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頭

大馬頭地處運河大堤東側的邵伯條石街,是蘇中地區保存較好的古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馬頭
  • 位置:地處運河大堤東側的邵伯條石街
  • 別名:“運河第一渡”、“水上城坊”
  • 美稱:“鎮江小馬頭,邵伯大馬頭”
  • 長寬:堤岸長258米,寬4.7米,高5.1米
  • 時間: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建
簡介,史料記載,

簡介

從中大街到上河邊拾級而上,抬頭便見一高大牌樓,上面有石刻“大馬頭”三字。最近,牌樓按清代原樣重修,愈顯古樸風貌。站在“大馬頭”橋上,你會感受到當年帆檣林立、裝卸繁忙的興旺景象。
沿古鎮市中心向西,拾級而上,就能看到大運河線上遠近聞名的貨運碼頭——大馬頭。人們稱它為“運河第一渡”,“水上城坊”,大馬頭對岸就是古代的潘家古渡,與河西大街遙遙相望。
運河興旺,邵伯繁榮,大馬頭自然成為運河線重要商埠之一,而且素有“鎮江小馬頭,邵伯大馬頭”的美稱。碼頭日夜貨物不斷,帆檣林立,各種船隻挨幫依靠,裝卸工人嘴裡的邵伯號子此起彼伏,構成為一種勞動交響曲。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龍行邵伯,見到這裡的熱鬧景象,他也要求由此登岸,微服私訪,查看民情。 大馬頭在邵伯諸碼頭中數最大,最具歷史文物價值的,三十幾級青石台階,直伸河底,台階石又寬又長,很便於上裝下卸。在碼頭的北面有一座土地廟,終日香火不斷,船民燒香祈求平平安安,順風順水。 邵伯大馬頭下的運河石堤和石碼頭,是非常珍貴的物質文化遺產。經過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原汁原味的保存了下來,實在難得。現想在運河沿線,找出這樣的老古董,很不容易。它能反映運河的發展史,也具有較高的水利史籍和文物價值。

史料記載

據史書記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漕運從揚州到長安,經過邵伯。元朝,大運河溝通了北京和杭州,邵伯成了水上中樞。明清水運,邵伯又是南北貨來往的集散地。運河邊上的大碼頭,繁榮景象更是歷代不能相比。一方面,北方之船裝來河南、山東的北貨及淮南的鹽,都不願過江;另一方面,南方之船裝來江西瓷器、桐油、麻絲及江南茶葉、絲綢等貨物,都不願海運。明朝隆慶年間(1567—1573),年過境瓷器40萬件、淮南鹽400萬大引(1大引為400斤)。此外,國外的使者,上京趕考的書生,派往南方的京船,也要在這裡的驛站停歇。沿岸20多個碼頭,停靠船隻200多條。只見官船進了鎮,從遠而近吹起了長號,有的2艘,有的4艘,“嗚嗚”聲響徹古運河上下,很是威武。你還可以聽到南米市盡頭水壩牽引船隻的號子聲,與碼頭上船工搬運貨物的號子聲遙相呼應,此起彼伏,甚為壯觀。由於南來北往客商眾多,邵伯街上先後建起了江西、中州等7個會館,浴室業、茶館業、旅館業應運而生。北貨、豆行、糧行、油麻各業興旺。清代康熙、乾隆6次南巡都在此過境。
古大馬頭和運河石堤歷史悠久,據記載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所建,堤岸長約258米,寬為4.7米,通高為5.1米。面河部分為磚石結構,基部以大型條石為基礎,其上面採用大號城磚砌築,頂部壓一塊石。大馬頭全用塊石,現在河堤南北兩端還留有兩塊石刻,一是“金堤永固”(光緒十六年堤二重修),一是“甘棠保障“(宣統二年四月堤二總局修),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
道光三年(1823)十二月初五,林則徐由京返江蘇乘官船晚停邵伯,揚州署守黃在厚、甘泉縣令朱勃、邵伯司巡檢都到大馬頭迎送。
清鹹豐五年(1855)黃河北徙,繼滬寧、京浦鐵路通車,物資集散南移鎮江,邵伯航運業日衰,只留下了這寂寞的碼頭。如今“大馬頭”3個大字仍深深地鐫刻在古老的牌坊上,似乎向人們訴說著古碼頭的興衰。
邵伯鎮內還有其他一些碼頭,如官驛前碼頭,城隍廟碼頭等。
二零零六年邵伯古運河堤及大馬頭被省政府批准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據悉,現今邵伯大碼頭已被列入大運河申遺正式名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