,是園林綠化、用材林、農田防護林的首選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