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觀禮台,位於天安門前方兩側,主要用於國慶等重大慶典觀禮的需要。1954年,按照張開濟的方案,建造而成。後經過多次改造,現在的天安門觀禮台總建築面積4008平方米,可以容納一萬餘人觀禮使用。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安門觀禮台
- 地點:北京天安門廣場
- 建築面積:4008平方米
- 建築師:張開濟
簡介,建築設計,設計者:張開濟,歷史,
簡介
天安門觀禮台,位於天安門前方兩側,東西對稱,各7個台。主要用於國慶等重大慶典觀禮的需要。
天安門觀禮台起初為開國大典上臨時搭起磚木結構的建築,1954年,按照張開濟的方案,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建了磚混結構的永久性觀禮台。
經過多次改造,現在的天安門觀禮台總建築面積4008平方米,可以容納一萬餘人觀禮使用 。
建築設計
天安門觀禮台東西對稱,各7個台。在天安門城樓的前方近處是兩座大觀禮台,每座長95米,寬12米,各有6個小區。在中山公園門口右側、勞動人民文化宮左側的兩個小觀禮台分別長73米,各有5個小區。
觀禮台呈北高南低傾斜式,內有梯形台階,總容量為21000人。 看台平緩的坡度,刻意地弱化了它巨大的體積,為擁有500多年歷史的天安門城樓,營造了更加恢弘的氣勢。
禮台為了方便觀禮的人,背後有衛生間、休息室、商店等方便觀禮嘉賓的設施。
建築專家羅哲文說 :“這觀禮台好就好在讓人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2007年,觀禮台做修繕,新觀禮台建築和設計風格基本保持原貌,建築高度、長度和顏色不變,但是結構、材料和綜合功能發生了很大變化。基礎結構為大直徑擴孔樁結構;主體結構為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休息室、貴賓室和衛生間牆體採用構造配筋、防水塗料及外牆保溫板新材料新工藝,無放射性、無污染,達到環保標準;整個建築提高了抗壓抗裂、保溫保濕、隔音隔熱、防火防雷擊等現代化功能。新觀禮台總建築面積4008平方米。
設計者:張開濟
張開濟1912年出生於上海,1935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建築系。他曾任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總建築師、北京市政府建築顧問、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1990年被建設部授予“建築設計大師”稱號。1951年與孫靖完婚。於2006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張開濟也是國家博物館(革命歷史博物館)的設計者。他的的建築設計作品還包括:武漢長江大橋、北京天文館、北京勞動保護展覽館、建工局療養院、三里河住宅區、百萬莊住宅區、小湯山療養院、中央民族學院校舍、高教部辦公樓、出版總署辦公樓、新疆招待所、濟南南郊賓館等。
針對觀禮台的設計,張開濟曾表示:“(天安門)城樓是廣場的重點,再有一個建築與之爭寵就是喧賓奪主,因此觀禮台設計得越不顯眼越好,越不突出就越成功。”
歷史
1949年,開國大典上臨時搭起的兩座觀禮台是磚木結構的建築,此後一直沿用。
1952年8月,在天安門兩邊建起磚木結構的臨時性觀禮台,觀禮台面積7300平方米,可容納2200人。
1954年初,為了滿足國慶觀禮的需要,北京市政府決定將這兩座磚木結構臨時觀禮台改建成磚混結構的永久性觀禮台。按照張開濟的方案,1954年6月,在原有的基礎上改建了磚混結構的永久性觀禮台,使用面積2470平方米。
1959年,根據觀禮規模的需求,增建了東西兩座觀禮台。 觀禮台平日不開放,只有盛大慶典時,用來接納外國來賓和國內各界先進模範代表人物 。
2007年,觀禮台做修繕,9月13日完畢。
2012年1月1日,以前從未向普通民眾開放的天安門觀禮台,首次迎來5000名看升旗的遊客 。這是天安門城樓自1988年1月1日開放以來首度向普通民眾開放觀禮台。天安門管委會表示,今後每月1日,天安門觀禮台都將設為開放日,遊客可登上觀禮台看升旗。
2012年2月29日,首都之窗網站發布訊息,天安門觀禮台自即日起接受北京地區旅行社團體報名 。
多年來,天安門觀禮台在國慶等盛大慶典和重大節日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迎接盛大慶典和重大節日的到來,每次都會對觀禮台進行粉刷、修整。
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