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與民族精神的一個標誌性英雄人物----楊利偉。這是一本楊利偉親筆寫作出版的自傳。由20萬字和150幅珍貴圖片組成。楊利偉以坦率而真摯的方式,講述了自己的成長,回顧了一個小城少年如何成為軍人、成為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如何通過艱難的、接近完美的訓練,終於成就了自己見證和創造奇蹟的人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地九重
- 作者:楊利偉
- 字數:20萬字
- 圖片:150幅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內容精選,
內容簡介
他告訴我們:成功之路並非一飛沖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結果。
對於進入太空的所經、所歷、所見、所感,楊利偉不遺餘力地作了迄今為止最為全面和詳盡的描述。我們可以讀到,他乘坐太空飛船時奇妙的身體感受,他在太空飛行14圈,經歷了地球上14個晝夜看見了怎樣的太空奇景,他在太空中遇到了什麼樣的危險與痛苦,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時刻。
他作為中國太空第一人以負責和揭密的態度親自描寫了中國人的太空之旅,所有讀者將跟隨他的經歷感受到真實的太空旅行的美妙和神奇。
這以中國唯一、世界罕有的航天員再現太空之行的揭密性文字震撼登場。
偶像在書中感念國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師長、戰友、同志和親人的關愛,當他說到生命中來自多方溫暖的故事,其中蘊含的鐵血柔情與古道熱腸,令人為之動容。
而他對事業的無比鐘愛,對航天之於國家和世界的意義的深入理解,則讓我們看到了他本人以及中國航天面對未來時更為壯美的前景……,而讀者將會汲取對理想和生活的無窮動力營養和對外太空旅行的可行憧憬!
作者簡介
楊利偉,1965年6月,出生於遼寧省市綏中縣。
1983年6月,楊利偉考進空軍第八飛行學院。
1987年11月,從空軍第八飛行學院畢業。
1987年11月,楊利偉分到空軍某師任飛行員。歷任中隊長、領航主任。
1998年1月,楊利偉被選拔成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
2003年7月,經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選評審員會評定,具備了獨立執行航天飛行的能力,楊利偉被授予三級航天員資格。
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作為執行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神舟五號飛船在太空飛行21小時23分,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
2003年11月,楊利偉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榮譽稱號,並頒發“航天功勳獎章”。
2003年度,楊利偉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之一,同時被評為“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
2005年3月,國際天文學聯合會以楊利偉的名字命名了一顆小行星“楊利偉星”。
2005年,被俄羅斯授予“加加林獎”。
2007年10月,在中共十七大上,楊利偉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2008年7月,楊利偉被授予少將軍銜。
2008年8月,奧運會火炬傳遞,楊利偉在故宮午門下跑北京第一棒。
2009年9月,楊利偉被評選為“新中國成立以來100位感動中國人物”、“100位新中國成立後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範人物”。
圖書目錄
序:我和我們
第一章 地平線
選飛,不一樣的成年禮
誰不說咱家鄉美
模仿英雄的遊戲童年
最熱衷的遊戲
按部就班的學生時代
我有兩個夢想
穿上軍裝忽然長大
第二章 軍校飛揚進行曲
初入軍校不完全筆記
有關“定型訓練”與佇列的傳說
新學員副班長
在起飛前助跑
軍營青春美妙時光
保定車站的理髮員
淘汰與選擇
第八航校初試飛翔
游擊隊員式的單獨飛行
感念一個教練
恰同學青年
凌雲之翼
我的戰機我的部隊
空中停車的驚險一刻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王牌”夢想
一個飛行員的自我問答
第四章 望穿天際
選拔:1500人到12個
越過萬水千山
進城了
非常之城非常之人
在58級天梯上
誰是聰明的攀登者
學習好還要考試好
實錄:極限訓練不完全版本
在痛苦與快樂中凝神
第五章 此去天路迢迢
接近玉成時刻
絕無僅有的畢業生
誰能進入首飛梯隊
能艱苦才成器
暫時還是謎
送別時刻的火焰與雪
相信一切都沒變化
知道就是我
讓應該到來的都來吧
在那雙滿含淚水的眼睛注視下
義無反顧走向發射塔
第六章 太空一日
館長,明天見
心跳76
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這一刻,突然看見太空奇景
我還看到了什麼
錯覺、閃光與神秘的敲擊聲
讓天地對一下焦
天地之間思念的味道
非常生活非常感受
再見,太空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又見到親人了
第七章 頭頂星空
從沒想到自己這么“出名
怎么說怎么做
沒有預案的港澳之行
英雄當如何
榮譽的事和名人的事
正面回答若干傳言
第八章 我的高天厚土
歸來與遠去的父親
懷念慈母
平靜的婚戀
我能對兒子說些什麼
戰友就是不一樣
第九章 清醒的夢想者
中國的,世界的
站到國際合作的平台上
飛天探索,從未停止
我的變化與責任
迎接脫穎而出的新一代
每天保持良好狀態
期待再次騰飛
後記
編輯推薦
中國唯一,世界罕有,真實記錄太空之旅航天員生活揭密!
普通少年如何成長為航天英雄?中國首飛航天員的太空之旅:乘坐太空飛船時奇妙的身體感受,看見了怎樣的太空奇景,經歷了哪些驚心動魄的時刻!
精彩花絮:
我的第一次高考單飛,是我們飛行學院的院長檢查的。降落後,院長問我感覺怎么樣,我說:“還可以吧”院長說我“整個一個游擊隊員。”當時說得我摸不著頭腦,心想,壞了……
我駕駛的強擊是雙發動機的,我記得特別的清楚,我飛得很低,貼著白花花的地面調整前進。飛機就在這時突然發出巨大的響聲,發動機的轉速急劇下降,我瞬間反應就是,遇到了“空中停車”特情!
