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坂之役(大阪之戰)

大坂之役

大阪之戰一般指本詞條

大坂之役指(1614年(慶長19年)-1615年(慶長20年、元和元年))江戶時代早期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其中包括在1614年11月-12月的大坂冬之陣以及1615年5月的大坂夏之陣(6月4日,即農曆五月八日結束),最常用的說法是大坂之陣,大日本帝國陸軍參謀本部著書稱為大坂之役。

基本介紹

  • 名稱:大阪之戰(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
  • 地點:大阪城
  • 時間:1614年11月-12月、1615年5月
  • 參戰方:德川家聯軍、豐臣氏聯軍
  • 結果:豐臣氏滅亡
  • 主要指揮官:德川家康
戰役簡介,歷史背景,直接原因,戰役過程,戰後處理,軼事典故,文學作品,

戰役簡介

大坂之役
日語原文 大坂の役
大坂即今日的大阪,在代表武士時代結束的明治維新時,忌於“坂”字可拆為“士反”,有“武士造反”之諱,所以於明治三年(1870年)更名為“大阪”。在繁體漢字地區,因為“坂”字未收錄於Big5編碼中,所以許多業者(例如光榮出品的戰國遊戲系列中文版)常以“阪”字代替,圖其方便,以致現時仍然有不少華人訛誤為“大阪之陣”。

歷史背景

關原戰後
1600年(慶長五年),德川家康領導的東軍與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領導的西軍在關原發生激鬥,史稱關原之戰,而東軍領導人德川家康取得勝利。戰後,德川家康主導戰後處理與論功行賞等工作,豐臣秀賴的領地由222萬石大幅削減到65萬石。1603年3月24日(慶長八年二月十二日),家康就任征夷大將軍。創立江戶幕府。家康的政治目標是要開創長期穩定的政權,於是當時名義上是德川家主君的豐臣家便成為一大問題了。以德川家做主體的幕府政治屬於階級式的社會,而豐臣家的存在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體制。所以家康為了圖謀德川幕府之後的安泰,開始考量對豐臣家進行處理工作。首先,讓德川家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的女兒千姬與秀吉之子豐臣秀賴結婚,使秀賴官至右大臣。並且對秀賴用臣下的禮節,又透過高台院(豐臣秀吉正室)希望與秀賴生母淀殿進行友好對話。
政治博弈
雖然淀殿拒絕與家康見面,1612年(慶長十六年)時,家康與秀賴在二條城見面。與秀賴見面後,察覺豐臣家仍然藏著大量資金,家康鼓勵他多進行寺廟的建築,但在此以前豐臣開始在京畿各地築起新的寺院,目的是要消耗豐臣家的財產,並進行心理上的壓迫。但是幕府仍然無法完全消耗豐臣家的資金,當時豐臣氏以二百枚(二千兩)黃金及三十貫銀招攬真田信繁,以及在戰後仍然在大坂城跡找到不少黃金。
此外,德川幕府下令擴建或新築多個城池,以穩固防守,對全日本的大名進行天下普請,雖然幕府負責物資的費用,但是大名的往返費用以及所需的人力,則由大名負擔,此舉可以減少大名家的軍費以及對幕府的威脅。劃特別針對豐臣恩惠(意指織田信長死前跟隨秀吉的家臣)的大名,總共二十家大名參與。新築的城池包括近江國彥根城、山城國二條城和伏見城、越後國筱山城以及尾張國名古屋城。此外,幕府將軍居城江戶城及家康退位將軍後的居城駿府城因火災關係亦被增築。二條城以及伏見城為對攻擊豐臣家的重要據點。

