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票為1955年~1993年間中國大陸在計畫經濟體制下,伴隨糧食定量供應在流通領域糧食及糧食製品買賣的票證。糧票作為一種實際的有價證券,在中國使用達40多年。隨著社會的發展,它已退出了歷史舞台,成為收藏者的新寵,全國集“糧”愛好者也在不斷擴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天下糧倉 河北票證
- 屬性:糧票
- 年代:1980年
- 發行方:河北省糧食局
背景,內容,意義,價值,
背景
糧票的民眾基礎是極好的,稍上一點年紀的人,都會對這些小小的紙片唏噓不已。因為它深刻的影響了幾代人的生命。物資最為困難的60年代,糧票的實際價值比人民幣還要高。糧票使用年代,成年人每月僅有30斤左右的糧票,每頓飯必須得精打細算,以免斷糧。可以說,只要沒有糧票,生活就寸步難行。在這種情況下,個人想保留手中的糧票根本就沒有機會。隨著改革開放的進行,糧票已經成為特殊時期的歷史見證,成為一種極具紀念意義的時代記載。
內容
《天下糧倉·河北票證》首次震撼收錄了與80猴票同時期,由河北省糧食局發行的3種原封原包糧票,一兩、半市斤、一市斤各一整包,原封原包,萬枚收藏陣容,尚屬糧票收藏的首例,全套總計30000枚,全新品相,珍貴難得。
意義
糧票於1993年停止使用,是紙品中為數不多的斷代藏品。無論是早期票和後期票,糧票消耗是很大的,過期票在當時就被銷毀,這就使得糧票成為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有較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收藏價值。在“物以稀為貴”的收藏規律下,糧票自然成為眾多收藏者競相收藏的品種,甚至吸引到歐美一些收藏者。
價值
對於普通的收藏者來說,手中不乏有幾枚或是幾十枚糧票,算是對糧票時代的紀念。但是像市場中首次出現的萬枚陣容,原封原包的《天下糧倉·河北票證》,對於糧票收藏愛好者卻是極其難得的糧票精品。
《天下糧倉·河北票證》首次將河北糧食局在1980年發行的三種面值的糧票原封原包呈現,每種面值各1整包10000枚,總計30000枚全新品相糧票。使用過糧票的人都知道,糧票在使用過程中,連滿足溫飽都很難,更不用說滿足收藏了,尤其是早期的糧票,收藏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通常,集藏者手中零星單枚的糧票,品相已經嚴重損壞,即便後來有機會收藏數十張或是數百張,品相最好也就七八成。那么,對於全新品相,數千張或是萬張收藏糧票的機會,幾乎為零。
《天下糧倉·河北票證》則首次呈現糧票收藏界的頂級萬枚收藏規格,全部原封原包,帶有原始封條,全新品相,它相當於錢幣、郵票中的整包收藏規格,其整包價值遠非單枚價值的疊加能比得上的。按照目前最普通的一枚糧票1.5元的價格,零散組合品相為七八成新的30000枚至少需要45000元,全新的價格無疑會更高。那么對於原封原包的糧票,專家預估至少在七八萬元,而且數量極其稀少,十分難得。
《天下糧倉·河北票證》首次開創了糧票收藏的超級規格,是糧票收藏的貴族品種,同時也是糧票市場中兼具收藏價值與投資價值的珍貴罕見種類,深得糧票收藏專家的稱讚,後期價值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