做任何事情,“零風險”是不存在的,尤其做大事更需要精神。
我一直認為最強的執行力是表現在細節的完美上,航天事業是個高風險的事業,細節不光決定成敗,而且決定生死。
當一件事堅持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實際上就接近成功了。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不是才幹最出眾的人,而是能夠堅持到最後的一秒的人。
在太空看到的宇宙是黑色的,那種純淨的墨一般的黑,星星眨眼睛的現象看不到,所有的星星就那么耀眼地亮著,一顆一顆,色調不一的晶瑩寶石,懸在黑色天鵝絨的背景上。
內容精選
從飛行員選拔到航天員
飛行員體檢和普通的健康體檢不一樣,而航天員的體檢跟飛行員的體檢又不一樣
得到參加航天員選拔的通知,有些突然。儘管我曾經有過這個念頭,但一直認為那只是個遙遠的夢想罷了。我是在意外、興奮和一無所知的茫然中報名接受選拔的。
1996年初,我在青島空軍療養院參加外圍體檢,這是選拔的初選。體檢用了一個月,與以前不一樣,這次巨細無遺,似乎動用了一切可能手段,對我們進行了從頭到腳的逐項檢查。
我們知道,飛行員體檢和普通的健康體檢不一樣,有些針對飛行的檢查,比如對你的眼睛、鼻子等器官的要求比較高,比如對你的平衡機能很在意。而航天員的體檢跟飛行員的體檢又不一樣。不一樣在哪呢?在於他的工作環境發生了變化。飛行員是在大氣層之內飛行,而航天主要是在真空條件下飛行,有很多的特殊要求,所以我們叫生理因素檢查,或者叫特殊因素檢查,這部分是飛行員沒有的。
事實上,航天員的選拔程式早已經開始了,它是1992年9月中央批准的載人航天工程的一部分。按照進展,1995年9月,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獲中央軍委批覆,從空軍現役飛行員中選拔預備航天員。工作分為四步走,即預選、初選、複選、複審四個階段。
預選是由原國防科工委和空軍聯合組成的選拔領導小組,按照一系列條件,從全軍現役飛行員中進行篩選。條件中包括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厘米至172厘米,體重55公斤至70公斤,年齡25歲至35歲,殲擊機、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大專以上學歷,飛行成績優良,無等級事故,無菸酒癮,最近三年體檢均為甲類等等。符合以上條件的總人數是1500多人,之後調閱這些人的全部檔案,並作全面情況調研,確定886人參加初選。
在青島體檢後,身體條件和知識水平看似無可挑剔的飛行員,可能因為一個小問題就被刷掉了。大部分人在這一關下來,886人變成了90人。然後,從90人中又篩選出60人,到北京接受再次體檢,也就是復檢。60人分為四批,15個人為一批,我是第二批。
這次復檢大概用了十來天的時間。每天都有各項檢查,做臨床,十幾天把全身器官查了個遍,這個環節結束後,又淘汰了20人。
按工作程式,此前的所有檢測是空軍負責,此後由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負責。
1996年8月,我到現在所在的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做特殊功能檢查。這是個高難度的選拔,看你是不是天生具有做航天員所必需的“航天生理功能”。這種功能是航天員與普通人在身體上的本質區別,是個天然的門檻。
在檢查中,很多設備儀器和方法都是我以前從來沒見過的,做起來感覺相當痛苦。比如在離心機上飛速旋轉,經受7倍於體重的超重,測試胸背向、頭盆向的各種超重耐力;在壓力試驗艙,要仿照上升到5000米、10000米高空,5000米是為檢查耳氣壓功能和低壓缺氧耐力,10000米是為檢查減壓病的易感性;在旋轉座椅和鞦韆上檢查前庭功能,要進行下體負壓、立位耐力、心理功能等測試。當時體檢的每一項,現在航天員也依然在訓練。
為什麼要檢查這些方面呢?首先是確定你能不能承受這些特定考驗,比如說你的心肺功能、代償都是通過檢查數據由專家來分析的。我們成為航天員之後進行訓練也是為了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這種狀態如何保持呢?一個要提高。通過一些反覆的訓練,掌握方法,身體通過一些訓練的輔助達到一個很好的狀態,保持好。第二個就是通過訓練把適應能力提高。像離心機上進行的超重耐力訓練,我們要很好地保持訓練效果,保持一個很好的狀態。我記得檢查我們的時候,做的7G,我們後來訓練都訓練到8G,最大的峰值是8.5G。訓練是一個不斷提高和不斷保持狀態的過程。查完了,只剩下20人。60個人當中,我們第二批選上了15人,選拔成功率比較高。我、聶海勝和景海鵬都是這一批。
後來我知道,世界上選拔航天員的方式方法大致相同,當年蘇聯的加加林也經過類似的過程,先是從空軍3000多人中分幾個階段進行選拔,從1959年開始到第二年的3月,俄羅斯共錄取了20名航天員進行訓練,直至1961年4月才選出其中的6名航天員準備飛行。
1996年12月,我們結束了全部測試,卻沒有宣布結果,只是要我們回部隊等待訊息。那年只選12個,這意味著,我們20個人當中有8個還將被淘汰。
12月31號,航醫所的領導、專家和我們一起迎接新年。在吃飯中間,時任航醫所副總工程師的宿雙寧和我互祝新年,他把我叫到一邊悄悄囑咐說:“回去不要喝酒,注意飲食衛生,保護好身體,千萬別得傳染病,還有,不要再參加有危險性的飛行課目訓練,一點外傷都不能受……”我覺得這是一種關心,更是一種暗示,心裡一下子有了底。
1月5日,成為我們航天員大隊的誕生日,每年我們都會紀念它,像過我們共同的生日
回到四川,我開始了等待,雖然事情似乎有了眉目,但這種無法確知最終結果的等待還是相當漫長的。我並沒把日常訓練放下,是出於“一顆紅心,兩種準備”。
如果能入選,那我的戰鬥機飛行員生涯就將結束,我將告別我的戰機,我的部隊,而那種累積了十幾年的對飛機的留戀是難以割捨的;如果不能入選,仍要像以前一樣繼續我的飛行,良好的狀態要每天保持。所以,作為團里的領航主任,我仍天天帶著新飛行員訓練,自己還飛行了150個小時。
而且那一年我們團的空靶,拖靶機基本上都是我飛的。
一周、一個月、兩個月……幾個月過去了,最後的訊息仍沒有公布。
其實,選拔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有關人員在對我們進行家訪、政審,領導和專家們分別到20個飛行員所在的部隊了解情況,還專門對飛行員的家族成員進行體檢,詢問父母及幾代人的身體情況和有無遺傳病史。到綏中調查時,對我的父母作了詳細調查,也把親戚們都排查了一遍,老家的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以為我在部隊出了什麼事。
1997年春天,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書記吳川生帶專家組來到我所在的部隊,先從戰友和同事的口中得到了對我滿意的評價,之後又到我家裡進行家訪,徵求我妻子的意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航天員要在沒有後顧之憂的狀態下訓練和執行任務,而妻子的態度至關重要。看似隨意的問話,其實也是考核內容之一。
“如果楊利偉被選為航天員,今後的生活有所變動,你能習慣嗎?”
