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類聚》卷九十六引《千金月令》。具有疏風順氣,益陰潤腸之功效。主治中風后,風壅氣滯,陰虧津傷,大便秘澀,身體羸瘦,腰膝冷痛,四肢無力,遍身虛癢。
基本介紹
- 名稱:大麻丸
- 出處:《醫方類聚》卷九十六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
組成
大黃十五兩,枳殼三兩(炒),檳榔五兩,郁李仁五兩,薯蕷五兩,牛膝五兩,獨活三兩,防風三兩,山茱萸三兩,麻仁十兩(別研),菟絲子四兩(酒浸,別搗粉),車前子六兩。
用法用量
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九,加至五十丸,空腹溫水送下;如腹髒熱,即漿水下。自然微利。
功用
疏風順氣,益陰潤腸。
1、《袖珍》引《簡易》:補精駐顏,疏風順氣。
2、《普濟方》引《如宜方》:補益通利。
3、《明醫指掌》:潤三焦,和五臟,潤腸,除風濕。
主治
中風后,風壅氣滯,陰虧津傷,大便秘澀,身體羸瘦,腰膝冷痛,四肢無力,遍身虛癢。
1、《醫方類聚》引《千金月令》:腳氣,及一切風氣虛損。
2、《聖惠》:風壅大腸澀滯。
3、《醫方類聚》引《簡易》:三十六種風,七十二般氣,上熱下冷,腰腳疼痛,四肢無力,多睡少食,漸加羸瘦,顏色不定,或黃或赤,惡瘡下疰,口苦無味,憎寒毛聳,積年瘕癖氣塊,丈夫世事斷絕,女子久無子息,久患寒瘧,吐逆瀉利,變成勞疾,百節i疼。
4、《普濟方》引《如宜方》:腰膝無辦,大腸閉則痛發,膝下似水冷。
5、《普濟方》:腳氣敝發,大便先閉。
6、《醫方集解》:中風,風秘,氣泌;便溺阻隔,遍身虛癢,脈來浮數。亦治腸風下血,中風癱瘓。
方義
此手足陽明藥也。大黃苦寒峻猛,能下燥結而祛瘀熱,加以蒸曬,則性稍和緩,故以為君;麻仁滑利,李仁甘潤,並能人大腸而潤燥通幽;車前利水,牛膝下行,又能益肝腎而不走元氣;燥本於風,獨活、防風之辛以潤腎而搜風;滯由於氣,枳殼、檳榔之苦以破滯而順氣;數藥未免攻散,故又用山藥益氣固脾,山茱溫肝補腎,菟絲益陽強陰,以補助之也。
運用
1、便秘《醫方類聚》引《簡易方》:教授韓遠舉,福唐人,言渠祖母昔年常苦大便閉澀,初作即腰足冷痛,久遂不能行。渠取游氏與蔡君謨所藏異方,服之一日,而腰膝溫暖如初。即從此大腸復無前日之苦,平時頭風、血氣諸疾,消除殆盡。飲食快美,肌膚充肥,迨今七十七,而步履輕健,耳目聰明,皆韓同年所傳藥功力之效。
2、言語謇澀《醫方類聚》引《簡易》:予通判邵陽,日遇王仲及舍人,自靖解官還郡中。見其手顫,言語謇澀.似有癱瘓候,授以此方,隨即平復如常。
使用注意
1、《醫方類聚》引《千金月令》:忌牛肉生。
2、《醫方類聚》引《簡易》:孕婦勿服。如服藥覺臟腑微動,以羊肚肺羹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