直接原因

1614年(慶長十九年),家康方面由五山之僧(金地院崇傳等人)與林羅山解讀一份豐臣家重建京都方廣寺的鐘銘文。文中寫到“國家安康”“君臣豐樂”(“國家安康、君臣豊楽”,此文句前半段認為是把家康的名字分開來寫,是詛咒德川家分崩離兮;後半段的君臣豐樂是“豐臣君樂”之意,祈求豐臣家能萬世繁榮。)幕府要求懲處鐘銘文的作者清韓,並且要豐臣家謝罪,歸還領地,轉封到大和國等等。豐臣方面派遣片桐且元與大野治長之母大藏卿局前往說明,內容如下:第一秀賴前往江戶城參勤交代,第二為淀殿到江戶城成為人質,第三為秀賴放棄大坂城,家康拒絕接見且元,但同意與大藏卿局見面。且元表示大坂城是秀吉創建的居城,這些要求使家康正式宣布對大坂開戰。
家康對眾大名宣布要求出兵討伐豐臣家。此時大坂城內浪人的戰意高漲,主和派人士如片桐且元與其弟片桐貞隆見戰事已不可免便紛紛離開大坂城,投靠德川家。豐臣家也開始準備對德川家進行決戰,嘗試向全日本大名發出檄文,不過沒有大名回響,最終加入的多是浪人(下段詳述)。
豐臣家開始準備戰爭,拿出秀吉所剩餘遺產,召集各地浪人。之後曾經受豐臣恩顧的大名們集結在大坂,送上檄文,並集結在大坂城。根據《駿府記》對大坂召集浪人的記載為:“過去的六七天內,京都眾多浪人之中,有長宗我部少輔盛親、後藤又兵衛基次、仙石豐前守秀范、明石掃部助全登、松浦彌左衛門重政,其餘不知其名的浪人達千多人,(豐臣)送出金銀決意守城。”其餘有名的浪人有真田信繁(沒被《駿府記》記載的原因是信繁當時仍然受到淺野長晟的監視,信繁於11月9日逃離九度山)、塙直之、毛利勝永等等。