“習慣,這么多年都是這么過來的。”
“當航天員有危險,你同意嗎?”
“同意。利偉當飛行員這么多年了,有危險不算什麼事情。他看重自己的事業,無論他做啥,我都支持。”
玉梅的回答乾脆、樸實。
我通過了這項考核。
考核一項項地進行,我也一直在擔心。直到後來航天員中心給我打電話,問我穿多大號的服裝,這時候我心裡才比較有底了:開始準備我的軍裝了,那基本沒問題了!
1997年4月中旬,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部集中了多名著名專家,做最後的研究和挑選,最後從20個人中錄取12個人為預備航天員。他們學歷都在大專以上,駕機飛行都在800小時以上,平均年齡32.8歲,大都有處置空中險情的經歷。
當然,作為飛行員,即使是一名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也不是順理成章就能成為合格航天員的,中間相隔的,不是從四川到北京的萬水千山,也不僅僅是從地面到天空幾公里擴展到幾百公里的距離,而是另外一些越過生命極限、超出想像的考驗。
1997年底,我們12個人來京報到。
1998年1月5日,12名中國航天員正式由空軍移交給原國防科工委,並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的原辦公區舉行了一個儀式。
當時兩個大單位的首長參加儀式。空軍首長對我們的入選表示祝賀,同時又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感。
那天,我們在國旗下莊嚴宣誓,並在旗上籤下自己的名字:
成為航天員是我無上的光榮,為了負起神聖的使命,我將英勇無畏,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那一天,1月5日,成為我們航天員大隊的誕生日,每年我們都會紀念它,像過我們共同的生日一樣。
剛到航天員大隊我們就換了裝。但是當時還沒有航天標誌,也沒有航天員的等級。所以那時候還都是戴的飛行員標誌。直到我們有了鑲嵌著地球標誌的金色航天標誌,才摘下了胸前的空軍部隊飛行徽標。
1997年底,我們12人來京報到時,恰逢年終歲尾。接下來就是按上級指示,儘快搬家,入住航天城。給的時間是一個星期。
我匆忙回到部隊,開始搬家前的忙亂。那時我兒子楊寧康剛剛兩歲,因為太忙顧不上他,就把他送回了遼寧老家。可以想見,部隊的領導和戰友們紛紛前來道賀,但並沒太多機會坐下來敘談舊情,他們更多的是在幫我打點行裝。
我和戰友們平時關係相處得極好,他們和我也不講客氣,都覺得我當了航天員,進了北京,搬去航天城,待遇肯定不錯,條件會更好,什麼東西都會有的。領導跟我開玩笑說,當了航天員,工資一萬多,住師職房,每個人配輛車……這種條件讓我和戰友們都以為,待遇要翻上好幾番。
戰友們的意思是,現在你這些家裡的東西搬過去也都用不上,還不得扔!所以,讓我走的時候什麼東西都不用拿,全給他們留下。
他們看到我的腳踏車,就說,到了那兒給你配車,你還騎什麼腳踏車啊?推走!在四川,除了我的“殲-6”,我平時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車,結果,第二天他們就把我的腳踏車給騎走了。
還有電視機、床、書架、鍋……基本上,我所有的東西都被他們分了。我最值錢的兩萬塊錢的音響,他們說你也別帶走了,給了我兩千塊錢,拿走了。最後剩下一台舊的錄像機沒人要。
幾天后,我就帶著那台錄像機,幾個木箱子裝著倖存的書等雜七雜八的東西,還有一床被子,來到了航天城。
到了後看看其他人,和我情況也差不多,帶過來的東西都比較少。想來和我一樣大多留在原部隊了。
航天員的生活是由服從最細緻的管理、遵守最嚴格的紀律開始的
航天城坐落在北京的西北部,相對北京市區還比較偏遠,進城要走八達嶺高速,坐車也挺不容易。我們12名航天員和愛人進行了分工,她們去商場買日常生活用品,我們就去買家具。
沒有太多時間挑選,看著差不多的東西,大家就一起買回來。我們的家都在一個住宅樓里,所以直到現在,房子是一樣的,家具是一樣的,家用電器是一樣的,裝修裝飾也都差不多。有些人看了,不明就裡,還說:“你們待遇真是不錯,連這都是統一配發的啊。”
許多東西都是在這一個星期完成的,許多事情也在這一星期弄明白:工資還是按級別和軍銜走,只加了幾百塊補貼,但不飛行了,沒有飛行補貼,薪金還不如過去多;我們住的都是團職房;每個人配車更是不可能的事,外出還是騎腳踏車,或者坐公共汽車。
家總算安排停當,卻被告知自己不能住在家裡。我們要住那所專門的兩層小樓——航天員公寓,也就是後來被人們稱為航天城最神秘的“紅房子”。它自成一個小院落,平時有士兵嚴密把守,外人不得進入,即使是航天城內部的科研人員。而我們,周一到周五必須住在這裡,與外界隔絕,不能離開。
國外的航天員平時是各自分散居住的,只到執行任務前才會集中。而中國的航天員在管理上採用集中管理,從第一天起我們全部14個航天員便朝夕相處,一同“隱居”起來,成了最神秘、最難以接近、最不“自由”的人。
成為航天員,遠非經過簡單適應和學習就能勝任。除了駕駛飛船,還要學習和掌握大量的高科技航天知識,要充分了解整個航天工程系統,更重要的是理解我們所承擔著的責任和它的意義——國家的榮譽、民族的夢想、幾代人的不懈努力。
在我們之前,曾經進行過一次航天員選拔。1970年夏,中國準備從1000多名飛行員中選拔航天員,其中許多都是當時的空軍戰鬥英雄。曾有一位當時連闖數關的飛行員回憶說:那時就差最後階段的工作了——但是因為技術、經濟等各種原因,載人飛船的工作暫時中止,航天員的選拔也停了。
相比起這些人來說,我們是幸運的,但同時也在想,我們能否上天?能否完成這個使命?會不會半途停止?
