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天天養生堂:刮痧拔罐祛百病
- 類型:醫學
- 出版日期:2013年7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7744614
- 作者:生活編室 《天天養生堂》編委會
- 出版社: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 頁數:144頁
- 開本:24
- 定價:15.9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頭暈腦脹、腰酸背痛、失眠、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這些身體健康的“剋星”無時無刻不再困擾著現代人,如何治,怎么養,本書將能讓你解決這些難題。本書針對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病症,詳細的介紹了刮痧、拔罐的操作方法,一書在手,助你颳走疾病,拔出健康來,小病小痛隨時解決,由內而外養出健康好身體。
圖書目錄
Part 1 >>
刮痧療法——刮一刮,身體有病早知道
刮痧療法和“痧”的含義
刮痧必備的刮具
刮痧療法的種類
刮痧時常用的體位
刮痧的補瀉手法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暈刮的處理和預防
Part 2 >>
拔罐療法——找準痛點,一拔見效
拔罐必備工具
拔罐常用體位
拔罐常用方法和技巧
留罐、起罐與療程的把握要適度
一般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項
拔罐的反應與處理
拔罐療法的禁忌證
Part 3 >>
刮一刮,拔一拔,——內調外養趕走亞健康
頭暈頭疼
疲勞綜合徵
關節酸痛
食欲不振
失眠
心悸
Part 4 >>
刮一刮,拔一拔——輕鬆掃除常見病
耳鳴
牙痛
口腔潰瘍
感冒
慢性鼻炎
鼻出血
支氣管炎
慢性咽炎
肺炎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慢性胃炎
急性胃腸炎
脂肪肝
糖尿病
高血壓
低血壓
高脂血症
膽石症
中風后遺症
老年痴呆症
更年期綜合徵
痛經
閉經
Part 5 >>
刮一刮,拔一拔——腰好腿好精神好
落枕
頸椎病
肩關節周圍炎
慢性腰肌勞損
附錄1 十大特效經穴,刮痧、拔罐祛病法
附錄2 刮痧、拔罐特效穴位速查
刮痧療法——刮一刮,身體有病早知道
刮痧療法和“痧”的含義
刮痧必備的刮具
刮痧療法的種類
刮痧時常用的體位
刮痧的補瀉手法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暈刮的處理和預防
Part 2 >>
拔罐療法——找準痛點,一拔見效
拔罐必備工具
拔罐常用體位
拔罐常用方法和技巧
留罐、起罐與療程的把握要適度
一般操作方法的注意事項
拔罐的反應與處理
拔罐療法的禁忌證
Part 3 >>
刮一刮,拔一拔,——內調外養趕走亞健康
頭暈頭疼
疲勞綜合徵
關節酸痛
食欲不振
失眠
心悸
Part 4 >>
刮一刮,拔一拔——輕鬆掃除常見病
耳鳴
牙痛
口腔潰瘍
感冒
慢性鼻炎
鼻出血
支氣管炎
慢性咽炎
肺炎
心律失常
冠心病
慢性胃炎
急性胃腸炎
脂肪肝
糖尿病
高血壓
低血壓
高脂血症
膽石症
中風后遺症
老年痴呆症
更年期綜合徵
痛經
閉經
Part 5 >>
刮一刮,拔一拔——腰好腿好精神好
落枕
頸椎病
肩關節周圍炎
慢性腰肌勞損
附錄1 十大特效經穴,刮痧、拔罐祛病法
附錄2 刮痧、拔罐特效穴位速查
文摘
Part1
刮痧療法——刮一刮,身體有病早知道
刮痧療法由於其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易學易用、經濟實用、適應證廣等特點,符合“簡、便、易、廉”的原則,並在防病治病,保健養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刮痧療法,是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用光滑硬物器具(銅錢、瓷匙、水牛角等)鈍緣蘸介質(植物油、清水、活血劑等),根據不同的疾病,在人體體表特定的經穴部位進行有規律的刮拭,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
