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陸挺進隊
- 外文名:大陸進出チーム
- 隸屬: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
- 性質:武裝特工部隊
- 成立時間:抗日戰爭時期
- 作戰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等
部隊簡介,人才培養,作戰經歷,特工裝備,歷史評價,
部隊簡介
在中國戰場,日本陸軍曾組編一批十分神秘的部隊。他們可以講流利的中文,熟悉中國軍隊的口令和指揮模式,經常穿插到在中國陣地後方,執行襲擊,暗殺,偵查等特種任務。他們在中方腹地活動時穿中國軍裝或便服,使用中國軍隊的武器,令人真假難辨,為害極大。這群人所屬於一個特殊的組織—“大陸挺進隊”。這就是日軍情報培訓機關專門建立的,以中野學校畢業生為主組成的化妝襲擊部隊。
日軍中野學校,是日本陸軍建立的,以特工活動為主的特殊學校。這所學校的學員,大多有較高的教育基礎,以入學就被灌輸狂熱的軍國主義思想,並有針對性地模仿他國軍人或平民的生活,學習期間不能說日語,只能說所模仿國家的語言。據說,其中國班的學員,取得畢業證書前必須到中國實習,要求能夠和中國人一起住宿而不被識破才算合格。
活動範圍
被稱為“最後一個日本兵”,一直到1974年才在菲律賓叢林中放下武器的小野田寬郎少尉,就是中野學校培養的特工部隊成員。他1944年奉命在盧邦島上進行游擊作戰。在日本戰敗後的二十九年間,始終通過射殺當地農民和司機,燒毀物資,作為支持他認為尚未結束的“聖戰”的手段。他在戰後先後射殺了130名無辜菲律賓人,被稱為“盧邦島上的魔鬼”。
作為日本陸軍最大的戰場,中國戰場也是中野學校人員極為重視的活動舞台。在這裡,日軍大量使用化妝襲擊部隊,在多次戰役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日軍渡黃河之戰,就以偽裝成中國人的特種部隊先鋒,日軍在緬甸同古遭到戴安瀾師頑強抵抗無法突破時,也使用特種部隊冒充緬甸人,趕牛車試圖鑽隙穿插中國軍隊戰線。在華北的作戰中,日軍也曾編制專門襲殺八路軍領導人的益子重雄“挺進殺人隊”。
日軍化妝襲擊部隊在中日戰場上屢屢出現,對編制龐雜,而且缺乏統一指揮的中國軍隊遭到重大損失。但是,由於日軍對對其化妝襲擊部隊始終諱莫如深,所以,其真容一直如同隱藏在霧中。比如,楊佩堯的回憶中提到的那支日軍,直到1965年才確認為中野學校畢業生組成的“大陸挺進隊”。
人才培養
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蓄謀已久,從甲午戰爭前就開始了針對中國的間諜偵察活動,百年來被揭露的這種事實不計其數。雖然如此,日本軍國主義培養和訓練特工的情況似乎仍然是秘密中的秘密,被深藏掩蓋難得披露,外界一直所知甚少。一直到1965年,才有一位當年的日本特工披露了一些日本在二戰時“便衣特工隊”的照片……原來在東京有一所“中野學校”,它是培養日本間諜和特工的一個搖籃。
