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名由來
李大釗是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我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者,唐山市
樂亭縣大黑坨村是他的故鄉。為紀念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震後,唐山市人民政府決定把人民公園擴建成“大釗公園”。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為公園題寫了園名。
主要景觀大釗紀念景區位於公園西入口內,占地約1.5公頃,是靜區中的主景,突出了公園的主題。建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錢紹武設計的全國最大的李大釗半身花崗岩雕像。雕像建在人工堆置的土丘上,基座長8.50米,寬3.60米,高約3米,黑色大理石貼面。雕像肩寬6.25米,採用誇張的手法,加大了肩的尺寸, 點出了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崇高思想。基座下面片植了沙地柏,仰首翹起的柏尖,象徵了李大釗與敵人針鋒相對的筆鋒,雕像背景栽植了油松、檜柏、側柏組成的常綠針葉混交林。突出了烈士堅貞不屈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人民對烈士的懷念之情,他就像這些松柏萬古長青,永垂不朽,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軸線兩側採用規則式列植了雪松,黃楊球和小櫱球,使人肅然起敬。在軸線兩側的綠地以
自然式配植了花灌木,對景群植了常綠樹和花灌木,喻意李大釗播下的革命種子,已開遍祖國大地。歌頌了烈士用鮮血澆灌的花朵,開得絢麗多姿。
主要景觀
大釗紀念景區
位於公園西入口內,占地約1.5公頃,是靜區中的主景,突出了公園的主題。建有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錢紹武設計的、全國最大的李大釗半身花崗岩雕像。雕像建在人工堆置的土丘上,基座長8.50米、寬3.60米、高約3米,黑色大理石貼面。雕像肩寬6.25米,採用誇張的手法,加寬了肩部的尺寸,點出了李大釗“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的崇高思想。
基座下面種植了沙地柏,仰首翹起的柏尖,象徵著李大釗與敵人針鋒相對的筆鋒。雕像背景栽植了油松、檜柏、側柏組成的常綠針葉混交林。突出了烈士堅貞不屈的英雄形象,表達了人民對烈士的懷念之情,他就像這些松柏萬古長青,永垂不朽,永遠活在人民心中。軸線兩側採用規則式列植了雪松、黃楊球和小櫱球,使人肅然起敬,產生莊嚴的統一感。為了打破紀念性園林單調、呆板、鬱悶的形式色彩,在軸線兩側的綠地以自然式配植了花灌木,對景群植了常綠樹和花灌木,喻意李大釗播下的革命種子,已開遍祖國大地。歌頌了烈士用鮮血澆灌的花朵,開得絢麗多姿。
花舟魚躍
與大釗雕像相鄰,占地1公頃。該景區用圍牆圍起,形成了獨立的園中園。是根據原有花卉、金魚觀賞區規劃的。震後,花窖集中了本市花卉精品,金魚場是本市最大的國營養殖場,是開展花卉和魚類科普活動的理想場所。園內建有花展館、魚展館、花卉溫室,總面積1200平方米。湖面約1500平方米,湖中曲橋、觀魚亭、魚展館連成一體。遊人走在曲橋上,觀看湖中穿梭的魚兒時,仿佛置身於西湖的“花港觀魚”。走進魚展館,來到魚的世界,會被神態各異的金魚、熱帶魚陶醉。兩組展館既是實用性很強的展室,又是一組優美的景點。花展館上面的四角方亭,是全園的第二制高點,與曠然亭遙相呼應。此園充分表現了“小中見大”的藝術手法。
湖區景觀
若干個獨立的景點,通過湖岸線聯結,形成了系列景觀。
龍舟碼頭由售票室、遊船碼頭、畫廊組成。由碼頭向西,湖面由寬逐漸變窄,造成視覺上的近大遠小,起到延長湖岸線、擴大湖面的效果。隨著向西南方向的彎曲,視點消失,增加了水面幽深感。由西往東,湖面由窄變寬,景色開朗,柳暗花明。
碼頭入口是一圓形洞門,它的南對景是建在湖中的沁春亭,以一單孔石拱橋與湖岸連線。亭子周圍種植了垂柳。春天,伴隨著柳樹的發芽,全亭包圍在碧綠的湖水中,掩映在嫩嫩的柳綠中,有期盼春天到來之意。人們站在亭中縮短了與水的距離,增加了對自然湖水的親切感。
碼頭的主對景是一組建在平島上臨水的綜合建築——晶閣鷂飛,占地面積600平方米。晶閣是指白色的建築形成的水中倒影,閃現在浮動的水面上,恰似一座水晶宮;鷂是指建築的平面圖形近似鷂鷹。它是水面動、靜兩區的分界點,起到了良好的屏障作用。平島占地約1.3公頃,島上植物以原有花草樹木為主,配置了一塊近3000平方米的疏林草地。平島與陸地由兩座鋼筋混凝土拱橋與園路連成一體。湖岸用石板鋪成1米寬的甬路,便於人們沿湖觀光遊覽。
旅遊指南
交通
1路4路7路8路10路11路13路15路19路26路28路36路38路40路41路54路66路69路114路216路
地理位置
位於河北省唐山市。
景區熱度指數
景區熱度指數根據景區歷史人流量計算得出。近30天展示的數據中,今天及之後的數據是預測值。為排除異常數據、保證準確性,對近期數據會定期檢查回溯,有可能造成數據波動。
近30天熱度指數均值為50.80近一年熱度指數均值為55.53
交流影響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驅和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
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之一。
李大釗所提出的關於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特點等一系列論述,為中國共產黨開創了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先例,他的大量論著,有待於我們繼續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生於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
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
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後,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鬥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後,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後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
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李大釗代表黨中央指導北方的工作。在黨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當選為中央委員。1926年3月,李大釗領導並親自參加了北京人民反對日、英帝國主義和反對軍閥張作霖、吳佩孚的鬥爭。北洋軍閥段祺瑞執政府製造了“三·一八”慘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李大釗在極端危險和困難的情況下,繼續領導黨的北方組織堅持革命鬥爭。1927年4月6日,奉系軍閥張作霖勾結帝國主義,闖進蘇聯大使館駐地,逮捕了李大釗等80餘人。李大釗備受酷刑,在監獄中,在法庭上,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4月28日,軍閥不顧廣大人民民眾和社會輿論的強烈反對和譴責,悍然將李大釗等20位革命者絞殺在
西交民巷京師看守所內。李大釗第一個走上絞架,從容就義,時年3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