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大鴇指名亞種,全長雄鳥約1 000 mm,雌鳥約800 mm,頸粗直,腿強健。成鳥大致與普通亞種相同,但頭和頸的灰色較暗,翅上的灰色較少。外側大覆羽黑灰,內側黑色;中覆羽白色;小覆羽、肩羽和三級飛羽與背同色。普通亞種上體黑色條紋較粗,外側尾羽有更多白色。兩性體形和羽色相似,但雌鳥較小。繁殖期的雄鳥前頸及上胸呈藍灰色,頭頂中央從嘴基到枕部有一黑褐色縱紋,頦、喉及嘴角有細長的白色纖羽,在喉側向外突出如須,長達10—12 cm。頦和上喉灰白色沾淡銹色。後頸基部栗棕色,上體栗棕色滿布黑色粗橫斑和黑色蟲蠹狀細橫斑。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基;大覆羽和大部分三級飛羽白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色,具白色端斑。前胸兩側具寬闊的栗棕色橫帶,下體餘部白色。中央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具稀疏黑色橫斑;尾羽的白色部分向兩側依次擴展,最外側尾羽幾乎全為純白色,僅具黑色端斑。雄鳥在非繁殖期須狀羽較短,前胸栗色橫帶不明顯,頦下須狀羽消失。雌鳥體型較雄鳥為小,下頸無橙栗色帶斑,喉部無須狀羽。
幼鳥:與雌鳥相似,但顏色較淡,頭和頸有較多的皮黃色,翅的白色部分多有黑色斑紋,大覆羽有許多棕色斑點。
虹膜暗褐色,嘴鉛灰色,端部黑色;腿和趾灰褐色或綠褐色,爪黑色。
生活習性
大鴇指名亞種是留鳥。大鴇是典型的草原鳥類。在中國新疆的棲息地是草原和荒漠草原,並常在農田中活動;在內蒙古和黑龍江棲息在乾草原、稀樹草原和半荒漠地帶,常在農田附近覓食,遷徙途經烏梁素海時,常在湖泊周圍牧場和遠離居民點的農田中活動。在越冬地大鴇主要棲息在人煙稀少的麥田、荒草地、開闊的河漫灘、枯水期露出水面的湖灘周圍和草洲一帶。性耐寒、機警,很難靠近,善奔走、不鳴叫,非遷徙時的飛行高度不超過200m。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集群活動,形成由同性別和同年齡個體組成的群體;在同一社群中,雌群和雄群相隔一定的距離。
雜食性,食物以植物為主,也吃無脊椎動物,偶爾吃脊椎動物;幼鳥主要吃昆蟲,隨年齡增長和季節變化植物性食物逐漸增多。3—4月主要在農田附近活動,取食散落在地上的種子,如大豆、玉米、高粱等,也採食一些野生植物的種子,如蒼子等;5—6月主要採食一些豆科、菊科植物的花序和生長點,也取食一些嫩草芽、麥苗和昆蟲;7—9月食物中昆蟲的比例增大,主要是一些直翅目、鞘翅目和鱗翅目昆蟲如蝗蟲、金龜子、蜻蜓和一些蛾類幼蟲,也有一些小蛙、小蝦、小魚等,還有部分嫩芽;10月份大鴇開始集群,又回到農田附近採食一些穀物和植物種子。
分布範圍
分布於伊比利亞半島、摩洛哥、土耳其、中歐和東南歐,向東到中西伯利亞的額爾齊斯河。
中國僅在新疆有分布,見於喀什、塔城、克拉瑪依、布爾津、阿爾泰、福海、青河、博樂、賽里木湖、尼勒克、察布查爾、昭蘇、伊犁河流域、烏魯木齊、準噶爾盆地、北塔山、奇台、木壘、天山、吐魯番盆地、新和。
繁殖方式
大鴇的性比不平衡,雌雄性比約為2.5:1,雌鳥4歲性成熟,雄鳥5歲性成熟。交配體系為多配和混配。多配體系為1雄多雌,雌鳥多為5—7隻,雌鳥有社會等級。混配體系為每隻雌鳥和1隻以上的雄鳥交配,混配體系較為常見。4月中旬開始繁殖,求偶時,雄鳥豎起尾羽並向背摺疊,以露出白色的尾下覆羽,然後喉囊膨脹,頦下須狀羽豎起直至眼下,雙翅向後下方伸展,腕關節拖地,露出白色的內則次級覆羽並圍繞雌鳥轉圈。當雌鳥蹲下後,雄鳥跳到雌鳥背上,尾部下壓完成交配。交配完成後雌鳥離開,尋找長有低草和低作物的地面營巢。巢只是在地面上挖一淺坑,無巢材或把原處的草踩倒用作鋪墊。巢的直徑為304 mm×310 mm,巢深41.5mm。巢址選擇和營巢全由雌鳥承擔。每年產1窩卵,通常在5月上旬至6月產卵,卵若丟失能再補產,每窩2枚,少有3枚或4枚,產卵間隔1—2天,卵光滑、有光澤,呈暗綠色或橄欖色,有淺褐色或深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77.4 mm×55.5 mm,卵重103.5 g。當產下第1枚、第2枚或最後1枚卵後,由雌鳥開始孵卵,孵化期31—32天,卵出殼不同步。雛鳥為早成鳥,出殼不久即可離巢,由雌鳥照顧和餵食,30—35日齡長出飛羽,第1年冬獨立生活。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