這座被日本老兵稱作“007老窩”的日本間諜學校當時在東京的中野區,人們都叫它“中野學校”。中野學校原來是一座警察學校,在戰時用於培養日本憲兵和特工,入校的學生從士官到軍官,都是日本現役軍人。學習特工的學生們一進學校就被編入不同的班。雖說是班,其實並不像班,而更像是“家”。不同的班模擬不同的國家,學生一進班,就要完全像在某國一樣起居生活,學習該國語言(主要是東方語言),不許說日本話;學習該國的歷史地理,一切風俗習慣要跟在該國一樣,學院要儘可能地完全忘記自己的日本人身份。除此之外,作為特工所需要的情報、通訊、武器、暗殺、格鬥和生存等諸多技能,都是必修課。
作為憲兵的學生主要從部隊中有大學文憑的軍官或士官中選拔並嚴格培訓。從這裡出來過一位“最有名”的憲兵,就是在戰後被判死刑的戰犯代田銀太郎,他雖然只是少尉憲兵,卻被指控在菲律賓犯有殺害抗日居民等三項罪行。他在獄中曾作歌一曲“啊!蒙特魯帕的夜深沉……”一直被日本老兵和戰犯遺屬當作“戰犯之歌”來傳唱。
中野學校的畢業生,學習結束就被派往所模擬訓練的對象國,在特高課作特務、憲兵,他們或作單線聯繫的間諜,或者成為日本間諜部隊中的成員。1942年前後,在長沙會戰中就曾活躍著一支兇殘的日軍武裝便衣隊,他們都是畢業於中野學校。
作戰經歷
武漢會戰以後,緊接著是湘北之戰。日酋岡村寧茨的屠刀指向長沙,汨羅江成為我軍保衛湘北的第二道防線,布防在江邊小鎮新市的國民黨軍中有一個入伍才一年的名叫楊佩堯的新兵,與戰友們一同守衛在新市浮橋碼頭邊的陣地上,他在這裡遭遇了當兵後的第一場戰鬥。自從9月18日新牆河戰鬥打響後,這裡就成了國民黨軍南撤的重要通道。守到第六天中午,先是後撤的部隊,後是不斷的難民從這裡涌過,浮橋緊張起來。突然不遠的地方“噠噠噠”響起機槍聲,他急忙一頭扎到掩體裡往外一看,看到的卻是令人驚奇的一幕。
一個戴著眼鏡,身穿藍布衫像是教書先生的人,手裡卻提著一挺輕機槍,一邊瘋狂地對國民黨守軍掃射,一邊往前沖;另外還有幾個農民打扮的人不知從哪裡鑽了出來,也抱著機槍向前沖。事情發生得太突然了,守橋的國民黨軍們還沒有明白過來,就有兩個武裝便衣衝到最近的一座防禦工事,圍著工事開槍。他們沒有找到工事入口,便掏出一顆手雷從槍眼塞進去。“轟”的一聲這座防禦工事被炸毀了。兩個人又撲向另外的工事。這時,南岸上還有幾個守橋的國民黨軍士兵眼睜睜地看著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在發獃。一下子,從人群中又冒出來十幾名化裝成難民的日軍……
像楊佩堯這樣的遭遇,以後還發生過多次。直到現在中國戰史上還有這樣的記載:日軍尾隨中國軍隊直到汨羅江北岸,一部分日軍化裝成中國難民……偷渡汨羅江竄至新市,配合主力渡河拿下新市。其實,這些扮作難民的日軍並非一般的士兵,而是侵華日軍中的便衣特工,他們都是從中野學校畢業的“中國通”。 宿舍中吃飯的日軍特工-“大陸挺進隊”
侵占長沙後,“大陸挺進隊”的老巢就安在長沙。他們的宿舍完全像是中國兵營,床上、牆上掛的,都是中國的槍枝和物品,隨時可以化裝出發;只有在整隊離營時,他們才會敬上一個標準的日式軍禮,然後就完全像中國軍隊或者難民一樣活動了。
幾十年後,這支“大陸挺進隊”的老鬼子回憶起當年的情形,仍然興奮不已:當他們領受任務悄悄地通過前沿時,有時會被不了解內情的日本兵發現。看見身著中國軍服的挺進隊員,日軍都緊張地大叫“敵人來了!”