戰役過程

大坂冬之陣
首次交鋒
豐臣軍以豐臣家宿老大野治長為中心,主張迎擊的浪人眾以真田信繁(幸村)為主,主張在近江國(滋賀縣)的瀨田川進行野戰,與後藤又兵衛基次的守城派對立,最終結果決定在堅固的大坂城守城進行作戰。德川軍動員接近二十萬大軍包圍大坂城,德川軍動員的龐大兵力被《森家先代實錄》譽為“集合了神武以來規模的武士”。動員方面,德川從召集來的大名合共約16萬兵力(原本總數應為19萬,但島津忠恆的三萬兵力並沒有抵達大坂城),豐臣軍約有10萬左右。不久德川軍已經全面包圍大坂城,雙方首次交鋒的記錄在11月19日。
木津川口之戰
(1614年)德川軍的蜂須賀至鎮、淺野長晟和池田忠繼收到了德川家康進攻木津川砦的命令。守方的大將為明石全登,但是全登當時仍然在大坂城的本丸,無法直接指揮守兵,負責主力攻擊為蜂須賀隊。部將山田宗登在砦外放火,引起守兵的注意,另一方面主力隊伍在附近船場奪取了五艘軍船,試圖攻擊砦。在猛烈的攻擊下,砦的外層被破壞,守兵紛紛退回博勞淵,當蜂須賀隊得知淺野隊即將前進,立即命令軍隊向前進迫。最後,豐臣軍的士兵撤退到博勞淵需要渡河,不少士兵在河川中溺死。
鴫野、今福之戰
今福和鴫野位於大坂城東北,兩地被大和川所分隔,豐臣軍在兩地設定了防禦工事,11月25日家康下令佐竹義宣攻擊今福,上杉景勝攻擊鴫野。26日上午,上杉軍率先攻擊鴫野,豐臣軍退卻,上杉軍追擊逃兵,殺死了一百名敵軍,鴫野被占領的訊息被大坂方得知,大野治長遣大坂的七手組、渡邊糺等為數12000兵向鴫野反攻,上杉軍亦作出抵抗,第一柵欄守將須田長義力戰一段時間後後退,豐臣軍得以進占第二柵欄,當德川軍的堀尾、丹羽兩隊即將抵達鴫野之前,豐臣軍全部撤離鴫野。
大阪城大阪城
26日的早上佐竹軍向今福進軍,在第一柵欄遇到了300豐臣軍守兵的迎戰,在佐竹軍擁有壓倒性的優勢兵力下(1500兵),很快的豐臣軍退回第四柵欄,大野治長的部下矢野正倫和飯田家貞戰死。不久,豐臣軍出現增援,分別由後藤又兵衛和木村重成率領,成功將佐竹軍壓制回第一柵欄,而佐竹軍部將涉井政光被木村隊的鐵炮射擊身亡,佐竹軍曾一度打算撤退,但是在上杉、丹羽、堀尾和榊原的支援,木村和後藤兩隊離開今福。
博勞淵之戰
博勞淵在中津川的中州,狗子島以東。此地由薄田兼相、米子六兵衛以及平子主膳為主將。當德川軍的蜂須賀至鎮得知此砦容易攻陷,準備跟池田忠雄準備攻擊,但希望得到家康的批准,因為附近是低洼地區,行軍有所困難。當家康親自巡視木津川後,下令石川忠總前往葦島。29日,石川忠總率領部隊到達葦島,同時向九鬼守隆借出三艘軍船,在木津川的蜂須賀隊,以水陸兩路向博勞淵進軍,當時守將薄田兼相在游女屋,因此並不在場,守將平子主膳見大軍殺到就下令撤軍,德川軍不費一兵一卒將博勞淵攻陷。後來薄田兼相此事件後被譏為橙武者。
野田福島之戰
福島的五分一砦位於南中島的西南,南方為狗子島和博勞淵,在野田砦,駐集大野治長的水軍,此外在福島駐守了2500兵。十八日德川的九鬼守隆嘗試對野田砦進行直接攻擊,但無法攻下,於是開始使用奪船策略,九鬼水軍假裝攻擊,但是實際奪取軍船,在二十八日正式對五分一砦進行攻擊,豐臣軍敗退,29日池田忠繼和戶川達安對福島進行攻擊,但是砦內的豐臣軍一早退兵,於是德川軍向福島放火,德川軍完全取得戰事的制海權,此后豐臣軍兵力被迫留在大坂城。
大阪布陣
當德川將豐臣軍軍力壓回城內,德川軍花了一些時間重新布陣。12月初,家康到達了茶臼山。在平野川以東,以上杉景勝5000兵主力陣布,在旁有戶田氏信的1500和秋田實季的700,在黑戶門有酒井家次的1200。在城南,真田丸對開為前田利常的12000,八丁目部署松平忠輝有10000以及在下寺町伊達政宗的10000。在城西有淺野長晟的7000以及山內忠義的5000,池田忠繼的8800。在西北一柳直盛等人部署了1200兵力。城北松平康重有3200,池田利隆8000。至於本陣方面,德川秀忠在岡山布陣,兵力約20000,而在茶臼山為德川家康的本陣,兵力約30000。此外島津家久率領30000兵力出陣,但是他們並沒有到達大坂一帶。
