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秩序視野下的晚明儒學重建》內容簡介:黃石齋先生道周乃晚明一代大儒,其學貫天人,極博窮微,經史百家,無不隨問闡發。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天人秩序視野下的晚明儒學重建》系全面系統地研究黃道周儒學思想的學術專著,但是“漳海(石齋)之學如武庫無所不備”,相信值得進一步深入發掘的空間還很大。
基本介紹
- 書名:天人秩序視野下的晚明儒學重建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頁數:318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作者:楊肇中
-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613534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黃道周是晚明史上享有盛名的儒學大師。然而,當下學界對於他的學術思想的研究甚為薄弱,此類專著更不多見。因此,《天人秩序視野下的晚明儒學重建--黃道周思想研究》(作者:楊肇中)試圖以黃道周的問題意識為思想建構基點,來全面、系統地探究他的整個儒學思想世界,以進一步深化我們對於晚明學術思想史的認知與理解。本書是國內外第一篇全面、系統地研究黃道周儒學思想的博士論文。其所徵引的有關黃道周文獻史料均為第一手資料。它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當下明清思想史研究領域的空白。
作者簡介
楊肇中,原名楊毓團,男,1977年生,江西南昌人,2010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思想史專業,獲歷史學博士學位。現為福州大學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副所長、碩士生導師,復旦大學中國思想史博士後。迄今在CSSCI等核一心期刊發表學術淪文20餘篇;編著修身養性系列叢書1部;主持和參與國家級、省廳級課題多項。近年來,主要從事明清、近現代思想文化史,以及中外政治思想史研究。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研究意義與方法
第二章晚明社會文化與學術思潮
第一節晚明政治與社會概述
第二節批判思潮的多元湧現
第三節閩南地域文化與學風
第三章黃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進
第一節少年異稟與放浪不羈的文士之風
第二節青年才俊與學術批判的鋒芒
第三節“道尊於勢”與儒者的錚錚風骨
第四節禮學經世與“不可為而為之”的外王實踐
小結一個儒者的問題意識及學術理路的追尋
第四章“彌綸天地,統括天人”
——黃道周易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一節易學源流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本於天地,準於日月”
——黃道周的易學思想
第三節“天人感召,陰騭相協”
——黃道周與陰陽五行說
小結天學建構的特質
第五章“凡人學問,處處要從心性中來”
——黃道周心性論思想
第一節晚明“無善無惡”論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陰墜於佛,以顯爭於禪”
——黃道周對宋儒道統論之批判
第三節“氣有清濁,質有敏鈍,自是氣質,何關性上事”
——黃道周性本論
第四節“做聖賢人,不吃便飯”
——黃道周工夫論
小結人學的內在建構
第六章“欲達天道,順人情,則舍孝何以乎”
——黃道周禮學思想
第一節晚明禮學崛興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
——黃道周對“禮”之宇宙本體論闡釋
第三節“孝為教本,禮所由生”
——黃道周對《孝經》的闡釋
第四節“愛、敬者,禮樂之本,中和之所由立”
——黃道周重建儒家禮秩世界的實踐路徑
第五節“君臣之倫通於絕域,朋友之道喻於極貫”
——黃道周論“朋友”一倫之於君臣倫理的意義
小結人學的外在建構
第七章“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黃道周史學思想
第一節“經以制心,史以制事”
——“經史並重,以史證經”的方法論
第二節“據實直書”與“天人相與”
——史學的價值論
第三節“事必有因,機須待觸”
——史學的經世功能論
小結建構天人之學的實學指向
第八章結語
第一節黃道周的批判意識與經世實用之學
第二節黃道周的學術影響及其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黃道周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第一章導論
第一節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學術史回顧
第三節研究意義與方法
第二章晚明社會文化與學術思潮
第一節晚明政治與社會概述
第二節批判思潮的多元湧現
第三節閩南地域文化與學風
第三章黃道周日常生活世界及其思想演進
第一節少年異稟與放浪不羈的文士之風
第二節青年才俊與學術批判的鋒芒
第三節“道尊於勢”與儒者的錚錚風骨
第四節禮學經世與“不可為而為之”的外王實踐
小結一個儒者的問題意識及學術理路的追尋
第四章“彌綸天地,統括天人”