有一次在湘西,“大陸挺進隊”前去襲擊中國後方的機場,經過一座鐵橋時,簡直就像偷襲汨羅江浮橋的重演:中國守軍還以為是自己人,滿面笑容地打著招呼為他們送行。而裝扮成中國兵的日軍特工隊員卻按捺不住心中的竊喜,嘲笑著中國軍隊的善良!當他們舉槍偷襲時,守軍士兵還沒明白過來就陷入了血光之災。
像“大陸挺進隊”這樣專門訓練出來的武裝特工,比一般的日軍更加兇狠殘暴。他們從湘北轉戰到滇東、滇西,一支活動到日本投降後才被遣返回國。
特工裝備
日本便衣特工在設備上還配備夜戰設備,有些設備還用於日軍對於會夜戰的八路軍在1941年7月版的日本陸軍步兵學校的《步兵教練參考》第10月1日卷聯、大隊教練一書中的《夜裡戰鬥》中瞥見"方向維持"的圖示中有"閃動小燈火",作者判斷本日軍所謂隱顯燈的概稱日軍隱顯燈有多種,作者藏有被稱作"九二式"的隱顯燈,這是日本陸軍制式裝具,其可迴轉的遮光蓋的開閉可進行燈號聯絡
這盞燈使侵華日軍進攻江西九江時,用燈在夜裡正面吸引中國部隊,而主力從側面攻下中國軍隊的陣地。日軍當時施用的燈另有可摺疊的三角學形和四方形用蠟燭的便攜摺疊軍用提燈,三角學形的摺疊燈稱"小田原燈",據說是以前強盜施用的提燈,強盜用的燈裝備強盜般的軍隊也是一種諷刺,值得一提的是日軍另有一種用於夜裡指揮和聯絡的"回光通信器",日軍又稱"無電地攜帶電燈"其電源為皮盒中的手搖發電機北京一博物館將八路軍繳獲的這種燈在陳列時稱為"手搖發電機",忽略了它主要是日軍用來夜戰用的燈。
日軍便衣隊除開夜燈外,還用信鴿做為通報諜報的工具軍鴿也是日軍夜裡戰鬥的通信工具作者有1個鋁製的日本軍鴿"信書管""信書管"縛于軍鴿足部,用於部隊間通報信息。日本軍鴿通信創建明治時期,工兵中尉石川清太自費豢養研究甲午戰役中日軍起頭施用軍鴿通信,並由神州輸入鴿子進行軍鴿訓養。侵華戰爭中,日軍步、騎兵都施用軍鴿通信在作者保藏的日軍1932年版的《陣中要務令》的"通信設備和實施"條目中,作者瞥見日軍當時對於軍鴿、軍犬、通信與無線電通信並重在日軍聯隊的通信中隊有軍鴿班和軍犬班1940年駐東北的日軍第141師團步兵第59聯隊通信中隊軍鴿班的"飼料賜與例和日課完成期限表"顯示,軍鴿通信能力與訓練日數有關日本軍鴿夜裡通信能力,據稱訓練3日,通信間隔為1 000米,通信速率每分鐘300~500米若訓練日數在7~10日,其夜裡通信間隔可達到3 000~5 000米日本軍鴿晝間的通信速率約500~1 000米,固定通信間隔可達300公里,移動通信間隔可達30~40公里,往返通信間隔在30公里較"信書管"大的另有"信書筒",用於通報較大的圖或文書在1931年的日本軍歌《滿洲進行曲》的歌詞中還出格提到軍鴿。
此外,軍犬也是侵華日軍的幫凶"九.一八"事變前後,日軍軍犬主要用於鐵路、橋樑的警戒關東軍還專有"軍用犬養成所""七.七"事變後,日軍軍犬主要用於通信,稱之為"傳令犬"。這些繳獲日軍的燈、叫子和信書筒,促推作者懷著極大的樂趣,以八路軍總部作戰參謀的心態翻閱保藏的60多年前日軍步兵學校的步兵戰術教材,在其字裡行間及圖表中尋覓日軍的夜戰原則和夜戰戰例。
