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消石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中。具有清熱通腑之功效。主治濕熱黃疸,黃色鮮明如橘色,腹滿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或濕熱淋濁等。
基本介紹
- 出處:《金匱要略》卷中
- 組成:大黃,黃柏,消石,梔子
- 功用:清熱通腑
- 主治:濕熱黃疸
別名,組成,用法,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使用注意,附註,化裁方之間的鑑別,重要文獻摘要,
別名
大黃黃柏梔子芒消湯(《脈經》卷八)、大黃湯(《千金翼》卷十八)、大黃黃柏皮梔子消石湯(《外台》卷四)、大黃黃柏湯(《普濟方》卷一四二)、消黃湯(《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六)。
組成
大黃、黃柏、消石各四兩(12g),梔子十五枚。
用法
以水六升(1.2L),煮取二升(400ml),去滓;納消,更煮取一升(200ml),頓服。
功用
清熱通腑。
主治
濕熱黃疸,黃色鮮明如橘色,腹滿汗出,口渴,大便秘,小便不利,苔黃膩,脈沉實或滑數;或濕熱淋濁等。
方義
方中大黃與消石並用,峻攻里熱實邪,使濕熱從大便而下,然濕邪內郁,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佐以梔子清理熱而導濕熱從小便出。復以黃柏之苦寒,助清熱祛濕之力。藥雖四味,苦寒之氣較勝,瀉下之力較猛,非里實熱盛者,切莫輕投。。
運用
本方藥力較猛,在運用時應注意症候和脈象,必須是腹部與脅下脹滿,拒按,二便不利,脈滑數有力,方可使用本方。
仲景對於濕熱發黃之證,立法頗詳,濕熱並重者,主之以茵陳蒿湯,其濕多熱少者,主之以茵陳五苓散。熱多濕少者主之以梔子大黃湯與大黃消石湯。
此外,黃疸便秘者,有虛實之分,實者以大黃消石湯,虛者有硝石礬石散與豬膏發煎。至於純虛者,又以小建中湯以溫補之。
加減化裁
若伴見胸脅脹痛者,加鬱金、川楝子、青皮等;噁心嘔吐重者,加竹茹、陳皮、半夏;小便短赤,加滑石、冬葵子等。
使用注意
《金匱玉函要略述義》按:消石,即火消。《金匱要略今釋》:消石,《脈經》、《千金》並作芒消,日醫亦多用芒消,蓋非。宋本、俞橋本,消石並誤作滑石。
附註
附方1 茵陳蒿湯
組成:茵陳蒿18g,梔子12g,大黃6g。
功用:清熱利濕退黃。
主治:濕熱黃疸。一身面目俱黃,黃色鮮明,發熱,無汗或但頭汗出,口渴欲飲,噁心嘔吐,腹微滿,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沉數或滑數有力。
出處:《傷寒論》
附方2 梔子大黃湯
組成:梔子十四枚(15g),大黃一兩(3g),枳實五枚(12g),豆豉一升(10g)。
功用:清肝利膽,理氣退黃。
主治:酒黃疸,心中懊儂或熱痛。
出處:《金匱要略》
化裁方之間的鑑別
大黃消石湯、茵陳蒿湯、梔子大黃湯均用於治療濕熱鬱蒸。不同點在於大黃消石湯用於病勢較重之熱盛,證見腹滿小便不利,面赤,自汗出,病位由中下流,治則以下為主;茵陳蒿湯用於病勢稍重之濕熱兩勝,證見寒熱不食,食則頭眩,心胸不安,病位由中下流,治則以清為主;梔子大黃湯用於病勢較輕之胃熱偏盛,證見心中懊或熱痛,病位偏上由中上逆,治則以清為主。
重要文獻摘要
1、《金匱要略論注》:此為黃疸之有里無表者言之,謂疸色黃,見於表矣,乃腹滿,小便不利且赤,里熱可知。黃疸最難得汗,乃自汗,則表從汗解,故曰此為表和里實。實者邪也,有邪則宜去,故主大黃消石湯。大黃、消石解氣血中之實熱,黃柏苦寒主下焦,梔子雖輕浮在上,能使里熱從上而下,故以為使,且輕浮則與鬱結相宜也。
2、《金鑒》引李彣:腹滿、小便不利而赤,里病也;自汗出,表和也。里病者,濕熱內甚,用梔子清上焦濕熱,大黃瀉中焦濕熱,黃柏清下焦濕熱,消石則於苦寒瀉熱之中,而有燥烈發散之意,使藥力無所不至,而濕熱悉消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