隨著對這項事業的深入理解,我們知道了載人航天的大體構想:第一階段是立項、確定七個系統的研發方案,從1992年開始;第二階段是火箭、飛船和相關產品的設計和試製,從1995年開始;第三階段是產品生產和無人飛船飛行試驗,從1998年開始;第四階段是飛船載人飛行……而我們航天員只是國家這個載人航天大業中的一個小部分,一個具有標誌性的、位於塔尖上的小部分。
我們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就是為了這個小部分的完美表現而開始義無反顧地默默努力。
航天員的生活是由服從最細緻的管理、遵守最嚴格的紀律開始的。除了要求我們遵守部隊條令條例之外,許多特殊的規定都寫在《航天員管理暫行規定》里,其中有這樣幾條對常人來講幾乎不盡情理的“五不準”:不準在外就餐;節假日不準私自外出;不準與不明身份的人接觸;不準暴露自己的身份;不準抽菸喝酒。
嚴格的紀律向來是軍人這個職業最重要的特徵,也是軍隊戰鬥力的保證。就這一點來說,剛剛成立的航天員大隊將紀律細化並強調到了最高的程度,它幾乎規定到了每一個細節。
進駐航天員公寓的第一課不是別的,是科學進食,我們不能按以前的習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得合理搭配。航天員的飲食規定非常多,一日三餐都由營養醫師制訂食譜,食物還要留樣保存。採購食品要到專供商店,購買蔬菜要到京郊的綠色蔬菜基地,絕對不能像常人那樣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當然不會每天盯著你吃飯,但是否遵照了營養師的配餐要求,在體檢時就能發現,基本上,我們三個月一次小體檢,一年一次大體檢。體檢發現情況不對了就會找你談。
我對吃沒有什麼特別的要求。儘管也有一些比較愛吃的菜,比如海鮮等等,但是按照營養師的食譜吃飯,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妥。所以我並沒有因為進食的問題被找談過話。
周末回家,妻子想按我們的口味做點“好吃”的,說不定營養師就來“家訪”了。後來,我們基本上習慣了這種飲食上的要求。比如我一直喜歡吃肉,不太吃青菜,但按要求必須要改,我就儘量忍著,讓自己少吃肉,多吃菜。
其實我們平時一日三餐吃的大多是家常菜,許多朋友對我吃什麼很好奇,以為航天員吃的好,大概多是鮑翅之類,我諮詢過營養師和廚師,他們說我們的食譜很平常,沒什麼可以保密的,比如說2009年某周的食譜就是這樣羅列的——
周一,早餐:蓮藕瘦肉枸杞粥,鮪魚、醬雞胗、蔥花脆豆腐、西芹花生、糖醋大蒜、辣白菜……
午餐:紅燒大黃魚、小炒牛肉、海帶燉排骨;韭黃炒臘肉、海米冬瓜;砂鍋娃娃菜、銀耳雞蛋湯……
晚餐:水煮泥鰍、紅燒雞塊、醬炒肉絲;腰果蝦球、香芹炒肉;蒜茸木耳菜、百合蓮子湯……
周二,早餐:二米粥;麻辣肉皮、醬鴨脖、辣炒綠豆芽、三色杏仁、紅油豆腐絲、素炒藕片……
午餐:薑汁大閘蟹、蔥爆羊肉、辣子雞肝;木須肉、松仁玉米;辣炒萵筍;酸菜豆腐湯……
晚餐:清蒸武昌魚、蝦仁炒雞蛋、紅燒咕嚕肉;草菇燒肉片、肉末豆乾炒青蒜;酸辣圓白菜;三鮮湯……
周三,早餐:醪糟雞蛋湯;陳皮牛肉、哈爾濱紅腸、三色腐皮絲、美極瓜條、素炒圓白菜、青椒土豆絲……
午餐:鍋子墨魚仔、花江狗肉、啤酒鴨;銀耳炒肉絲、青椒鱔段;小炒奶白菜;胡蘿蔔湯……
晚餐:家常海參、辣子雞、薑汁刀肉;榨菜炒肉丁、香辣豆角香乾;炒油麥菜;菠菜丸子湯……
1.每餐水果:蘋果、梨、橙子等。
2.每餐主食:麵條、米飯、饅頭等。
3.中晚兩餐:建議多加入窩頭、玉米、紅薯等粗糧食品……
在吃飯上最重要的一點是不能在外就餐。我們現在不太容易執行這個規定了,尤其是飛過的幾位航天員,要求參加外面的活動比較多,到吃飯時候你不能總不吃,但大家還是儘量避免在外吃。實際上經過多年訓練,我們自己已經知道如何控制了。但在“神五”升空之前,我們的確做到了不在外就餐,不單純是營養問題,還涉及衛生安全,因為是集體生活,萬一弄個傳染病回來會非常麻煩。
有人說戰鬥機飛行員是用等量黃金堆起來的,這樣形容起來,航天員大概是要用等量的鑽石堆起來了
生活管理是全封閉的,我們的作息時間甚至比當新兵時還要嚴格,出操、佇列、軍容,執行的都是最高標準。平時我們進出航天員公寓都要拿交鑰匙,登記出入時間,雖然家就在同一個院子裡,但不能回家,必須回宿舍。大家都很自覺,不僅僅是因為有這些硬性規定,是航天員的特殊性需要這樣。如果你跑到外邊去,無意中感染個什麼病回來,首先你自己的職業生涯斷送了,而且還成了危害大家的千古罪人。
時間長了,我們就感覺不到這些規定的苛刻和嚴厲了,因為理解之後,按照規定,行動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事實上,紀律並不是限制,在它內化為你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後,你會感到另一種自由,它讓你嚴謹、從容、感到一切盡在掌握。
國家為了選拔訓練一名航天員,可以說是煞費苦心,投入的人力物力不可勝數。許多科學家拼搏一生,就是為把航天員送上太空。有人說戰鬥機飛行員是用等量黃金堆起來的,這樣形容起來,航天員大概是要用等量的鑽石堆起來了。
航天員的安全問題也很重要,要求就是一個,那就是確保“絕對安全”。
我們享受的是國家二級警衛。探親、療養、外訓,也要專車接送,專人護送,嚴格警衛。
為保護我們,有關部門採取了特殊警衛措施:居住地周圍有電視監視器,有流動哨,出門有專人護送;集體外出,必須坐火車,而且還不能坐同一列火車。
等到2003年我首飛之後回到家鄉葫蘆島,要回綏中縣看一看,就沒法住在家裡了。當地的公安部門不讓我在家裡住,因為在樓道里布警,既不現實,又妨礙居民正常出行。於是我只能住在賓館裡。
把航天員規定課程學習完,我們用了五年多的時間,等於重上了一次大學,而且就其深度、廣度和強度來說,比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當時的14名航天員中,飛行經歷差不多,但文化基礎差別比較大。我是1983年進航校的,當時空軍都沒有本科,我們學習的是大專課程。自1985年起,航校開始從參加高考的學生中招收學員,也從地方大學招生,分到飛行學院。14名航天員里有一大半人年齡比我小,但學歷比我高,而且有的人還是雙學士。我感到了很現實的壓力。所以,從學第一門課開始,我就特別用功。
航天員執行任務的機會少,這一點我們從開始就知道。所以競爭從最初的學習延伸到了以後將執行的所有任務。面對強手,我不服輸的個性又一次徹底爆發。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刻苦執著地學習,就能化競爭壓力為學習動力;只要一點點地積累,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成績。
