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是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聖奧古斯丁St. Aurelii Augustini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主之城(拉丁文中文全譯本)
- 作者:聖奧古斯丁St. Aurelii Augustini
-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 出版社:台灣商務印書館
- 頁數:984 頁
- ISBN:9789570528145
- 裝幀:平裝
- 原作品:De Civitate Dei (The City of God)
- 售價:NT$1000
內容簡介
《天主之城》為希坡的奧古斯丁所著。公元413年,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當時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當時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奧古斯丁覺得有必要著書回響此攻擊,於是提筆寫作此書。《天主之城》(拉丁文:De Civitate Dei)共分兩部,二十二章。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羅馬的衰退是肇因於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與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結合於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本書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駁斥對基督教…(展開全部)《天主之城》為希坡的奧古斯丁所著。公元413年,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當時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當時羅馬城已被哥德蠻族攻破,人們把羅馬帝國的衰退歸咎於基督徒之離棄傳統多神宗教。奧古斯丁覺得有必要著書回響此攻擊,於是提筆寫作此書。《天主之城》(拉丁文:De Civitate Dei)共分兩部,二十二章。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羅馬的衰退是肇因於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羅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於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與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結合於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本書共分二十二章。第一部份一至十章主要在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第一部(第一至十章)主要在論述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駁斥對基督教不實的攻擊;第二部份(第十一至二十二章)則說明地上城和上帝城的不同起源、進展和結局。奧古斯丁在書中說明,基督徒所歸屬的不是羅馬帝國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天主之城。地上之城與天主之城最根本的差別在於,前者人民的共通點在於對自己的愛,後者則是因對上帝的愛和因此而生的對彼此的愛而結合。在對比這兩個城從起源到結局的過程中,他對人類的群體生活有深入的討論,也建構了基督教的歷史觀。★本書特色:☆全球唯一一本依據拉丁文原典翻譯的中文全譯本。☆輔大哲學暨宗教系教授高凌霞修女(教授)校訂、導讀。☆天主教神學家聖奧古斯丁,曠世巨著。☆神哲學經典原著,全新修訂、編校、潤飾。★名人推薦:本書第一版由輔仁大學文學院高思謙院長校對、修改、潤色。天主教於斌樞機主教提字。奧勒利•奧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曾任北非城市希波的主教,故史稱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則通譯其姓為「奧斯定」。公元354年,奧古斯丁生於北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羅馬的稅吏,母親莫尼佳(Monica)則是虔誠的基督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16歲前赴迦太基就學,同年父親過世,17歲時便與一鄉下女子同居,18歲生有一子。19歲那年,受西塞羅影響,接受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信仰,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大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奧古斯丁曾自述生命中有兩人讓他受到感召而悔改,一位是為他流淚禱告達31年之久的母親莫妮卡,另一位即是米蘭主教安波羅修。30歲那年,他跟從安波羅修學習天主教信仰與神學…(展開全部)奧勒利•奧古斯丁(AureliusAugustinus,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曾任北非城市希波的主教,故史稱希波的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天主教則通譯其姓為「奧斯定」。公元354年,奧古斯丁生於北非今阿爾及利亞境內,他是家中的長子,父親是羅馬的稅吏,母親莫尼佳(Monica)則是虔誠的基督徒。少年時的奧古斯丁才華洋溢,放蕩不羈。16歲前赴迦太基就學,同年父親過世,17歲時便與一鄉下女子同居,18歲生有一子。19歲那年,受西塞羅影響,接受摩尼教善惡二元論的信仰,後來又受新柏拉圖主義大哲學家普羅提諾(Plotinus)之影響而放棄摩尼教。奧古斯丁曾自述生命中有兩人讓他受到感召而悔改,一位是為他流淚禱告達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