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 分類:音樂
- 地區:北京市
基本信息,技藝介紹,
基本信息
所屬地區: 北京 · 崇文區
文化遺產名稱:天壇神樂署中和韶樂
遺產編號:BJⅡ-2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11月
申報人/申報單位:天壇公園管理處
遺產級別: 市
技藝介紹
作為一種傳統藝術,中國古人信奉“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尊雅樂為“華夏正聲”,故歷朝歷代的中央政府均設立專職官員和職能部門負責有關音樂事宜。明初,太祖朱元璋將雅樂更名為中和韶樂,清朝沿用至今。中和韶樂的主要特點是:五聲音階的運用;一字一音,保存和延續了先秦雅樂的特徵;八音具備;有樂必有歌;突出鐘聲磬韻,體現“金聲玉振”的特色。
天壇神樂署位於天壇外壇西部。創立於明初,它是明清兩朝的禮樂學府,是培養樂舞生和演陳禮樂的場所。初名神樂觀,清乾隆十九年改為神樂署。
中和韶樂在中國古代的發生、發展經歷了歷代傳承,直到清朝滅亡,中和韶樂才歸於沉寂。20世紀80年代,隨著對中國傳統文化重新認識,中和韶樂逐漸復甦。2004年9月天壇神樂署修復完成,天壇成立專門機構負責神樂署的管理和保護。
發掘、研究、保護中和韶樂這一古老的文化遺存,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首先,它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其次,它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中和韶樂表示了中國古人對和諧完美的憧憬,其內涵符合儒家傳統的倫理道德,也表達了深邃宏遠的文化理念)。
如今中和韶樂喪失了昔日賴以生存的舞台,演出人員的演出水平也難以為繼,再加上現代人對傳統音樂日漸失去興趣。中和韶樂正面臨生存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