刮痧療法和“痧”的含義
“痧”是民間對疾病的一種形象叫法,又稱痧脹、痧氣、青筋和瘴氣。一般來說,“痧”有三層含義:一是指痧症,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痧症,以夏秋兩季多見,是指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之穢濁出現的一些病症。痧症按證候特徵可分為熱痧、寒痧、陰痧、陽痧等,按病因可分為暑痧、瘟痧、絞腸痧等。《痧脹玉衡》把痧症分為慢痧、緊痧、急痧之類。
二是指痧疹的形態,即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手指觸摸皮膚,稍有阻礙的疹點, 它是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於體表的現象。《臨證指南醫案》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而如粟象;癮者,即疹之屬,腫而易癢。”
三是指“ 痧象” , 即指經刮拭治療後,在相應部位皮膚上所出現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變,可見紅色粟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或暗紅色的血斑、血泡等現象,稱為痧象。
刮痧必備的刮具
現代刮痧使用的器具種類較多,形狀各異,可根據不同的刮痧部位、疾病情況和刮痧手法來正確選用。刮痧器具包括刮具和刮痧介質。目前常用的刮具有以下幾種:
植物
常用絲瓜絡、八棱麻等植物,取其莖葉粗糙纖維,去除果肉殼,捏成一團製作而成。
使用時,用手握住植物團沾少量的清水、香油或其他潤滑劑於刮痧部位刮拭。民間一些偏僻農村地區仍可見使用。
銅線
銅錢曾為流通貨幣, 外緣為圓形,中間有方孔。民間使用銅錢作為刮具較多見。使用時,拇、食指捏住銅錢中間,將其邊緣沾少量的清水、香油或其他潤滑劑於刮痧部位刮拭。
瓷勺
瓷勺是居家常用的飲食工具,家家戶戶都有。使用時,單手握住勺柄,用瓷勺邊緣沾少量清水、香油、菜油等在刮痧部位刮拭。瓷勺在邊遠山區家庭中常用,使用時需注意其邊緣是否毛糙,以免刮傷皮膚。
木梳背
木梳背表面光滑呈弧形,沾少量清水、潤滑油等即可刮痧。適用於旅途中應急之用。
線團
用苧麻絲或棉線等繞成一團,使用時在冷水中蘸濕,在身體一定部位刮拭。一邊蘸水,一邊刮拭,直到皮膚出現大片的紫黑色或紫紅色斑點。這是刮痧的最初形式,古時稱刮痧為“刮紗”。
貝殼刮具
蚌在江河湖海之濱常見,其外殼可製成刮痧工具。使用時,術者手持貝殼上端,在刮痧部位,一邊蘸水一邊刮拭,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一般沿海或湖泊地區漁民使用較多。
火罐
火罐為針灸推拿科診室常用的器具。罐口邊緣平整、光滑而厚。用罐口邊緣沾少量按摩膏、紅花油等作潤滑劑,則可作刮痧之用。若用較小負壓吸拔後在人體一定部位來回刮動,使身體局部出現紅紫色的片狀充血,即為走罐,也是刮痧的一種形式。
玉質刮痧
玉石製成的刮痧板,又稱刮痧寶玉。玉質刮痧板使用療效佳,但因其取材較難,價格昂貴,且易摔破,多為一些美容機構使用。
水牛角刮痧
現在通常使用的刮痧板是牛角刮痧板。水牛角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絕大多數疾病的刮痧治療。
刮痧療法的種類
根據不同的病情、刮痧部位正確選擇不同種類的刮痧療法,是達到良好刮痧治療效果的保證。一般來說,刮痧方法分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兩大類。其中持具操作有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3種;徒手操作有揪痧法、扯痧法、擠痧法、淬痧法和拍痧法5種。
刮痧法
直接刮法,指在患者待刮部位均勻地塗上刮痧介質後,直接用刮痧板貼著患者皮膚反覆進行刮拭,直至皮下出現痧痕為止。
間接刮法,指先在患者待刮部位放置一層薄布,然後用刮痧板在布上進行刮拭。此刮法可保護患者皮膚,多適用於兒童,年老體弱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高熱、抽搐、部分皮膚
