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眼隼

大黃眼隼

大黃眼隼(學名:Falco alopex):是隼科、隼屬的一種小型猛禽。也叫狐色隼。體長32-39厘米,體重250-300克。成鳥羽毛幾乎與狐狸毛色完全一樣,只是下體略顯蒼白。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以昆蟲、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和小鳥為食。分布於撒哈拉以南非洲北部的乾旱開闊地帶。

(概述圖參考來源: )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活動,叫聲,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大黃眼隼體長32-39厘米,翼展76-88厘米,體重250-300克。是一種小型猛禽。雄性和雌性外觀相似,但雌性大 3%左右。翅膀長而尖,尾巴特別長。成年大黃眼隼羽毛的顏色幾乎與狐狸的皮毛顏色完全一樣,只是下體略顯蒼白。飛羽黑色,特別是在初級飛羽,形成一個寬翼帶。喉嚨、腹部和大腿有漂亮的純色,而身體的其餘部分則有細長的黑色條紋穿過,這些條紋在背部、肩部和翼覆羽上尤為明顯。長長的尾巴上有大約15道模糊和不完整的條紋。與許多隼屬的種類不同,它的臉頰上沒有鬍鬚。腿很長,無毛,呈黃色,腳趾較短。
幼鳥和成鳥的羽色不多,但它們的羽毛更蒼白。尾條不那么清晰和豐滿。肩部和覆羽上的條紋通常不太明顯。在其他地方,腹側和上方,這些條紋更暗但更窄。
成鳥的虹膜呈淡棕黃色,蠟膜和鳥喙環是黃色的。在亞成鳥中,這些部分的顏色要淡一些。腿和腳呈赭黃色。

棲息環境

通常棲息於乾旱的大草原和半沙漠,那裡有懸崖、峽谷、岩石丘陵和島礁,這些地方經常在薩赫勒或非洲東北部。然而,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和某些地區,該物種經常出沒於潮濕的大草原和林區邊緣的地方。 無論什麼季節,它們都明顯偏愛岩石峭壁、丘陵和崎嶇的地方。它們甚至可以生活在山區,如蘇丹和厄利垂亞。它們的棲息地在海平面和海拔2200米之間,但是在海拔1000米以下更常見。

生活習性

活動

通常單獨或成對生活,在分布區,該物種能夠在分散的繁殖地築巢。雄鳥和雌鳥經常一起進行滑翔飛行,在它們表演的同時會伴隨著大聲的鳴叫。這些鳥主要是在高台上瞭望捕獵:它們棲息在樹上或岩石上,然後捕捉地面上的獵物,還捕食空中的昆蟲。在草原大火時,它們會在火邊等待,捕捉被火焰逼的從草叢中逃散的大型昆蟲。在大黃眼隼形成族群時,會以白蟻為食。
大黃眼隼是留鳥,但在塞內加爾、幾內亞和肯亞南部發現了遷徙鳥。這些遷徙活動在西非尤為重要,那裡最南端的領地在雨季時大黃眼隼會規避,僅在4個月後的10月又會重新出沒。毫無疑問,這種遷徙是由11月至翌年2月期間南部地區的火災多發而造成的。

叫聲

大黃眼隼通常很安靜,除了在繁殖季節之前和期間。它們的主要的叫聲是刺耳的高音“kree kree kree”尖叫聲,在很多時候都類似其他紅隼的叫聲。

食性

鑒於它的體型,大黃眼隼捕食體型適中的獵物。它們捕捉昆蟲、蜥蜴和小型哺乳動物,也吃小鳥。

分布範圍

留鳥: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剛果(金),剛果(布)、宏都拉斯、厄利垂亞、衣索比亞、甘比亞、加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南蘇丹、蘇丹、多哥和烏干達。
遊蕩(非繁殖地):吉布地。
大黃眼隼
大黃眼隼分布圖

繁殖方式

大黃眼隼在鬆散的繁殖地築巢。在一些國家,例如肯亞,大約20對可以聚集在相當有限的空間內繁殖。它們進行簡單的交配儀式,雄性和雌性成對飛起來並在繁殖區附近呼喚。交配、繁殖和築巢活動可以在20-25隻的群體中進行。
築巢季節因地而異,在西非是3月至6月和7月,肯亞是4月至7月,蘇丹是6月至11月。該物種不會使用其他物種的廢棄巢穴。卵產在懸崖的空凹處、裂縫中或有遮蔽的壁架上。每窩通常產2-3枚卵。孵化的持續時間和幼鳥在巢中的停留時間尚未知。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1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2001年估計大黃眼隼的種群數量為10,001-100,000隻,大致相當於6,700-67,000隻成熟個體。然而,考慮到分布範圍的大小和報告的頻率,真實的物種數量規模不太可能接近這個範圍的下限。
趨勢證明: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物種數量總體上是穩定的。在布吉納法索、馬里和尼日,1969-1973年和2000-2004年間,保護區外的數量減少,保護區內的數量略有增加(Thiollay 2007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