“天道酬勤”,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往往不是才幹最出眾的人,而是能夠堅持到最後一秒的人。
第一階段是基礎理論學習。第一門課是《載人航天工程基礎》,16開的大本子,厚達600頁,涵蓋了載人航天各個方面的相關知識:飛行動力學、宇宙物理學、天文學、太空飛行器軌道理論、火箭推進原理、空間導航等等。教材裡面有些內容很深奧,要記憶的東西很多。基本上從上第一門課開始連續的四年時間裡,我晚上12點以前沒有睡過覺,都在用功學習,鑽研課本。
結果,第一門課第一次考試,我的成績是92分。在14個人中排第二,第一名是從俄羅斯留學回來的,在新入選的12名航天員中我名列第一。從此我對理論學習越來越有信心,覺得我能行,我能學下來。
第二階段是專業技能訓練。航天員要熟悉飛船及各個系統的工作原理和模式。但凡飛船涉及的東西,我們都得學,飛船的結構、材料都要清楚,電的原理、太陽能帆板的原理也必須熟悉。還有天文學方面的知識,一旦出現故障,航天員要懂得識天象,通過星星的位置判斷自己所在的方位。80多個星座需要掌握,我們常將星座和每個人聯繫起來,一說誰是什麼星座的,那太清楚了,哪個月份在哪兒,馬上就知道了。
我們還要學習飛船、火箭、發動機、燃料、發射場、發射場塔架方面的知識,要明白飛船的組裝、測試、垂直轉運等,野外救生技巧也應熟練掌握。
這些內容,學完了就是考試,全程量化考試,都是閉卷。這么駁雜的內容,要學好考好,沒別的辦法,就是下功夫背下來。
第三階段是綜合訓練,以飛行程式和任務訓練為主。我們很多時候都要在飛船模擬器中訓練。飛船模擬器就是在地面等比例模擬飛船內設備、儀器環境,是對航天員進行航天飛行程式及任務模擬操作訓練的最為重要的航天專業技術訓練場所。
在此之前大家都沒見過飛船模擬器,對其中的環境、布局感到陌生,為了熟悉它,我把能找到的艙內設備圖和電路圖都找來,貼在宿舍的牆壁上,隨時默記。我還專門花一萬多塊錢買了一台攝像機,那時候我的工資並不高,每個月才2000多塊錢。
有了那台攝像機,我把模擬器各艙段內的每個角落都拍了照片,錄了像,然後自己做了一個小片子,經常看——各種設備叫什麼,在什麼部位,乾什麼用。我平時就對著片子練,這樣的話,我就可以做到隨時練習。
現在我的電腦里還有那部片子,當時還配了音樂,並且做了一個片頭,片頭註明“航天員工作室製作”。
在相同的學習結束後,考試的分數,往往成為最後排名的依據
人們常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對此深有體會,這個訓練課下來,那些密密麻麻的圖表和鍵鈕都印在我腦海里了,對它們我比自己手上的紋路還要熟悉。一閉上眼睛,座艙里所有的儀表、電門的位置,都能清清楚楚地出現在我面前,隨便說出艙里的一個設備的名稱,我馬上可以想到它的顏色、位置、作用。
後來的航天員綜合考核成績我排名第一,有不少人問我,你怎么就能學得那么紮實?我認為,無論是青少年在學校中的學習,還是航天員在訓練中的學習,學習方法是極其重要的。要善於用腦、用心,下功夫巧學,不能填鴨式被動地學習,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自會得到長足的進步,自然而然地也就超越了別人。
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起步,你要做好,做得比別人強,怎么辦?你又不比別人多一個腦袋,只能下功夫。但也不是下死力氣,除了用功以外,還要動腦筋,要想達到一個目的,你要思考怎樣找到學習效果最佳的途徑。
航天員實際操作時要求看的“飛行手冊”,我基本上能背下來,如果遇到特殊情況,不用看手冊,也完全能夠處理好。我說的這個手冊,用通俗的語言解釋是一本關於飛船的說明書,是一本厚厚的辭典之類的讀物,上面對飛船的各種儀表零件都有詳細的介紹,還有圖示,只要你一對照實物,就會弄懂所有零件的用途。因為複雜,也因為似乎沒有必要,從沒要求航天員背過,但我基本能背下來。
為了便於記牢操作程式和要領,我編了很多口訣。當時航天員的訓練沒有先例和經驗可循,我就吸取了好多空軍的經驗。飛行員都有很多飛行口訣,這是空軍的傳統。各個部隊都是老飛行員總結、提煉,一代一代傳下來,每個部隊都有一套。
因為航天員的很多操作都是按程式化來的。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儘管規範,卻很難記憶。編成口訣和順口溜之後,一個字代表一個動作。比如五個步驟,我可能五個字就代替了,相對押韻一點,朗朗上口,比較好記。
學習訓練五年多,我的成績提高很快。即使是我最感困難的基礎理論,13門課程,我每一門考核的成績都是優秀;體質訓練每個課目訓練成績都比較突出,在我36歲時,也就是2001年,百米比賽我還跑了11.97秒,成了單位田徑運動會短跑100米的紀錄創造者,至今仍無人打破。據後來考評,我的前庭功能、超重耐力等都是航天員中最好的。
五年的學習絕非一日之功,能夠取得第一,是自我鞭策、自我超越的結果。
無論是理論學習、體質訓練還是實際操作,困難和挫折無處不在。在面對這些問題時,要堅持永不放鬆,耐力和韌勁成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寶。
每個人的成功方法不盡相同,但幾個關鍵字卻非常相似,比如對理想的追求,對事業的堅持,對自我的不斷超越。馬斯洛人本主義心理學認為,人類的最高需要是個人成長與發展的自我實現。當實現理想與抱負成為自身的需要時,就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內在驅動力,更大程度地激發自身潛能,實現個人的成功,從而對社會、對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我想這是最好的解讀。
從小到大,我們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考試,最為人們熟知的是升學考試,國小考中學,中學升大學,都需要考試,分數往往成為最後的標準。
對考試制度人們有各種看法,甚至有許多非議。在這裡我無意對教育制度和考試制度做出或褒或貶的評價,單從學習和考試本身來說,不僅學習好,而且考試好,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因為在對所有人一視同仁的前提下,考試成績是一種相對公平客觀的評價標準。
