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洞村(貴州省凱里市大風洞鎮行政村)

大風洞村(貴州省凱里市大風洞鎮行政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風洞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鄰龍井壩村、雙江村,西靠石板村,南接青槓林村,北界重擺村,海拔約890米,區域苗積14.79平方公里,轄17個自然寨,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716人。2013年12月原小村大風洞村與格田村合併為大風洞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風洞村
  • 行政區劃代碼:522601111200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凱里市大風洞鎮
  • 電話區號:0855
  • 郵政編碼:556003
  • 人口數量:3767人
  • 車牌代碼:貴H
  • 方言:苗語
村莊信息,村民小組,交通,位置境域,教育,設施,景點,歷史,歷代紀游,

村莊信息

大風洞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鄰龍井壩村、雙江村,西靠石板村,南接青槓林村,北界重擺村,海拔約890米,區域面積14.79平方公里,森林面積795.21公頃,耕地面積2747畝,其中田1268畝,轄17個自然寨,8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3716人。聚居苗、漢,仫佬、革家等民族,少數民族占80%以上,轄區分布住戶約1300戶,人口共4042人。

村民小組

2013年12月原小村大風洞村與格田村合併為大風洞村,下轄8個村民小組,分別是:大風洞組、營盤組、格田組、後洞組、岩腳組、毛力莊組、財源組、馬嶺坡組。

交通

G551公路縱穿境內,集鎮設有新風路(加油站至中學前岔路口)、雲溪路(政府操場至小橋岔路口)、銀橋路(老街獅子路口至小橋岔路口)、白水路(新風路至衛生院路口)。
交通工具(客車情況)
客車情況統計表
序號
起點
終點
鎮內途徑村
1
凱里市苗都客運站
青槓林村、重擺村
2
冠英村
青槓林村、龍井壩
3
青槓林村、雙江村
4
爐山客運站
重安鎮客運站
青槓林村、龍井壩、冠英村、對江村

位置境域

大風洞村位於鎮政府駐地,東鄰龍井壩村、雙江村,西靠石板寨村,南接青槓林村,北界重擺村。
大風洞村

教育

轄區兩所幼稚園、一所國小、一所中學。分別是所鎮中心幼稚園,小博士幼稚園(私立);大風洞國小、正鈺中學。

設施

中心村有一個農貿市場位於雲溪路旁,有一處健身場所位於大風洞政府操場旁,留守兒童之家位於大風洞敬老院均免費對外開放。

景點

集鎮西南有天然溶洞稱雲溪洞,又名“大空洞”、“大風洞”。

歷史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進士、庶吉士潘淳撰有《大風洞記》,云:“由清平而北十餘里,距大道數百步,有山焉,與諸山接而狀如蹲虎。山之西有洞,洞口垂藤掛蘚,蒼翠蒙翳,若從未經人出入者。……”。
道光《清平縣誌》載:“雲溪洞,城北十五里。一名‘大風洞’。下洞,繚而曲,靈奇萬狀。中洞,……。後洞,經出楊老西”。又載:“城北十五里,去官路百步許。空闊幽深,洞分上、下,而下洞之奇蹟尤勝”。
雲溪洞外景在明清時即被列為“清平十景”之一,名曰“風洞雲林”。道光《清平縣誌》載:“‘風洞雲林’,城北十五里,即雲溪洞。洞外雲林如畫,遊人題詠甚多”。洞內景妙,洞外景美,相映成趣。
雲溪洞曾為“黔東一大名勝”,在五百年前即已聞名遐邇。
上世紀30年代後期,西南聯大學生錢能欣在《西南三千五百里》一書中記載:“……過重安江,公路又蜿蜒而上,四十里至雲溪洞(又名大風洞)。洞,已在爐山縣境,為黔東名勝之一。……”
明末,著名地理學家王士性親身遊歷考察後,則對雲溪洞的農業灌溉功能進行了描述,可窺四百年前大風洞的農業文明。
王士性在《廣志繹》中寫道:“清平十里雲溪洞,水從平越會百里來,又從地道潛,複流。雲洞盡處,水聲湯湯如溪流。洞右偏,土人又累石為堤,引支水出洞南,灌田甚廣”。足見雲溪洞在明代不僅具備了文人雅集的旅遊功能,還在提供農業灌溉方面一直發揮著實用價值。
雲溪洞,位於清平城東十餘里處。
田汝成撰《天然洞記》云:“又其(太極洞)東十一里,所謂雲溪洞”。
王士性在《廣志繹》中描述:“清平十里雲溪洞,水從平越會百里來,又從地道潛,複流。雲洞盡處,水聲湯湯如溪流。……”。王士性,浙江臨海人,官至南京鴻臚寺卿。生性癖嗜山水,足跡遍歷五嶽及全國名山大川,著有《廣游志》、《廣志繹》、《黔志》等書存世。

歷代紀游

在明清兩代,延至民國時期,“清平三洞”均為貴州知名的旅遊景點。
1938年,國立長沙臨時大學開始往雲南昆明搬遷。近300名同學組成“湘黔滇旅行團”,路過爐山縣(即今爐山鎮)。錢能欣在《西南三千五百里》一書中云:“……雲溪洞(又名大風洞)。洞,已在爐山縣境,為黔東名勝之一”。
王士性在《廣志繹》中記載:“(雲溪洞)洞右偏,土人又累石為堤,引支水出洞南,灌田甚廣”。說明雲溪洞不僅是文人雅士的遊覽地,當地老百姓早在明代末期已將雲溪洞之水用於灌溉農田。
道光《清平縣誌》載:“中洞,‘別有洞天’四字,不知鐫自何人”。又載:“年來四月佛誕日,士女如雲,洞天中宛結香火社也。雖曰山靈,豈非地勝哉?”
清人潘淳在《大風洞記》中,詳細描寫了清平人高一廬等在雲溪洞中探險、遊覽的所見所聞:……。一人謂一廬曰:“我輩來不知幾時,行不知幾里,而洞之曲折逶迤,正未有窮盡,盍歸乎?”前行引炬者忽失聲曰:“洞盡矣!”眾共視之,石壁陡絕,壁間一石穴,穴尚容人匐匍。一廬縮身入其中,仿佛見天光,餘人亦魚貫入。……。方一廬入洞時,日亭午,出則次日二鼓矣。
清嘉慶年間,進士謝階樹路過清平,慕名游雲溪洞。著有《大風洞》一文。云:“前山開裂如巷,其盡處,則洞門出焉。洞空如,堂皇其形,圜口小而腹寬,即道書所稱‘時蒼洞天’也,又名‘雲溪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