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陵增一
- 外文名:Chi Persei
- 別名:7 Persei
- 分類:恆星
大陵增十八 大陵增十八是宇宙已知的亮星之一。
大陵增十三,即英仙座θ (Theta Persei),是一個距離地球37光年的恆星系統,位於英仙座。主星是一顆黃色的F7V型主序矮星,比太陽稍大、稍亮,但仍在有可能形成類地行星的範圍之內。還有一顆光譜為M1V的紅矮星伴星,距離主星約250個天文單位。這顆恆星的年齡估計有28億年,但肯定不少於17億年,也不大於39億...
在中國,大陵的意思是陵墓,指的是包含英仙座β(大陵五)和英仙座9(大陵一)、英仙座τ(大陵二)、英仙座ι(大陵三)、英仙座κ(大陵四)、英仙座ρ(大陵六)、英仙座16(大陵七)、英仙座12(大陵八)這8顆星。因此,英仙座β就是大陵五:陵墓的第五顆星。
還有兩種。一種是以天琴座β星(β Lyrae)為代表;該星以12日21時除的周期,極大極小各兩次。屬於此類的變星約四十個。還有一種,叫做大陵變星(Algol variable),以大陵五即英仙座β星(β Perse i)為代表;該星平常系二等星,到了某時期,急激減光。但為時甚短。屬於這類的星約兩百個。
例如星官“大陵”包括8顆恆星,“大陵五”(英仙座β)就是其中第5顆星。明代肯定下來的星官名和星名一直沿用下來,成為中國古代星名的體系。明末清初,根據西方傳入的星圖、星表,添補了一些“增星”和南極附近的星座。清代乾隆時完成的《儀象考成》(公元1757年出版),載有星官300個,星3,083顆。以後道光年間...
南至滹沱河,西望大陵,東接繚河。(描寫了狩獵範圍),只見箭弩射向飛禽,戈矛刺向猛獸,應聲而落。(狩獵)來自中山國、襄國、狄鞮和邯鄲艷麗少女,舞姿曼妙,聲歌高亢淒清。珍貴的玩賞服用之物有,崑崙山的美玉、曲環、各種華美的絲織品,還有各種弓弩、寶劍。駿馬馬鬃油亮,額部突起,體態雄偉,神采飛揚。...
做為原型的上衛增一(仙王座β)視星等在 +3.16 到 +3.27 間變化,周期為4.57小時。亮度最亮的時刻發生在恆星座小且最熱的時刻。它們在紫外線上的亮度變化要大得多,可以達到1個星等。少數恆星的變光周期被發現短於一小時,對應於基礎的徑向脈動周期的四分之一和基礎周期的八分之三。它們也有相對較低的...
下轄:晉陽,榆次,陽邑,上艾,祁縣,京陵,中都,鄔縣,界休,茲氏,平陶,大陵,狼孟,盂縣,陽曲,慮虒,葰人,廣武。【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下轄:善無,武州,中陵,馬邑,埒縣,樓煩,陰館,汪陶,劇陽,繁畤,崞縣,強陰,活陽,平城。【代郡】治代縣(今河北蔚縣代王城)下轄:代縣,...
十五年,討太原反者,圍大陵,拔之,斬賊帥商曜。韓遂、馬超等反關右,遣晃屯汾陰以撫河東,賜牛酒,令上先人墓。太祖至潼關,恐不得渡,召問晃。晃曰:"公盛兵於此,而賊不復別守蒲阪,知其無謀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為軍先置,以截其里,賊可擒也。"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騎四千人渡津。作...
肺原太淵——大腸絡偏歷——胃原沖陽——脾絡公孫——心原神門——小腸絡支正——膀胱原京骨——腎絡大鐘——心包絡大陵——三焦絡外關——膽原丘墟——肝絡蠡溝。(二)由絡穴到原穴 肺絡列缺——大腸原合谷——胃絡豐隆——脾原太白——心絡通里——小腸原腕骨——膀胱絡飛揚——腎原太溪——心包絡...
蒭藁增二(ο Cet / 鯨魚座ο;蒭藁,發音chú gǎo)是一顆紅巨星,位於鯨魚座,距離地球約418光年,英文名Mira。蒭藁增二是一對聯星,主星蒭藁增二A是紅巨星,伴星蒭藁增二B是白矮星。蒭藁增二A本身是一顆振盪的變星,可能是除了大陵五之外,第一顆被發現的非超新星變星。而除了怪異的船底座η(海山二...
心包經的穴道包括天池、天泉、曲澤、郄門、間使、內關、大陵、勞宮、中衛等。手陽明大腸經是和肺經關係非常密切的經脈。呼吸系統有疾病時,以大腸經上的曲池穴位為治療點,是經常使用的療法。現代醫學中,大腸是承接小腸以上的直腸、結腸、盲腸,並以下連線肛門為終點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醫學而言,大腸是指從...
南寧至崇左城際高鐵途經扶綏南緣,設有扶綏南站。扶綏縣有南憑鐵路貫穿全境,在境內有岜關嶺、扶綏、渠黎、大陵、渠舊五個火車站,鐵路長50千米。南寧至友誼關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境內經龍頭、岜盆、新寧、渠黎、渠舊五個鄉鎮,全長68千米。南憑322國道經山圩、東門、柳橋三個鄉鎮,全長60千米。政治 領導信息...
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徙其民於大陵城南,別置受陽縣,孝昌末(527年),朔州陷落,寄治於壽陽。隋開皇十年(590年),於晉建之壽陽古城置受陽縣。唐武德六年(623年),屬受州於縣城。貞觀十一年(637年),改受陽為壽陽。宋、金、元、明,為并州所屬。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屬平定州。民國...
幽露紅文遍采蘭,大陵懷夢意珊珊。《六么》曲唱人將近,九子鈴言夜未闌。蜀錦同心纏鳳雀,魏釵壓鬢卸龍鸞。朝看謁帝金閨壻,為拭天香玉手寒。至後 三首 【25歲】一 至後玄風朔氣凝,天街繞嬈意誰憑。東來戍火連三輔,北望寒雲滿十陵。倦擲黃金隨駿馬,時聞綠幘縱蒼鷹。夜深不信悲歌俗,惟有嚴霜動...
唐天授二年(691年),交城縣治徙大陵莊(今交城縣城),以就驛道。先天二年(713年),析交城縣北境於今古交境域置盧川縣,縣治在今爐峪口。開元二年(714年),撤盧川縣復併入交城縣。此後直到民國初年的1200多年中,古交境內無縣級建置。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八路軍一二零師三五八旅挺進古交,發動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