我們常說到高分低能這件事,我是這樣看的,除了那種有特殊稟賦的天才,絕大多數人包括我在內,智力水平相差不大,在同樣的情況下學習同樣的功課,參加同樣的考試,99分和100分,本身的確沒有太大區別,而且可能99分的那個人平時表現出的能力比那個100分一點不差。但最後會選擇100分的而沒有選99分的,很公平很正常,沒有問題。如果你說,沒有證據說明99分的比100分的差,那反過來說,有什麼能證明100分的就比99分的差呢?所以這時,唯一的客觀標準就剩下了分數。
在相同的學習結束後,考試的分數,往往成為最後排名的依據。這一點,我們航天員和國小的同學們、中學的同學們沒有區別。名次排列的方法,也沒有區別。
我了解自己的個性,我比較喜歡給自己施加一些壓力。自從入伍後,能夠自己管理自己,我覺得無論做任何事情,並不是說每件事都一定奔著拿第一去,但是一定要盡力而為,我相信只要方法得當,工夫下到了,結果肯定不會差。
進入航天員這個群體後,首先看到別人和自己的對比。大家的飛行背景和職務差不多,但文化基礎有差別,我在文化課學習上沒有任何優勢,工夫便下得格外足。開課後一個多月第一門考試能夠名列前茅,給了我很大的信心,我告訴自己只要努力就有希望,只要像這樣用功就沒問題,基礎的好壞是另外一個概念。
在這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和戰友們都是這樣用功的,每天熬夜學習,基本上都是半夜12點以後睡覺。這裡的管理不像軍校,不必按時熄燈,晚上你就學吧,隨便你幾點睡,只要早上起得來就行。為了解困,每人都有一個特大號杯子,泡著濃茶。我們在難題上經常相互討論,互幫互學,有一次,為了弄明白一個軌道動力學的公式,我和戰友一直琢磨到凌晨兩點。比如高等數學課,航天員的基礎理論中有這門課,我以前從沒接觸過,教員當初也能一眼看出來我的“先天不足”,什麼求導、微分、積分,沒見過,怎么辦?下苦功學習。最後考試時,我的高等數學成績也考得很好。當時分組到講台上做題,都是我代表全組上去。普通物理我學得也不錯。
雖然不是每門課都能考第一,但名次都在前面。第一階段的13門功課學習完、考試完,我的總評成績是第一。
正像母親評價我的,三十歲了,反而更用功了!這個階段的用功,不用任何人督促,因為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把航天員職責履行好。最終的首飛梯隊,只有兩三個名額,要想入選,必須各項指標都名列前茅。現在,我管航天員訓練、選拔,一再跟大家講,一定要樹立競爭意識,這是良性的競爭,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很多自己認為學不好的課程,其實就是因為壓力不夠,有了壓力自然就學好了。
我的外語基礎不好,但英語考過100分,好多英語比我好的沒考過100分。他們說我是考試型的,我覺得不是這樣,我主要是專注,真的很下功夫,考滿分是自己每天強化學習的結果。我把壓力變成了動力。
現在我仍在學習英語,不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為了使用。我有時候會和別人開玩笑說,誰的外語不好,就出國受一下刺激,回來外語就能學好了。很多人將自己過不了語言關歸結於時間緊迫,其實,我覺得並不是時間的問題,還是壓力的問題,人在有壓力的時候,可塑性是很大的。
2004年,我到加拿大參加國際宇航聯大會,要求必須用英語發言。2003年,對世界航天事業而言,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哥倫比亞號失事爆炸等一系列事件給航天事業蒙上一層陰影。但在這一年,中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卻邁出了輝煌的一步,這無疑給全世界的航天事業帶來了欣喜和信心。所以,2004年的國際宇航聯大會,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中國航天員的身上。
我把稿子的英文版拿到手,離上台發言只有兩三天的時間。若按照如今的英語考試範圍劃定,我的那篇演講稿絕對屬於“科技英語”。既介紹我國航天的基本情況,我國航天事業的宗旨,也包括我在飛行中的所見所感,此外,還有特別多的航天專業術語,好多詞我不認識,比平時的英語日常對話難得多。時間非常緊張,實在沒辦法了,我就找了一個英語很好的人,讓他照著稿子讀一遍,然後我錄下來。錄音是一段一段的,我一遍一遍地反覆聽,不會的單詞都畫出來。
然後我就上了飛機,在飛行途中,我一直在反覆聽錄音,到了加拿大之後的第一個半天,別人都在忙著報名、登記,我還在聽。當天晚上,我們帶隊的同事讓我講一遍試試,算是演練了一下。
第二天正式發言,我講的效果還不錯,當時有很多留學生來聽演講。他們都說,你怎么外語這么好啊。我在心裡偷著樂,這可是我幾天幾夜熬出的效果。
我至今不覺得自己有過人的聰明,關鍵是用心和用功,而用功的關鍵在於講究學習的方式方法,掌握規律性,盲目使笨勁效率非常低。
學一門東西而且要考出好成績,除了刻苦,還要去找一定的規律,這對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非常有效。為什麼有的老師教的學生分數普遍高一些?甚至有人迷信這樣的老師考題押得很準,其實,並不是押題的問題,是因為這樣的老師對知識的傳授確實有獨到之處,他讓學生掌握了很好的方法。
很多人平時也很下功夫,但是不拔尖,你比別人要好,就要體現在拔尖上。問題是如何才能拔尖。我提倡“研究型”學習訓練,就是要動動腦子,找找規律,每個人方法上的差別導致了成績的高低。在學習和考核中,要深入進去,把原理理解透了,去領悟一些東西,悟性來自於你對知識的掌握,通過勤奮找到最科學的方法。
在航天員的全部學習訓練課目的結業總評中,我的綜合成績排名第一,這其中既包括理論考試,也包括操作考試。這是從頭到尾五年不鬆懈、不停歇、不間斷努力積累的結果,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一時一事。
困難和挫折就像湍急河水裡濕滑的石頭,一不留神就有可能讓你滑倒。然而,了解了這些困難,戰勝了這些挫折,卻又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它們變成了幫助你渡過河流的助力。
在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卻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時,我也曾經氣餒、灰心過。但我僅僅讓這種情緒在心中存留很短的時間,便開始收拾心情,繼續奮鬥。我不敢鬆懈!