病患者。
挑痧法
挑痧法是指術者用針(常用醫用三棱針)挑刺患者體表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挑痧之前必須嚴格消毒,可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挑針和術者雙手。消毒後,術者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醫用三棱針,橫向刺入皮膚下2~3毫米,然後再深入皮下,挑斷皮下白色纖維組織或青筋。挑淨白色纖維組織, 如有青筋則挑2~3下,同時雙手將瘀血擠出。術後用碘酒給挑刺部位消毒,敷上無菌紗布,用膠帶固定。
放痧法
放痧法是一種刺血療法,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兩種。瀉血法:常規消毒後,左手拇指壓在被刺部位的下端,被刺部位的上端用橡皮管結紮,右手持針對準被刺部位的靜脈迅速刺入靜脈中5~10毫米,再出針,使其流出血液。待停止出血後,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數分鐘。瀉血法適用於肘窩、窩等處的淺表靜脈,用以治療中暑、急性腰扭傷等。
點刺法:點刺前術者雙手推按患者待刺部位,使局部血液積聚,經過常規消毒之後,術者以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患者被刺部位, 右手持針迅速刺入皮下1~3毫米深,隨即出針,擠壓針孔周圍,使少量出血,然後再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數分鐘。
揪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第2指關節對準揪痧部位,揪起皮膚,提至最高處時,兩指同時帶動夾起皮膚快速擰轉,再鬆開;如此提放,反覆進行5~6次,可聽到“叭叭”聲響。直至被揪部位出現痧點為止。
扯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用拇、食兩指或用拇、食、中三指提扯患者皮膚,反覆進行5~6次,至出現痧點為止。此法主要用於頭面部、頸項部、背部的穴位。
擠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用拇、食兩指用力擠壓患者皮膚,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痧痕為止。
淬痧法
用燈心草、紙繩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點燃後快速對準施術部位,猛一接觸皮膚聽到“叭”的一聲後快速離開,淬痧後皮膚有一點發黃或偶爾會起小泡。此法適用於小兒痄腮、急性扁桃體炎、吐瀉、腹痛等。
拍痧法
術者用虛掌或刮痧板拍打施術部位,一般適用於痛癢、麻脹的部位。
刮痧時常用的體位
仰臥位,適用於頭、面、頸、胸、腹及四肢前側、內側部的取穴與刮拭;俯臥位,適用於頭、頸、肩、背、腰、四肢後側部的取穴與刮拭;側臥位,適用於頭側、面頰、頸側、胸側、腹側及上下肢外側部的取穴與刮拭;仰靠坐位,適用於前頭、面部、頸前和上胸部的取穴與刮拭;伏案坐位,適用於頭部、頸項背部的取穴與刮拭;側伏坐位,適用於頭側、面頰、頸側、耳部的取穴與刮拭。
刮痧的補瀉手法
刮痧療法的補瀉作用,是通過採用不同的手法在體表特定部位進行刮拭操作實現的,取決於刮拭力量的輕重、速度的急緩、時間的長短、刮拭的距離長短、刮拭的方向(順著經脈運行方向刮為補,逆著經脈運行方向刮為泄)等諸多因素。上述動作的完成,都是依靠手法和技巧來實現的。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刮痧療法同其他任何一種療法一樣,都不是萬能的,有它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有些病症可以單獨採用刮痧療法;有些病症以刮痧療法為主,輔以其他療法;有些病症禁忌刮痧或刮痧,只起輔助治療作用。
禁忌證
1. 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症、過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以及有凝血障礙的患者。
