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脊髓圓錐損傷後排便功能重建的實驗研究

大鼠脊髓圓錐損傷後排便功能重建的實驗研究

《大鼠脊髓圓錐損傷後排便功能重建的實驗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鄭憲友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鼠脊髓圓錐損傷後排便功能重建的實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鄭憲友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因創傷或疾病所致脊髓損傷不僅嚴重損害了患者軀體的運動和感覺功能,而且造成排尿及排便功能障礙。隨著對泌尿系處理方法的進步,使腸道功能障礙的影響日益突出。在臨床上,脊柱胸腰段骨折最常見,損傷後造成脊髓圓錐損傷,其腸道症狀主要表現為嚴重大便失禁,慢性頑固性便秘等。目前的研究主要側重於直腸、肛管運動功能重建的研究,而直腸、肛管感覺缺失而不能產生便意,無法適時、靈活排便,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鑒於此,有必要對排便反射的感覺傳入通路進行較深入的研究,以建立真正生理意義上的完整排便反射環路,並在動物實驗得以驗證,進而為其臨床套用奠定基礎。本研究擬以大鼠為研究對象,準確定位支配大鼠排便的初級運動、感覺中樞,套用神經移位同時修復重建直腸與肛管的運動、感覺神經通路,通過行為學觀察、神經電生理測定、神經示蹤、腦PET顯像等,來探討該生理排便反射通路的修復效果,為臨床SCI患者排便功能重建提供新的修復思路。

結題摘要

脊髓損傷後往往造成排尿及排便功能障礙。隨著對泌尿系處理方法的進步,使腸道功能障礙的影響日益突出。在臨床上,脊柱胸腰段骨折最常見,損傷後造成脊髓圓錐損傷,其腸道症狀主要表現為嚴重大便失禁,慢性頑固性便秘等。鑒於此,本研究以大鼠為研究對象,首先定位了大鼠排便初級感覺中樞位於S2節段,初級運動中樞亦位於S2節段。並成功建立了大鼠排便生理反射弧的動物模型,即將L6前、後根分別與S2前、後根端端吻合修復重建直腸與肛管的運動、感覺神經通路,術後觀察大鼠排便情況及下肢活動情況,並行BBB評分。術後8周取材並對感覺、運動神經行甲苯胺藍染色,計算感覺、運動神經有髓神經纖維通過率,並進行電生理測定、凋亡相關基因檢測等。結果表明,術前、術後BBB評分為(20.50±0.25)、(19.60±0.18)分; L6脊神經前後根神經纖維分別為(362±24)、(538±20)根,S2脊神經前後根神經纖維分別為(336±18)、(480±22)根,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L6-S2脊神經前、後根吻合口有髓纖維通過率分別為92.8%、89.2%。單向方波(2mA、0.2ms)刺激S2後根吻合口遠端,可記錄到直腸/肛管神經叢動作電位。脊髓圓錐損傷後S1~S4脊髓節段出現神經細胞凋亡,並呈高表達,隨修復時間延長,有減少趨勢呈低表達或陰性表達。總之,本研究探討了生理排便反射通路的修復效果,從而為臨床SCI患者排便功能重建提供了新的修復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