在一次次體能和心理超負荷的訓練後,我漸漸摸索到一條規律:當一件事堅持到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實際上就接近成功了。
在航天活動中要圓滿完成任務,必須進行航天環境適應、任務模擬、救生與生存等專門訓練。我們學習的內容繁多,不可能一一盡述,我們訓練的艱苦程度,沒有經歷過的人也很難體會和了解。
航天員訓練主要分為一般體質訓練和特殊訓練,一般體質訓練項目有力量訓練、耐力訓練、技巧訓練等,雖然比對戰鬥機飛行員的要求更高、強度更大,卻不難適應。最難、最痛苦、也最不易適應的是特殊訓練,很多人稱之為“魔鬼訓練”,在我看來,那更是種種對人類生理、心理與意志的極限挑戰,它非一般人所能承受,而我們得一項項克服它們、戰勝它們。
因為,航天員是要離開人類能夠生存的地球,去往另一個不適宜人類活動的區域。太空神奇而美妙,卻不具備地球賜予我們的重力、氧氣、壓力和水,在生存的必需條件缺失的情況下進入太空,航天員要在密閉狹小的飛船環境裡經歷超重、失重、低壓、旋轉相互交替的過程。我們的航天員訓練項目,就是要與它們進行生存的搏鬥。在這裡,我僅僅選擇其中的幾種,作一大致描述。
超重訓練
這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項航天生理功能訓練,培養航天員的抗負荷能力。
航天飛行要面臨兩個最大的環境挑戰,就是超重和失重。在把飛船送入軌道的過程中,為了克服重力作用,飛船要達到一定的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航天員在飛船上要承受加速度帶來的過載負荷,這個現象,就是我們所說的超重。
在航空和航天的飛行中,都會遇到超重問題。戰鬥機在做特技的時候,往往超重G值較大,但時間很短;而飛船在入軌前的上升段和完成軌道飛行後返回地面時,其超重值將達到很高的G值,持續時間較長。如果飛船按彈道式返回地球,超重值將達到十幾個G,人相當於承受自身重量的十幾倍的壓力,容易造成呼吸極度困難或停止、意志喪失、黑視,甚至直接影響航天員生命。
離心機訓練是航天員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設備。在飛速旋轉的離心機上,能造成不同G級的超重感覺。公園遊樂場的“過山車”等娛樂項目,許多人望車生畏,就是勇敢者幾圈下來,也會輕飄飄的不知東西南北,有的會頭暈嘔吐。這些娛樂項目產生的超重只在2G至3G,而航天員的離心機訓練達到了8個G。
我們在圓圓的訓練大廳里進行離心機訓練,我和戰友們要坐在一隻8米多長鐵臂夾著的圓筒里,半躺著,呈發射時的姿勢,圍繞軸心旋轉。我們以100公里時速高速旋轉,利用離心力產生負荷來模擬超重,航天員在訓練中不僅要承受這種超重的負荷,而且還要隨時回答問題,判讀信號,保持敏捷的判斷反應能力。
在高速旋轉中,練習者的面部肌肉開始變形下垂、肌肉下拉,整個臉只見高高突起的前額。做頭盆方向超重訓練時,血液壓向下肢,頭腦缺血眩暈,視力變差,嚴重時漸漸會看不見東西,產生黑視;而在做胸背向超重訓練時,前胸後背像壓了塊幾百斤重的巨石,心跳急劇加快,呼吸困難。當超重達到8個G時,雖然時間只有40秒,卻感覺要花掉全身力量似的。這項訓練被大家公認是最痛苦的一項,不單要付出巨大的體力與精力,而且充滿危險。訓練時事先會告訴我們,如果承受不了可以按報警電鈕,不能強忍著,我們的手就放在那個紅色按鈕上。
儘管無數次經歷痛苦的煎熬,但那個按鈕卻一次也沒有被按響過。我算是超重耐力比較好的,仍感到難以忍受,那些耐受力不如我的戰友,其痛苦可想而知。但我們航天員沒有一個人主動按過這個按鈕。我在和很多青年朋友交流時曾經說過,這是一種精神,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是愛崗敬業的精神、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才能使我們的航天員無視這些困難和風險。
失重訓練
失重是航天員到太空後的常態,是訓練中一項重要內容。在太空生活了438天的波利亞科夫戲稱:“失重是一張最柔軟的床。”許多人也把失重的狀態看得很詩意、很浪漫。其實,除了那種柔軟的奇妙感覺之外,它會給人在太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困難。
統計數據表明,有一半的航天員會因為失重而出現不良反應,嚴重的會導致任務中斷。如果失重訓練不到位,生存都成為問題,有報導說一位記者到空間站,由於失重反應一天就嘔吐了80次。
失重狀態下的訓練,在所有訓練內容中是比較難得、不太容易實現的。當前世界上航天員的失重訓練,一般採用在“失重飛機”上進行。美國、俄羅斯和歐洲其他國家的航天員都是採用這種方法進行失重體驗。
美國的“失重飛機”是在KC-135加油機基礎上改裝而成的,一個起落可以飛20至30個拋物線,每個可以產生25秒左右的失重時間;俄羅斯的“失重飛機”是在伊爾-76飛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的,一個起落可飛15至20個拋物線,每個可以產生25至28秒的失重時間。訓練就利用這些被製造出來的微重力環境時間進行。
我們的失重訓練是在俄羅斯加加林航天員培訓中心進行的,當然要付給人家高昂的費用。第一次做這種訓練,大家感到很新奇,躍躍欲試。而俄方也似乎有意要看看中國航天員的身體素質和前庭功能,所以一開始訓練,就把我們使勁地折騰了一下。
巨大的噴氣飛機爬升到一萬米高度,開始沿拋物線連續俯衝,拉起……隨著飛機一個個拋物線的飛行,我們在機艙里體會失重條件下如何控制自己的姿態,如何移動,還要在失重狀態下,訓練如何穿脫航天服、進食、飲水、取物、閱讀寫字、拍攝和操作儀器、設備。
美國航天員把失重飛機稱為“嘔吐飛機”,可以想見訓練時的不適。雖然我們第一次用失重飛機訓練,但我和戰友們從頭至尾沒有一個人嘔吐,這讓我們暗自驕傲,也讓俄羅斯同行吃了一驚。