2. 危重病症,如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等。
3. 新發生的骨折部位不宜刮痧。外科手術瘢痕處應在手術後2個月,方可局部刮痧。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後,瘢痕處慎刮。
4. 傳染性皮膚病不宜刮痧,如癤腫、癰瘡、瘢痕、破潰性傳染性皮膚病、不明原因的皮膚包塊等,病灶部位禁刮。
刮痧療法——刮一刮,身體有病早知道
刮痧療法由於其操作簡單、安全有效、易學易用、經濟實用、適應證廣等特點,符合“簡、便、易、廉”的原則,並在防病治病,保健養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刮痧療法,是以中醫學理論為指導,用光滑硬物器具(銅錢、瓷匙、水牛角等)鈍緣蘸介質(植物油、清水、活血劑等),根據不同的疾病,在人體體表特定的經穴部位進行有規律的刮拭,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種外治療法。
刮痧療法和“痧”的含義
“痧”是民間對疾病的一種形象叫法,又稱痧脹、痧氣、青筋和瘴氣。一般來說,“痧”有三層含義:一是指痧症,一年四季都可發生痧症,以夏秋兩季多見,是指因感受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氣或疫癘之穢濁出現的一些病症。痧症按證候特徵可分為熱痧、寒痧、陰痧、陽痧等,按病因可分為暑痧、瘟痧、絞腸痧等。《痧脹玉衡》把痧症分為慢痧、緊痧、急痧之類。
二是指痧疹的形態,即皮膚出現紅點如粟,以手指觸摸皮膚,稍有阻礙的疹點, 它是疾病發展變化過程中反映於體表的現象。《臨證指南醫案》說:“痧者,疹之通稱,有頭粒而如粟象;癮者,即疹之屬,腫而易癢。”
三是指“ 痧象” , 即指經刮拭治療後,在相應部位皮膚上所出現的皮下充血和出血改變,可見紅色粟粒狀、片狀潮紅,紫紅色或暗紅色的血斑、血泡等現象,稱為痧象。
刮痧必備的刮具
現代刮痧使用的器具種類較多,形狀各異,可根據不同的刮痧部位、疾病情況和刮痧手法來正確選用。刮痧器具包括刮具和刮痧介質。目前常用的刮具有以下幾種:
植物
常用絲瓜絡、八棱麻等植物,取其莖葉粗糙纖維,去除果肉殼,捏成一團製作而成。
使用時,用手握住植物團沾少量的清水、香油或其他潤滑劑於刮痧部位刮拭。民間一些偏僻農村地區仍可見使用。
銅線
銅錢曾為流通貨幣, 外緣為圓形,中間有方孔。民間使用銅錢作為刮具較多見。使用時,拇、食指捏住銅錢中間,將其邊緣沾少量的清水、香油或其他潤滑劑於刮痧部位刮拭。
瓷勺
瓷勺是居家常用的飲食工具,家家戶戶都有。使用時,單手握住勺柄,用瓷勺邊緣沾少量清水、香油、菜油等在刮痧部位刮拭。瓷勺在邊遠山區家庭中常用,使用時需注意其邊緣是否毛糙,以免刮傷皮膚。
木梳背
木梳背表面光滑呈弧形,沾少量清水、潤滑油等即可刮痧。適用於旅途中應急之用。
線團
用苧麻絲或棉線等繞成一團,使用時在冷水中蘸濕,在身體一定部位刮拭。一邊蘸水,一邊刮拭,直到皮膚出現大片的紫黑色或紫紅色斑點。這是刮痧的最初形式,古時稱刮痧為“刮紗”。
貝殼刮具
蚌在江河湖海之濱常見,其外殼可製成刮痧工具。使用時,術者手持貝殼上端,在刮痧部位,一邊蘸水一邊刮拭,至皮膚出現痧痕為度。一般沿海或湖泊地區漁民使用較多。
火罐
火罐為針灸推拿科診室常用的器具。罐口邊緣平整、光滑而厚。用罐口邊緣沾少量按摩膏、紅花油等作潤滑劑,則可作刮痧之用。若用較小負壓吸拔後在人體一定部位來回刮動,使身體局部出現紅紫色的片狀充血,即為走罐,也是刮痧的一種形式。
玉質刮痧
玉石製成的刮痧板,又稱刮痧寶玉。玉質刮痧板使用療效佳,但因其取材較難,價格昂貴,且易摔破,多為一些美容機構使用。
水牛角刮痧
現在通常使用的刮痧板是牛角刮痧板。水牛角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之功效,適用於絕大多數疾病的刮痧治療。
刮痧療法的種類
根據不同的病情、刮痧部位正確選擇不同種類的刮痧療法,是達到良好刮痧治療效果的保證。一般來說,刮痧方法分持具操作和徒手操作兩大類。其中持具操作有刮痧法、挑痧法和放痧法3種;徒手操作有揪痧法、扯痧法、擠痧法、淬痧法和拍痧法5種。
刮痧法
直接刮法,指在患者待刮部位均勻地塗上刮痧介質後,直接用刮痧板貼著患者皮膚反覆進行刮拭,直至皮下出現痧痕為止。
