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景縣教區

天主教景縣教區

又稱天主教衡水教區。

天主教景縣教區(拉丁文:Dioecesis Chimsciensis)是天主教在中國河北省建立的一個教區。 1939年4月25日,教廷從法國香檳省耶穌會負責的獻縣教區分出景縣監牧區,由奧地利耶穌會神父責負,主教座堂設在景縣。首任監牧主教為凌安瀾(耶穌會士奧地利國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主教景縣教區
  • 外文名:Dioecesis Chimsciensis
  • 別名:天主教衡水教區
  • 地點:中國河北省
  • 相關:天主教
介紹,歷史,修會,歷任主教,

介紹

歷史

1946年,天主教在中國正式建立了聖統制,景縣監牧區改稱景縣教區。轄景縣、寧津縣、東光、吳橋、故城、阜城、武邑、棗強、衡水、冀縣、南宮、新河12縣。景縣教區總本堂區轄冀縣、東光縣、武邑縣、南宮縣、南宮縣呼家岩、棗強縣、吳橋縣、新河縣團里、衡水縣仲景、景縣黃古莊、阜城縣、景縣河渠、寧津縣、景縣清草河共15個本堂區。
景縣店匪判夜教區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是經營房產、土訂兵設地。原景縣教區共擁有房產900間,占地115畝,土地280畝。其中包括教區駐天津辦事處房產8間,北京王駙馬支堂房產30間,占地11畝。
景縣教區成立的當年,獻縣教區設在河間的總修院,發生22人被日軍殺害的事件,於是獻縣、永年、大名和景縣4個教區為安全起見,聯合在景縣開辦若石總修院(St. Joseph Seminary)。1942年起,蒲敏道神父擔任院長。1946年1月,蒲敏道院長被逐出景縣。於是若石總修院遷到北京王駙馬胡同。1949年再次遷移到菲律賓。
1949年,景縣教區有教徒33584人,大教堂17座,中小教堂或祈禱所121處。主教府擁有房屋203間,占地面積25畝。有修道院、修女院、耶穌會、小修道院各1處。
文化大革命期間,景縣狼束艱教區教堂被占,教務中斷。1980年後,景縣教區(改稱衡水教區)恢復教務,1990年,教區擁有主教1人,神父26名,修生12名,修女12名;有修女院1處;恢復教堂50座,落實教產80處計424間,2009年全教區共有教徒26000多人,分布在衡水市,饒陽縣,阜城縣,景縣,棗強縣,深州市,安平縣,武強縣,武邑縣和冀州市。
2008年景縣教區建起進教之佑天主堂。

修會

聖母善導會:由凌安瀾主持建立。
教區事跡多次受到各類媒體介紹。

歷任主教

凌安瀾Bishop Leopoldo Brellinger, S.J.,1893年7月27日-1967年9月18日)1893年7月27日,出生於奧地利Ebelsberg-Linz。1923年6月28日晉鐸。1939年5月4日景縣監牧區成立,凌安瀾出任首任宗座監牧。1947年1月9日升為景縣教區正權主教。1947年4月20日在北京由趙振聲主教祝聖,1967年9月18日去世,年歡禁微備74歲。
範文興(1981—1999)1921年1月27日生於景縣東朱家河村; 1932年入景縣天主堂景星國小;1934年入獻縣慕華中學; 1935年進獻縣小修院;1939年回景縣受試; 1941年入景縣大修院照跨影讀哲學;1943年景縣大修院讀神學; 1947年在北京王駙馬若石神學院讀神學; 1948年5月30日由義縣王振之主教在王駙馬聖堂祝聖為司鐸; 1948—1949年北京輔仁大學旁聽生; 1950年奉凌安瀾主教命回景縣總堂,任代理主教,在診所工作並傳教; 1952年在景縣城關醫院做醫生,直至文革開始;1966—1979年在塘沽農場鹽場勞動; 1979年回景縣城槓埋察關醫院; 1981年被祝聖為景縣教區主教,在任期內,成立了教區備修院,恢復了教區善導修女會,籌建了多座教堂,先後祝頸禁聖了16位神父和一位助理主教,為景縣教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9年因體弱多病辭去正權主教職,後在景縣主教府休養。 2006年2月28日安息主懷,享年87歲。
陳錫祿(1999—2008) 聖名瑪弟亞,河北冀縣徐莊鄉馮家莊人,於2008年 01月16 日在景縣主教府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一歲。
封新卯(2008—) 聖名伯多祿,1963年出生於河北省深州市。
陳錫祿(1999—2008) 聖名瑪弟亞,河北冀縣徐莊鄉馮家莊人,於2008年 01月16 日在景縣主教府安息主懷,享年八十一歲。
封新卯(2008—) 聖名伯多祿,1963年出生於河北省深州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