這種失重飛機訓練對我們來說太奢侈了,而適應性訓練可以在平時進行。在失重的太空,全身的血液、體液會向頭部集中,專業術語稱為“頭向分布”,頭部因為充血而腫脹,給人的就是一種“大頭朝下”的感覺。
為了充分地體驗和適應,我們在一張特製的傾斜床上頭朝下進行訓練。訓練時,所有的血液都向頭部、頸部涌,頭重得要命,眼睛充血,鼻塞,訓練之後,人也會感到異常疲勞。
為了適應失重,我們用萬向床進行“血液重新分布”訓練,就是人躺在床上,頭朝下,按不同角度,反覆地進行從直立到頭側位的變化。一個訓練周期需要好多天。在它上面做訓練,會眼鼻充血、脖頸上青筋暴起,樣子看起來相當猙獰。訓練停下後,還會覺得自己像得了重感冒一樣不舒服。
前庭功能訓練
有半數航天員會在執行任務時發生空間運動病,主要的反應是頭暈、失去方向感、腸胃不適、噁心嘔吐,嚴重時會喪失工作能力。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一個難題,要想有效克服它,除了藥物,重要的就是進行前庭功能訓練。
這項訓練的主要器械是電動鞦韆、轉椅等,就是讓航天員被動地承受線性加速度、角速度等刺激。想成為航天員,這是項重要的考驗。
坐電動鞦韆時,我們會被蒙上眼睛,在身上貼上電極。一次15分鐘,每天一次,連續五天為一個周期。坐在上面,猶如坐在狂風巨浪中的小船上。
有人剛開始時,幾下就會把胃裡的東西噴出來,坐一次,幾天都沒有食慾,不要說自己再上去,就是看見別人在上面盪,胃裡也會翻江倒海地難受。當然,如果儀器上顯示誰的生理指標發生變化,也就是身體有危險了,就會馬上停止。
每個人的耐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做10分鐘左右就堅持不了了,因此一天不可做多次。轉椅也是一樣。
電動鞦韆、轉椅等項目對我來說,還不算特別難攻的關。在航天員選拔時,電動鞦韆我就做到了15分零幾秒。在轉椅訓練中,我還經常會被部分免訓。因為第一天、第二天都能達到並且超過標準,第三天、第四天就可以免訓,第五天參加考核就可以了。
航空飛行與跳傘訓練
這是航天員的必修課,雖說航空飛行也是我們的老本行,但是數據表明這是一個風險極大的訓練項目。因為世界上有多名航天員在這項訓練中喪生,包括“世界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他在1968年3月27日進行飛行訓練時犧牲。
我們的訓練還比較順利。我們去湖北某空降兵部隊訓練跳傘,正好是夏天,每天著裝齊備,真是酷熱難耐,主要是還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礙。那會兒恰巧剛發生一起事故,有一名戰士跳傘時犧牲了,這讓帶隊的領導很緊張。
野外生存訓練
這是一種應急訓練,如果你不能在預定著陸點降落,要會自救。飛船不能準確降落在預定著陸點的情況有過,比如1965年蘇聯太空人返回時,降落到了遠處的森林中,在冰天雪地中還需要對付一群狼。針對可能的情況,我們野外生存訓練包括多種環境,有水上的,有沙漠的,有叢林的。
飛船帶有一般的救生物品,槍、刀、必需的食品、水、食鹽。就帶著這些東西,我們被放在沙漠上,或者扔到叢林裡。還要訓練面對氣候的變化,寒冷也好,風沙也好,雨雪也好,如何去應對。我們還要學習和練習很多生存技能,怎樣釣上魚來,怎樣設套把野兔子抓住,怎么用降落傘搭帳篷。這個帳篷要搭到什麼地方,搭在哪種地勢上,如果地方沒選好,起風了會被風颳走,下雨了水會把你衝掉。
野外生存實地訓練時我跟聶海勝一組。中午氣溫正高,陽光毒辣,我們被投放到北部沙漠中,手上只有一個降落傘,沒有別的東西。
我們就把降落傘割開搭起帳篷。夜晚,沙漠的氣溫會降到零下4攝氏度,帳篷需要變成堡壘才能保暖。我和海勝商量著,用破開的傘布包上沙子做成“磚”壘成牆,既防風又保暖。
我們在牆後面的帳篷里測了一下溫度,外面零下幾攝氏度,而裡面能達到零上十幾攝氏度,這很不錯了。就這樣,我們靠有限的涼水和餅乾堅持到第二天中午,沒曬著,沒凍著,沒餓著,精力和體力保存得很好。
當目標成功達到的時候,那些痛苦就升華成了快樂。
走的時候,我們放了信號彈,還進行了全副裝扮。我想了個辦法,用橙色的傘布包在頭上,由於橙色非常耀眼,這樣既能讓天上的直升機很容易發現我們,還可以抵擋沙漠裡的毒辣陽光和風沙,為了防風沙和沙漠裡強烈的紫外線傷眼,我們把防雪盲的眼鏡也戴起來。橙色的頭巾、黑色的大墨鏡、深藍色的航天服,這樣一裝扮,不僅很實用,而且看起來很酷,我們相互打量,嗯,很不錯,我們仿佛不是經歷了艱苦的野外生存訓練回來,而是進行了一次饒有興味的沙漠旅行。
“神五”飛天前,有最後十輪的強化訓練,我沒有一次操作失誤,我一閉上眼睛,座艙里所有儀表開關、按鈕的位置都能想得清清楚楚;隨便說出艙里的一個設備名稱,我馬上可以想到它的顏色、位置、作用;操作時我不看飛行手冊,也完全能處置好。教員常問我:“你感到有什麼問題嗎?”我對訓練和自己心裡非常有數,就實事求是地回答:“沒有問題。”教員笑了:“你確實沒有問題。”
好多人把我們的訓練稱為魔鬼式訓練,說得有點嚇人,我們身體素質好一些,又經常訓,沒有覺得怎么樣,但確實有些項目是向生理和心理的極限挑戰的。
反過來說,有人沒事願意這樣做嗎?不會,因為對人的壓力超常了,沒人願意這么危險、痛苦、難受。我們航天員必須要承受這些,因為是任務的需要,事業的需要,職責的需要,不是你願意不願意的事情。
我覺得作為一個人,你從事一項工作,如果是你喜歡的、願意做的,那是最好的情形,但當你能把不喜歡、不願做的事情做得很好,那么離你取得成績和成功就不遠了。
在本質上我們和一般人一樣,都想安逸一點,過得舒服一點,但是理想、事業、任務、目標擺在面前,它吸引你、規範你、也強迫你去做這樣的事情,而當目標成功達到的時候,那些痛苦就升華成了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