豐臣軍方面,本丸由秀賴指揮,兵力三千,二丸方面有淺井長房以及三浦義世各3000。三丸方面由秀賴的親衛隊,大野治長的部下為主。城南有長宗我部盛親5000、大野治長5000,在南丸以外的真田丸,真田信繁率領5000兵力。西丸方面有名島忠純1300,毛利勝永5000以及後藤基次3000。
真田丸攻防戰
大坂城的南方的外堀就是平原,並沒有河川阻隔,弱點就在南方,當時真田信繁在南方築起了出丸(另名真田丸)竣置了一個弦形堀及柵欄與蒺藜等障礙物進行堅守。該出丸的城牆上設立了上下兩層層極為密集的火槍垛口,極大地加強了真田丸的火力,在之後的戰鬥中發揮了巨大作用。12月3日豐臣軍將領後藤基次向本丸匯報德川軍開始迫近大坂城,豐臣軍開始進入作戰狀態。12月4日,前田(前田利常)軍先鋒向真田堀前進,期間沒有受到攻擊,但是當他們到了空堀後,受到了城內將兵猛烈攻擊,同時間井伊直孝和松平忠直向真田丸進擊,但是在真田信繁以及七手組猛烈攻擊下,德川軍遭到重創,在該天的中午,德川軍全軍撤退。戰後,家康對向擅自進攻的將領作出訓話。
12月15日晚上豐臣軍的塙直之、御宿政友率領數十人的部隊,突襲蜂須賀至鎮的陣所,蜂須賀軍死亡人數達百多人,包括了部將中村重成,夜襲大將此名因此得來。但是此次夜襲對戰局沒有太大影響。
炮擊大坂城
而寒冬中欠缺糧食,德川軍便有意與豐臣軍進行和平交涉。12月17日豐臣方遭到從大坂城以西的大筒(大炮)炮擊天守閣,有侍女因而死亡,炮擊的聲音亦傳遍京都,當時公家亦派了兩名使節嘗試介入事件,但是遭到家康拒絕與他們見意。炮擊後的第二日,阿茶局與淀殿開始會談,使淀殿同意和議。交涉地點在德川方京極忠高的營地,德川家派出家康親信本多正純與側室阿茶局,豐臣方的使者則是淀殿的妹妹常高院。第一天的交涉因意見不和而決裂,於第二天達成協定,條件是只能留下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要拆掉,而且也要填平濠溝,淀殿不會成為人質,改為處份大野治長與織田有樂齋,以此條件達到和平協定。德川軍獨斷的進行填平濠溝以及破壞城牆的工程。該工程從全日本的大名招攬人手,但是清拆工作幾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由12月23日起到翌年1月19日完成。
大坂夏之陣
再次出兵
和議成立後,家康從京都回到駿府,把秀忠調到伏見,另一方面命國友鍛冶製造大炮以準備進行戰爭。1615年(慶長20年)三月,大坂有動盪的訊息被傳到駿府,之前被填平的濠溝再度築起,德川方便要求豐臣家解僱浪人,松倉勝重再度要求秀賴移離大坂,安排新的領土。家康四月時為了德川義直的婚事而上洛,諸大名受到命令做出陣的準備而集結在鳥羽伏見,由從江戶西上的將軍德川秀忠在二條城進行軍議,在4月開始著手動員兵力,家康在4月4日離開駿府城,4月6日及7日動員大名準備出發,今次動員兵力達15萬之多。
出兵最多的大名如下:
人名 兵力 當時身份
德川秀忠 20000 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
前田利常 15000 加賀藩藩主
松平忠直 13400 北之莊藩藩主
德川義直 10790 御三家尾張藩藩主
德川賴宣 10000 御三家水戶藩藩主
伊達政宗 10000 仙台藩藩主
松平忠輝 9000 家康六男
藤堂高虎 5000 津藩藩主
井伊直孝 3200 白井藩藩主,
