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簡介
1930年代世界各海軍大國的海軍軍備競賽掀起高潮,進入了所謂無條約制約的時期。野心勃勃的
日本海軍以美國海軍為對手,從1939年起開始實施為期6年的造艦計畫,著手建造新型航空母艦。而
大鳳號正是在1939年的第四次船艦補充計畫(丸四計畫)中所決定建造。
有別於以前放置大量艦載機的要求,身為翔鶴瑞鶴姐妹的後繼艦型,日本海軍在航空母艦戰術中分析出之前的空母往往都是受到美帝的俯衝式轟炸機(即艦爆)垂直轟炸即可癱瘓甚至破壞整艘航空母艦(最有名的慘痛教訓就是中途島海戰的一二航戰--
赤城號、
加賀號、蒼龍號、
飛龍號,都是這樣被炸到癱瘓)故決定採取
飛行甲板安裝裝甲防禦的新型建造方式(和之後的
信濃號類似,只不過信濃號本來就是
大和艦豪華出身,裝甲本來就厚)如在在飛行甲板上安裝了20公厘的DS鋼板以及75公厘的CNC鋼板,95公厘的鋼板厚度確保
大鳳號可以抵抗俯衝轟炸機在700m高空俯衝投下的500kg炸彈的直接攻擊;而且艦體也加強裝甲防禦以防炮擊與魚雷攻擊,飛機庫也採用應付日本近海的天候和鹽害的密閉式格納庫。大鳳並採取與一二五航戰都不同的封閉式艦首的設計。 配備上也計畫裝載最新型的飛機與
防空炮,諸如流星艦攻、烈風艦戰、九八式10公分高射炮但是實戰中大鳳並沒有裝上這些高檔飛機,而僅有彗星艦爆、天山艦攻與
零式戰鬥機等。
大鳳於1941年7月10日在
飛鷹號改造完成後於川崎造船廠開始動工,不到兩年後即完工並下水服役,並與翔瑞鶴姐妹編入第一航空戰隊(當時赤加雙龍皆已沉沒)於1944年6月參加了
馬里亞納海戰,但還沒有表現之前就被美軍潛艇“大青花魚”(USS Albacore)盯上射出6發魚雷,本來第一發被小松關雄兵曹長所駕駛的彗星轟炸機給擋住,但有一發擊中艦體,造成艦載機用燃料槽損傷,在密閉格納庫積滿了揮發漏出的燃料,之後(原因有爭議)引起大爆炸與大火,因而沉沒。
遊戲數據
大鳳級航空母艦1號艦——“大鳳” | | | |
---|
CV:暫無 | 人設:黑蘑導 |
耐久 | 67→82 | 火力 | 0(40)→0(40) |
裝甲 | 50(85)→60(85) | 雷裝 | 0(0)→0(0) |
迴避 | 33(53)→36(62) | 對空 | 42(72)→47(77) |
搭載 | 60→72 | 對潛 | 0(0)→0(0) |
航速 | 33→33 | 索敵 | 47(72)→55(80) |
射程 | 短→短 | 幸運 | 3→6 |
燃料 | 70→55 | 彈藥 | 65→60 |
200/0/2000/2000 航母改造核心*20 |
18 | 零戰六二型 → 景雲 |
24 | 彗星 → 流星 |
12 | 天山 → 零戰五二型 |
6 | 未裝備 → 對空 |
技能名稱 | 穿梭轟炸 |
技能描述 | 隊伍中該艦下方位置的1/2/3艘航母(輕型航母,正規航母,裝甲航母) 增加迴避值4/5/6點, 並且炮擊戰可進行二次攻擊,但二次攻擊的傷害減低50% |
2015元旦活動E4獎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