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地殼

大陸地殼

大陸地殼(Continental crust)亦稱大陸殼或陸殼。覆蓋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現為大陸、大陸邊緣海以及較小的淺海。是地殼兩大類型之一(與其相應的是“大洋地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陸地殼
  • 外文名:Continental crust
  • 覆蓋面積:地球表面的45%
  • 化學組成:矽鋁質為特點
  • 最早時期:38億年前
  • 學科:固體地球物理學
簡介,主要特徵,厚底變化,構造單元,

簡介

大陸地殼覆蓋地球表面的45%,主要表現為大陸、大陸邊緣海以及較小的淺海。地殼的化學組成以矽鋁質為特點,可分為兩大類岩石:一類是地殼上部的相對未變形的沉積岩或火山岩堆積,另一類是已經變形變質的沉積岩、火成岩和變質岩帶。後者構成地球表面的山脈或在地殼深部,前者多在地殼表層的盆地及其邊緣。地殼可以承受強烈的板塊構造運動,所以當下只能尋找到38億年前的地殼。

主要特徵

大陸地殼指主要分布在大陸上和被海水淹沒的大陸部分(大陸架、大陸坡和內海)的地殼。其構造比大洋地殼複雜得多。它自上而下由沉積岩層、矽鋁層和矽鎂層所組成,平均厚度為35km,但很不均勻。在構造穩定區厚度較小,在構造活動區厚度則急劇變大,高山區最厚可達60~70km,如中國的青藏高原地區,可達70~80km。島弧雖在海洋中,但其地殼性質屬近似大陸型,因此有人把它說成是過渡地殼。大陸型地殼的上部,其平均密度為2.7g/cm3,地震縱波的速度在此為6.2km/s。

厚底變化

有研究結果顯示,位於南極大陸邊緣的中山站下的地殼厚度約為3800米;中山站至崑崙站之間,隨著緯度的升高,地殼厚度逐漸增加;在距離崑崙站約450公里的飛鷹營地的地震台下,地殼厚度達到5800米;隨後又開始減薄,在距離崑崙站約200公里的一個地震台下,減薄至4700米;最後快速增厚,崑崙站下的地殼厚度達6200米。

構造單元

地槽是大陸地殼的一級構造單元。是地殼上相對活動的地區,一般呈狹長帶狀,延伸具方向性,長達數百至數千公里,寬僅數十至數百公里。因其具有高度活動性,表現於:明顯的差異升降、強烈的構造變動、頻繁的岩漿活動、廣泛的變質作用和豐富多樣的礦產。地槽發展經歷兩大階段,前期(第一階段)強烈差異下降,接受巨厚沉積;後期(第二階段)回返、強烈褶皺上升,形成巨大山系。特定的沉積建造及其建造序列是地槽的顯著標誌。地槽的概念始於1857年,美國地質學家霍爾(J.Hall)把沉降槽地稱為大向斜軸;1873年丹納(J.D.Dana)正名地槽。地槽一般指古生代以來曾經有過強烈活動的地帶,現代地槽主要位於大陸邊緣(少數位於兩個大陸之間),現代位於大陸內部的地槽褶皺帶,當其發育接受沉積時,兩側的大陸是互相分離的,當時的地槽同樣位於大陸的邊緣。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