代替兄長直勝上陣
真田信吉 2300 沼田藩藩主真田信之長男
榊原康勝 2100 館林藩藩主
本多忠政 2000 桑名藩藩主
小笠原秀政 1600 松本藩藩主
德川家排定進軍大和口的第一部隊是由水野勝成為大將,率領堀直寄、桑山直晴、本多利長、桑山一直、松倉重政、丹羽氏信、神保相茂、秋山右近、藤堂嘉以、山岡景以、多賀常長等部隊的六千人,右先鋒藤堂高虎、左先鋒井伊直孝,配置於右翼守備第一部隊為榊原康勝指揮小笠原秀政、丹羽長重、諏訪忠澄、仙石忠政等部隊,左翼守備由酒井家指揮松平忠良、松平信吉、松平成重、牧野忠成等部隊;第二部隊大將本多忠政,右翼守備由本多忠朝指揮,左翼由松平康長指揮;第三部隊大將松平忠明,右翼為率領越前軍的松平忠直,左翼為前田利常;第四部隊為伊達政宗。本營由酒井忠世、土井利勝、本多正純三重臣指揮;殿後部隊由成瀨正成和竹腰正信護衛的德川義直與由安藤直次和水野重仲護衛的德川賴宣擔任。
4月24日,幕府向豐臣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移封及解催浪人,最后豐臣方面沒有理會。
大坂城已經成為裸城,兵力因之前解僱浪人的關係較冬之陣為少。豐臣軍決定先發制人,試圖取得優勢。首先大野治房和後藤基次率隊越過暗峠,在4月26日率2000兵攻擊筒井正次的大和郡山城,豐臣軍在附近的村莊放火,筒井軍聞敵軍來到,立即向伊勢撤離其後筒井軍的松倉重政與水野勝成會合,向大和郡山城反攻,豐臣軍得知敵軍來到立即撤退,但殿後的部隊遭到松倉重政的部隊攻擊,豐臣軍出現士兵陣亡。28日向自治港堺進行攻擊,並放火燒村,與九鬼守隆交戰,擊退了九鬼軍,此外還派遣另外的隊伍向岸口田城攻擊,城主小出吉英死守,兩軍在城外對峙,沒有正式向敵人攻擊。
樫井之戰
治房軍在4月29日試圖藉一揆勢力的幫助攻擊紀州,淺野長晟接報得知豐臣軍以二萬大軍(實際規模為3000)試圖攻下和歌山城後,立即進行軍議,最終的決定是在樫井迎擊敵軍。豐臣軍的先鋒為塙直之、淡輪重政及岡部則綱,知有敵軍卻未等待主力便逕行交戰,於是在樫井遭到伏擊。伏擊隊的龜田高繩采誘敵之策,一邊使用槍炮射擊一邊撤退,當退回樫井的街道後,與主力軍合流,在街道進行白兵戰,最終塙直之及淡輪重政戰死,岡部則綱受傷,但是淺野軍沒有乘勢追擊,立即退回和歌山城,當大野治房來到樫井,只能看見戰場上士兵的屍骸,最終豐臣軍將直之的遺體火葬,然後回到大坂城。
道明寺之戰
4月30日大野治房回到大坂城立即進行軍議,但全由豐臣軍軍師真田信繁主導,豐臣軍繼續向德川軍使用迎擊策略。排出的陣式為第一陣主將為後藤又兵衛基次並以薄田隼人正兼相、明石掃部助守重為兩翼於5月1日出城駐紮在平野等待東軍;第二陣主將真田幸村,副將毛利勝永及福島正守、渡邊內藏助、大谷吉久、長岡興秋等將則駐紮於天王寺觀察敵軍動態。5月5日深夜後藤基次率領2800兵襲進小松山。水野勝成軍的奧田忠次隊於5月6日凌晨2時命令占領小松山,其先遣隊約60人遭遇到後藤軍後全軍覆沒。隨後松倉豐後守重政立即由北側進行鐵炮攻擊,但也遭後藤軍殲滅。此時水野勝成趕至填補了松倉隊的空隙;伊達軍先鋒片倉重綱隊也越過大和口抵達戰場;松平忠明隊也由東側發動攻擊。值此三面包圍之時,後藤軍決定棄山,朝向水野軍猛攻,其勇猛剛烈前所未見,但遭到伊達隊的鐵炮狙擊落馬,最後在部下介錯下死亡。
德川軍在6日正午時分才能將後藤隊擊退占領小松山,之後遇上的薄田兼相、山川賢信隊也成功擊退他們。豐臣軍的殘存兵力最終在譽田陵與真田隊合流,借著部隊易位豐臣軍開始反擊。真田信繁與伊達政宗兩軍發生衝突,由片倉重綱的騎兵隊突擊真田軍,隨後形成了激烈的混戰,雖然水野勝成命令追擊,但伊達隊以兵疲為理由而停止追擊,前另一外面,豐臣軍在若江和八尾戰敗的訊息傳到下去,真田也藉機收兵整隊,豐臣軍在下午四時半開始撤離道明寺區。