間接刮法,指先在患者待刮部位放置一層薄布,然後用刮痧板在布上進行刮拭。此刮法可保護患者皮膚,多適用於兒童,年老體弱者,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高熱、抽搐、部分皮膚
病患者。
挑痧法
挑痧法是指術者用針(常用醫用三棱針)挑刺患者體表特定部位,以治療疾病的方法。挑痧之前必須嚴格消毒,可用酒精棉球消毒挑刺部位、挑針和術者雙手。消毒後,術者左手捏起挑刺部位的皮肉,右手持醫用三棱針,橫向刺入皮膚下2~3毫米,然後再深入皮下,挑斷皮下白色纖維組織或青筋。挑淨白色纖維組織, 如有青筋則挑2~3下,同時雙手將瘀血擠出。術後用碘酒給挑刺部位消毒,敷上無菌紗布,用膠帶固定。
放痧法
放痧法是一種刺血療法,可分為瀉血法和點刺法兩種。瀉血法:常規消毒後,左手拇指壓在被刺部位的下端,被刺部位的上端用橡皮管結紮,右手持針對準被刺部位的靜脈迅速刺入靜脈中5~10毫米,再出針,使其流出血液。待停止出血後,以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數分鐘。瀉血法適用於肘窩、窩等處的淺表靜脈,用以治療中暑、急性腰扭傷等。
點刺法:點刺前術者雙手推按患者待刺部位,使局部血液積聚,經過常規消毒之後,術者以左手拇、食、中三指夾緊患者被刺部位, 右手持針迅速刺入皮下1~3毫米深,隨即出針,擠壓針孔周圍,使少量出血,然後再用消毒棉球按壓針孔數分鐘。
揪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五指屈曲,用食、中指第2指關節對準揪痧部位,揪起皮膚,提至最高處時,兩指同時帶動夾起皮膚快速擰轉,再鬆開;如此提放,反覆進行5~6次,可聽到“叭叭”聲響。直至被揪部位出現痧點為止。
扯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用拇、食兩指或用拇、食、中三指提扯患者皮膚,反覆進行5~6次,至出現痧點為止。此法主要用於頭面部、頸項部、背部的穴位。
擠痧法
在施術部位塗上刮痧介質後,術者用拇、食兩指用力擠壓患者皮膚,如此反覆多次,直至擠出一塊塊或一小排痧痕為止。
淬痧法
用燈心草、紙繩蘸麻油或其他植物油,點燃後快速對準施術部位,猛一接觸皮膚聽到“叭”的一聲後快速離開,淬痧後皮膚有一點發黃或偶爾會起小泡。此法適用於小兒痄腮、急性扁桃體炎、吐瀉、腹痛等。
拍痧法
術者用虛掌或刮痧板拍打施術部位,一般適用於痛癢、麻脹的部位。
刮痧時常用的體位
仰臥位,適用於頭、面、頸、胸、腹及四肢前側、內側部的取穴與刮拭;俯臥位,適用於頭、頸、肩、背、腰、四肢後側部的取穴與刮拭;側臥位,適用於頭側、面頰、頸側、胸側、腹側及上下肢外側部的取穴與刮拭;仰靠坐位,適用於前頭、面部、頸前和上胸部的取穴與刮拭;伏案坐位,適用於頭部、頸項背部的取穴與刮拭;側伏坐位,適用於頭側、面頰、頸側、耳部的取穴與刮拭。
刮痧的補瀉手法
刮痧療法的補瀉作用,是通過採用不同的手法在體表特定部位進行刮拭操作實現的,取決於刮拭力量的輕重、速度的急緩、時間的長短、刮拭的距離長短、刮拭的方向(順著經脈運行方向刮為補,逆著經脈運行方向刮為泄)等諸多因素。上述動作的完成,都是依靠手法和技巧來實現的。
刮痧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刮痧療法同其他任何一種療法一樣,都不是萬能的,有它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有些病症可以單獨採用刮痧療法;有些病症以刮痧療法為主,輔以其他療法;有些病症禁忌刮痧或刮痧,只起輔助治療作用。
禁忌證
1. 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減少症、過敏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以及有凝血障礙的患者。
2. 危重病症,如急性傳染病、嚴重心臟病等。
3. 新發生的骨折部位不宜刮痧。外科手術瘢痕處應在手術後2個月,方可局部刮痧。惡性腫瘤患者手術後,瘢痕處慎刮。
4. 傳染性皮膚病不宜刮痧,如癤腫、癰瘡、瘢痕、破潰性傳染性皮膚病、不明原因的皮膚包塊等,病灶部位禁刮。
名人推薦
人人都能學會的養生保健法,快速解決小病小痛,輕鬆保健不求人,從頭到腳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