——黃道周易學與陰陽五行思想
第一節易學源流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本於天地,準於日月”
——黃道周的易學思想
第三節“天人感召,陰騭相協”
——黃道周與陰陽五行說
小結天學建構的特質
第五章“凡人學問,處處要從心性中來”
——黃道周心性論思想
第一節晚明“無善無惡”論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陰墜於佛,以顯爭於禪”
——黃道周對宋儒道統論之批判
第三節“氣有清濁,質有敏鈍,自是氣質,何關性上事”
——黃道周性本論
第四節“做聖賢人,不吃便飯”
——黃道周工夫論
小結人學的內在建構
第六章“欲達天道,順人情,則舍孝何以乎”
——黃道周禮學思想
第一節晚明禮學崛興以及黃道周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
——黃道周對“禮”之宇宙本體論闡釋
第三節“孝為教本,禮所由生”
——黃道周對《孝經》的闡釋
第四節“愛、敬者,禮樂之本,中和之所由立”
——黃道周重建儒家禮秩世界的實踐路徑
第五節“君臣之倫通於絕域,朋友之道喻於極貫”
——黃道周論“朋友”一倫之於君臣倫理的意義
小結人學的外在建構
第七章“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黃道周史學思想
第一節“經以制心,史以制事”
——“經史並重,以史證經”的方法論
第二節“據實直書”與“天人相與”
——史學的價值論
第三節“事必有因,機須待觸”
——史學的經世功能論
小結建構天人之學的實學指向
第八章結語
第一節黃道周的批判意識與經世實用之學
第二節黃道周的學術影響及其歷史地位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黃道周生平大事年表
後記
名人推薦
黃道周是晚明時期重要的思想家,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黃道周思想的研究卻一直比較薄弱。近年來,相關研究成果雖然日漸增多,但系統全面研究卻仍然非常缺乏,該著以“天人秩序視野下的儒學重建”為切入點,對黃道閣的儒學思想作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具有較好的理論意義和學術價值,且資料豐富、分析細緻、富於創新意識。
——洪修平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
該著通過“竭澤而漁”的研讀方式,對黃道周的歷史文獻進行了窮盡式的搜羅研究,對晚明重要學人黃道周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展現,填補了學術空白。其特色主要體現為:以史學的方法進行思想分析,結合社會史、生活史等學科知識對黃道周的儒學思想進行全面分析。同時突出重點,這就是將黃氏的思想動因歸結為救儒學“異端”之偏,其方法是以六經為依歸,而核心在於探明天人之際,構建天人秩序。這樣的分析是中肯、準確,且頗為深刻的。
——周群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該著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作為因內外第一篇全面系統地研究黃道閣儒學思想的研究成果。從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晚明思想史研究領域的一個空白。二是有鮮明的問題研究意識,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結合研究的意識,微觀考察與綜合分析相結合的意識,從而在研究方法上形成特色。總之,該著研究視野開闊,思路清晰,論述細緻,資料翔實,對研究對象生平與思想之考察不作空泛議論,是一部其有較高學術水平的作品。
——卞敏江蘇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江海學刊》雜誌社原社長、主編
——洪修平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
該著通過“竭澤而漁”的研讀方式,對黃道周的歷史文獻進行了窮盡式的搜羅研究,對晚明重要學人黃道周的思想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分析和展現,填補了學術空白。其特色主要體現為:以史學的方法進行思想分析,結合社會史、生活史等學科知識對黃道周的儒學思想進行全面分析。同時突出重點,這就是將黃氏的思想動因歸結為救儒學“異端”之偏,其方法是以六經為依歸,而核心在於探明天人之際,構建天人秩序。這樣的分析是中肯、準確,且頗為深刻的。
——周群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
該著的學術價值主要體現在:一是作為因內外第一篇全面系統地研究黃道閣儒學思想的研究成果。從一定程度上填補了晚明思想史研究領域的一個空白。二是有鮮明的問題研究意識,思想史與社會史相結合研究的意識,微觀考察與綜合分析相結合的意識,從而在研究方法上形成特色。總之,該著研究視野開闊,思路清晰,論述細緻,資料翔實,對研究對象生平與思想之考察不作空泛議論,是一部其有較高學術水平的作品。
——卞敏江蘇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江海學刊》雜誌社原社長、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