八尾、若江之戰
兩場戰爭發生於同一時間。長宗我部盛親隊與藤堂高虎隊在八尾交戰、而木村重成隊和井伊直孝隊在若江交戰。5月6日晚上,長宗我部盛親、增田盛次和木村重成,向河內方面與德川軍迎擊,德川軍的藤堂高虎隊在八尾進行交戰,藤堂中央隊的曾一度突破長宗我部的先鋒隊,試圖側擊本隊。但是長宗我部本隊堅守長瀨川,當藤當軍接近時,長宗我部隊立即命令部隊以鐵炮射擊,然後進入混戰,然後長宗我部進行突擊,藤堂高刑、藤堂氏勝和桑名一孝戰死,藤堂隊先鋒被消滅,長宗我部三軍進行挾擊本隊。同時間,若江的戰鬥亦開始了,井伊隊的左先鋒川手良利向敵陣衝擊,可惜突擊失敗反而戰死,而右先鋒庵原朝昌向敵陣前進,兩軍陷入混戰。但是本戰中,木村隊本隊開始崩壞,聞此訊息後的榊原康勝、仙石忠政、小笠原忠政等立即向木村隊進擊,木村重成在混戰中陣亡。當消滅了木村軍後,德川軍立即向藤堂隊支援,當長宗我部盛隊聞敵方增援趕至,立即從八尾撤退。
天王寺、岡山之戰
5月7日,德川軍準備進攻大坂城。最後決戰是豐臣軍在平野地區(今大阪市阿倍野區)迎擊,德川軍試圖壓倒性的攻撃,抵抗抱著必死的心態的豐臣軍。其中毛利勝永與真田信繁的奮戰最為壯烈,決戰開始,真田和毛利軍與德川大軍之間先進行數次的鐵炮互擊,毛利軍先擊破殺死了本多忠朝後更擊破秋田實季、淺野長重,接著擊退真田信吉(真田信之之子),之後幸村在見到毛利勝永四千兵力筆直的接連突破德川軍的先鋒進至第二陣松平忠直的右翼軍勢令其敗走後,即率布陣於茶臼山的真田三千五百兵士會和大谷吉治、渡邊糺、伊木遠雄的二千兵與勝永合作突擊松平忠直一萬五千的越前軍,同時淺野長晟軍在越前軍旁的行動被誤認為寢返豐臣方,造成士兵士氣崩亂也影響到越前軍,在毛利軍突破諏訪忠澄、榊原康勝、仙石忠政、保科正光、小笠原秀政、忠脩隊(忠脩本是松本城守備軍,沒有得到命令就出戰,其實是家康已經默許了)的同時,真田軍遂乘勢突破松平忠直,後毛利勝永又突破德川軍第三陣酒井家次、相馬利胤、松平忠良進至德川家康本陣,信繁和毛利勝永一同攻陷家康本陣,最壞的情況家康身邊只有小栗正忠一人 陪伴,其餘將士四處逃散,可見德川軍戰況非常混亂。
另一方面,岡山口的德川秀忠也聽到天王寺的槍聲出擊迎戰,導致遭到大野治房的突襲,先鋒前田利常不敵,全軍也幾近崩亂,陷入苦戰。同時藤堂高虎和井伊直孝因為援護家康本陣而離開,大野軍就此殺進秀忠本陣,酒井忠世、土井利勝被打退,秀忠本想親自提槍卻被安藤重信阻止,當時本多正信指出:“我們將會取得勝利,不用將軍親自出手。”,秀忠的軍隊在黑田長政和加藤嘉明支援下,重新對豐臣軍進行迎擊。加上土井利勝的激勵下,開始對豐臣軍隊進行反擊。
天王寺方面,面對真田和毛利的決死突擊,德川家康一度覺得自己死期就要到了並想要自盡,但最後家康本人脫逃,信繁僅見到德川本陣留下的,因德川兵士慌亂而沒帶走的家康馬印,隨後岡山口的藤堂高虎、井伊直]從左包圍真田、毛利軍,毛利勝永將其兩軍擊退後和真野賴包撤退,撤退中勝永引爆早先埋入土中的爆藥,大破藤堂高虎抵制住了德川軍的追擊成功撤退。一方,松平忠直的越前兵面對真田幸村的隊伍毫不畏懼,整理好軍勢占領了茶臼山堵住去路,,最後幸村力盡遭到松平忠直鐵炮大將西尾宗次以槍刺殺戰死。
當幸村戰死的訊息被傳回來,豐臣軍可謂已經崩潰,三丸瞬即攻陷。大坂城內部有內奸放火,先由二丸的大野治長宅邸放火,火勢迅速蔓延,5月8日大坂城正式被攻陷。被德川家救回的千姬為豐臣家求情卻沒有用,秀賴與淀殿母子後來在糧倉里自殺,部份豐臣軍大將毛利勝永、速水守久等人得知秀賴死訊亦相繼自刃身亡。
現在的大坂城於天守閣北側山里丸跡有一塊寫著“自刃之地”的碑,這是攻下城後德川幕府界定的地點,並不正確。真正自殺的地點是南西部的糧倉,當時最先抵達的是松平忠直等越前兵。

