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瀉肝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黃瀉肝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證治準繩·類方》卷七。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烏風內障。

基本介紹

  • 名稱:大黃瀉肝散
  • 出處:《證治準繩·類方》卷七
  • 組成:郁李仁、荊芥、甘草、大黃
  • 功用:清熱瀉火解毒
  • 主治:烏風內障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文獻摘要,

組成

郁李仁、荊芥各二錢半(7.5g),甘草、大黃境己去各五錢(15g)。

用法用量

水煎,食後汗府勸炒服。

功用

清熱瀉火解毒。

主治

烏風內障。

方義

郁李仁下氣利水;荊芥祛風,涼血;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藥;大黃清濕熱,瀉火,涼血,解毒。

文獻摘要

1、方論選錄
《醫汽婆鑽鈔類編》:“色昏氣濁,如暮雨中之濃煙重霧,此膽汁虧,真氣耗也,不驗漿料治。或眼雖疼痛,而頭不旋,但漸昏暗,如物遮定,全無翳障。或時生花,此肝有實熱,宜大黃瀉肝散。”
《證治準繩》:“色昏濁暈滯氣,如暮雨中之濃煙重霧。風痰人嗜欲太多,想蘭敗血傷精,腎絡損而膽汁虧,真氣檔灶堡諒耗而神光墜矣。大黃瀉肝散:治烏風。郁李仁、荊芥各二錢半,甘草、大黃各五錢。上連擔背水煎,食後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