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大麥網斑病的病原是大麥網斑病原菌,無性時期為大麥網斑長蠕孢菌(HeIninthos porium teres Sacc.),屬半知菌亞門,長蠕孢屬。有性時期為圓核腔菌(Pyrenophora teres (Died.) Drechler),子囊菌亞門核腔菌屬。分生孢子梗褐色、直或曲折、基部較為膨大,大都為單生,也有2-3個簇生,從氣孔抽出。分生孢子圓筒形,無色或淡橄欖色,有隔膜2-10個不等,大小為48-140微米×15-21微米。子囊殼一般產生於遺留在田間的作物殘體上,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呈燒瓶狀,大小為300-600微米×430-800微米。子囊棍棒形、無色、大小為190-335微米×32-42微米,其內生有紡錘形或橢圓形的子囊孢子8個(少數也有4個的)。子囊孢子黃褐色,有橫隔膜3-4個,縱隔膜0-2個,大小為40-67.5微米×17.5-27.5微米。子囊殼上還可抽生分生孢子梗及剛毛。剛毛呈黑褐色、長針狀、直或略彎曲、有6-10個隔膜,大小為150-400微米×7.5-10微米。
子囊孢子於翌年早春成熟。在普通培養基上也易形成子囊殼。分生孢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0-25℃,菌絲髮育則以25℃最盛。病菌抗逆力很強,壽命也長,可以存活7年之久。
為害症狀
大麥網斑病從大麥幼苗至成株期均可發生,主要為害葉片和葉鞘,較少侵染莖。幼苗發病,病斑多在距葉尖1-2厘米處。成株發病多從基葉開始,葉尖先變黃,然後其上生輪廓界限不明的褐色病斑,內有縱橫交織的暗褐色或黃褐色的細線,似網紋狀。病斑較多時,也能合併量斷續條紋狀。病斑組織枯死,產生少量孢子。穎殼受侵染後也產生褐色病斑,但無網紋。
分布範圍
大麥網斑病在中國長江流域、東北麥區均有發生,中國浙江、江蘇、四川等省廣泛發生,中國東北、陝西等地區也有發現。
侵染循環
潛伏於種皮內的菌絲體和附在種子表面的孢子是主要初侵染源,病殘體上的子囊孢子也為害。播種帶菌種子時,病菌侵入幼苗致病。以後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靠風、雨傳播,引起再侵染。在抽穗揚花期間,花部也可局部受害,使種子帶菌。成熟時在麥殼等病殘體上形成子囊殼越夏越冬,成為下一個生長季節的侵染源。
流行規律
抗性:品種間發病程度有較大差異。
環境:生長期溫度較低,高濕度不適大麥生長,容易發病。在20℃,相對濕度100%條件下,網斑發展迅速,播種後5天形成孢子,15天即可使葉片枯死。
栽培:冬大麥播種較晚發病重。播種遲的發病重。
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
- 選用抗病品種,如早熟7號、光芒二棱、浙農8號等。
- 選用無病種子,適時早播,避免連作。
- 地下水位高的要做好開溝排濕工作。
- 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