日軍倡導夜戰,以彌補其火力的不足這在其"範例令"的教材中也能體現在1940年8月日軍分隊戰術教材中,第一章《進犯》中有一節《夜裡、傍晚、黎明的行動》,在第二章《防禦》中有一節《夜裡戰鬥》在同年8月的小分隊和中隊、大隊步兵戰術教練中,"夜裡戰鬥"成為除進犯與防禦以外的專章此中第一節進犯,包括進犯籌辦、障礙物粉碎班、進路標明及誘導、突擊、奪取所在的確保等項;第二節防禦,包括陣地占領、晝夜裡配備的變更、晝間陣地占領的籌辦和戰鬥實施等項到1941年7月版的聯隊戰術教練時,篇章配置更加重視夜戰第一章《戰鬥》(包括進犯與防禦),第二章即為《夜裡戰鬥》這些步兵戰術教材中夜裡篇章的配置,充實反應了當時日軍作戰和訓練的"聖經"--《步兵操典》重視夜戰的不雅點這裡要說明一下,日軍所謂小分隊、中隊、大隊、聯隊,別離是排、連、營、團。
再說侵華日軍夜戰戰例作者保藏的日軍教育總監部1940年5月版的《小戰例集》根據侵華作戰經驗選編了50個戰例雖然日軍重視夜戰,但作者在這本小冊子中只發現了五個夜戰戰例:
--1937年09月26日,山西雁門關相近岩山夜襲作戰
--1937年11月12日,杭州灣登岸作戰中步軍工兵協同,出其不料夜襲成功戰例
--1937年09月07日,上海相近陳宅、西金寨村騎兵偵察兵潛入神州軍隊指揮部奇襲成功戰例
--1938年02月11日,山西靈石夜裡機動、秘匿企圖,奔襲殲滅作戰
--1938年11月07日,山西昔陽、榆次途中乘夜暗進犯神州軍隊側翼成功
這些日軍的夜戰戰例範圍很小,如第3個戰例,只不過是1個叫前田的日軍軍曹帶著幾個騎兵乘夜暗竄到神州軍隊的指揮所相近扔了幾顆手榴彈,自稱"數十人死傷"而已這些日軍夜戰的小勝利與1937年10月19日,八路軍129師769團夜襲陽明堡機場擊毀敵機24架,殲敵100餘名的大勝利不成同日而語神州的夜,偏愛中領土地的保衛者,這一點兒任何侵略者都應該謹記!
早在1902年,以教授軍刀斬劈、刺殺、肉搏見長的日本陸軍戶山學校中,有位教官橘周太步兵大尉編寫了《步兵夜裡教育》一書書中具體例舉了作為夜戰聯絡之用的叫子的多種施用方法例如:叫子短一聲代表動令,哨聲的是非組合,別離表示遏制間行進、行進間遏制、行進間向左轉等各類命令。也正是這個夜戰專業人士橘周太,在1905年的日俄戰役中死於夜戰,所在是神州遼陽的148高地當時橘周太為步兵第34聯隊第一大隊大隊長,中佐軍銜為此,日俄戰役中頗有"聲名"的廣瀨武夫中佐作《軍神橘中佐》的軍歌在小學生中傳唱一世紀已往了,時至今日作者見到橘周太的畫像、雕像仍懸掛和矗立在日本靜岡縣陸上自衛隊板妻駐地原步兵34聯隊資料館。
在日本2002年出版的藤田昌雄等編著的《帝國陸軍的衣食住》一書中驚疑的瞥見日官佐兵將自備的腳踏車燈稱作"懷中燈",並用於作戰於是作者又翻檢出1940年11月版的日本陸軍步兵學校的《步兵教練參考》第三卷中隊教練小分隊一書,發現"懷中燈"竟然作為夜戰器具材料寫入教材日軍教材中"夜裡戰鬥"的進犯籌辦中要求:勘正鐘錶、查抄夜光指北針(並強調精度不良不克不及施用)、指揮小旗、微光燈及懷中電燈的點檢,並要求帶"新聞紙"(報紙)等撕開作為標明材料。
歷史評價
有關日軍武裝便衣隊的罪惡戰史本來被隱藏得很深,差一點就要被歷史所遺忘,只是因為他們中的某些人出於某種動機,才把那段歷史披露了一部分,從而在客觀上為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戰爭罪行增添了新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