戰後處理

躲起來的只有八歲的秀賴之子國松被逮捕處死,但是沒有處死為秀賴側室所生之女奈阿姬,其後在鎌倉的東慶寺出家。秀吉之墓以及在京都供奉秀吉的豐國神社被幕府破壞。長宗我部盛親在5月11日於京都五條河原處死,逃亡的大野治胤6月27日被處刑,而千姬後來重嫁給本多忠刻。而茶人古田重然因收藏國松被懷疑是豐臣軍內應被幕府下令自盡。另外明石全登則下落不明,去向亦有多個說法。
這場戰爭使得戰國時代以來持續的大規模戰鬥完全告終,剛好朝廷更改年號為元和,被稱為元和偃武,意指再沒有戰爭,天下可享有太平,在事實上因為大名家內亂要動用軍隊作戰已經是二百多年之後的事情。
大坂城方面,取得了大坂的六十五萬石,除了重新築起大坂城外,幕府曾經成立大坂藩,由松平忠明擔任藩主,1619年幕府以天領(直轄領)的大坂城代所代替,大坂藩因此被廢除。此外,移封的大名還有內藤信正(攝津國高槻城二萬石)和水野勝成(大和國大和郡山六萬石)。
另一方面,滅掉豐臣家的德川方自身也留下很大的疙瘩。最先到大坂城的松平忠直並沒有得到大坂城做為新領地獎賞,而是得到知名茶器、輪迴的歷代主人為足利義政→織田信長→家康→秀吉→宇喜多秀家→家康的“初花肩沖”。但是忠直並不滿意這個賞賜,加上因為有亂行而被流放(“初花肩沖”之後回到將軍家,成為柳營御物之一)。
戰後不久,幕府頒發了一國一城令和武家諸法度,每名大名只可以擁有一座城堡(有少數大名的支城被保留)及限制築城,增築城堡必須得到幕府的批准,條例實行後不少城池被迫清拆。

軼事典故

大坂夏之陣里相當活躍的真田信繁在江戶時代被做為歌舞伎表演的故事題材,也被畫成錦繪,即使在德川政權之下,故事也流傳後世。尤其是在江戶中期時,有人寫作“真田三代記”。島津家的薩摩舊記提到“真田可謂自古以來日本第一兵,他使德川方半分敗北”、“家康甚至考慮切腹自殺”等記錄。而在家康本陣做守備的藤堂高虎自傳《高山公實錄》里也記載“御旗本大崩潰”之事,當時藤堂勢雖準備應戰,但一遇到真田隊便完全失去氣勢,被毛利勝永打退,不久家康就拋棄本營,使高虎也完全無法確認家康是否安全。後來也留下有記載當時因為害怕真田隊的猛烈攻勢,丟下家康而逃跑的旗本眾行動的“大久保彥左衛門覺書”。總之信繁威脅到家康自身,留下許多的說法,於是後世的錦繪與插畫都以這些傳說畫出各種想像圖。
不過,對真田信繁頗為激賞的島津家因內部改革,而沒有參與冬夏之陣,因此也不應該見過信繁的活躍表現,卻記錄了當時的風聞,因此世間對真田幸村活躍的真相有頗有懷疑之處。此外,由於島津沒有參戰,一時之間傳出“島津謀反”的謠言。
信繁自殺也有很多說法,一般都認為是“在安居神社被殺”,但這是明治時代舊帝國陸軍參謀本部所制定的說法,因為安居神社有“眞田幸村戰死跡之碑”而選定這裡是戰死之地,並且刻文記錄。同時還有個矛盾的記載,殺死幸村的西尾宗次是鐵炮足輕,但卻“用槍刺死他”。宗次後來在孝顕寺(福井市)建立“真田地藏”來祭弔幸村。

文學作品

大正時代的名著《真田十勇士》是以江戶時代名著《真田三代記》、《難波戰記》為藍本,受到相當大的好評。每一集根據人物名字作一個標題,第一冊是《真田三勇士忍術名人猿飛佐助》、然後是《真田三勇士由利鐮之助》,跟著是《真田三勇士忍術名人霧隱才藏》。然後是《真田家豪傑三好清海入道》,最後統一書籍秋列真田十勇士名義發行。猿飛佐助與霧隱才藏是虛構的人物,海野六郎、根津甚八、望月六郎的姓則是與真田一族配下的滋野一黨同姓(關於根津,又有一說是以淺井長政的遺子淺井井賴為藍本),而三好兄弟則是以三好政康、三好政勝為藍本(政勝其實是屬於家康軍隊)。
鹿兒島則有傳說:“幸村在戰爭時沒死,化身山伏與秀賴和重成一起逃到谷山”,因此明治時代在薩摩國在恢複姓氏時,使用豐臣氏。
家康陣亡:傳聞家康被信繁槍傷後,逃往南方的寺院,在寺院中死亡。在南宗寺中,出現了家康的墳墓,並保存到今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