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宋江波
- 編劇:劉志釗
- 主演:張瑜,鄭曉寧,董永
- 製片人:趙國光、任鐘倫、張瑜
-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張瑜影視、公安部政治部
- 中文名:大道如天
- 外文名:At Horizon
- 其它譯名:天際邊的秘密
- 出品時間:2006年
- 發行公司:上海東方宣傳教育服務中心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拍攝地點:遼寧大連
- 類型:劇情、懸疑、偵探
- 片長:109分鐘
- 上映時間:2006年6月21日
- 對白語言:國語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製作發行,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黃城市號稱“北方金城”,礦產資源極其豐盛。但長期以來,那裡的百姓上訪率極高,因此黃城市公安局局長的人選就始終是省公安廳頗感躊躇的一個難題。剛剛結束“大接訪”調研活動的組長江如蘭決定接受省廳的任命,帶著由省電視台轉來的部分上訪信,提前一周奔赴黃城,走馬上任。臨行前,她受到在省委擔任要職的哥哥江如山的極力阻攔,後者認為像黃城那樣的“大爛攤子”不該由一個女人去收拾。但江如蘭一意孤行。此時,適逢黃城市金山鎮金礦發生重大礦難,江如蘭的到來引發了一系列始料未及的故事。
三十年前,作為“反革命狗崽子”的江如山和江如蘭兄妹曾在黃城縣青山懷下鄉插隊,並在那裡留下許多美好而辛酸的回憶。突如其來的礦難,給青山懷礦業集團董事長何明川帶來重創。他在黃城當地享有崇高威望,被稱為“金城恩人”。而且,三十年前江氏兄妹在青山懷插隊期間他就是“老隊長”,並曾給予這兩個“淪落天涯的孤兒”以無微不至的關懷。所以,當江如蘭力排種種阻礙和重重迷霧、剝繭抽絲地發現了諸多不可告人的“金礦秘密”之後,江如蘭感到既震驚困惑,同時又心痛不已。特別當她獲悉,何明川與哥哥即將成為親家,他們各自的兒女正準備喜結姻緣的時候更是坐立不安。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監製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道具 | 美術設計 | 造型設計 | 服裝設計 | 燈光 | 錄音 | 劇務 | 場記 | 布景師 |
---|---|---|---|---|---|---|---|---|---|---|---|---|---|---|---|---|---|
趙國光、任鐘倫、張瑜 | 王力平 | 單慧敏(總)、沈潔 | 宋江波 | 錢茹、馬忠業 | 劉志釗 | 錢滔 | 關峽 | 錢泠泠、周壹夫 | 何旭峰、潘偉達 | 李佳 | 沈曉紅(化妝)、張錚(化妝)、顏偉(髮型)、陸仁輝(髮型) | 董仲民、趙銀武 | 粟文智 | 葛偉家 | 朱建良、謝曉東 | 岳葳 | 侯福興 |
(參考資料來源)
角色演員介紹
(參考資料來源...)
幕後花絮
- 張瑜的皮膚對粉塵過敏,在拍完進礦區的13個特寫鏡頭後,她的臉就開始起包,為此不得不每天晚上用鹽水敷臉。
- 在決定拍攝該片之後,由於時間非常緊張,張瑜立刻飛赴距離大連市300公里的四個礦區進行拍攝。
- 由於礦洞內外溫差很大,一冷一熱導致寒氣侵入,讓張瑜等不少演員都落下了腰膝酸痛的毛病。
- 鄭曉寧在拍攝該片時遭遇強風,幾乎睜不開眼,但他依然堅持在大風中,完成了當天的拍攝任務。
製作發行
早期宣傳
2006年4月9日,片方在北京舉行了開機儀式;6月9日,主演張瑜做客新浪聊天,與觀眾分享該片的拍攝故事;6月21日,片方在上海影城舉行了首映式;6月22日,片方在人民大會堂舉辦了首映式。
主創公司
聯合攝製 | 公安部政治部宣傳局 |
---|---|
長春電影製片廠 | |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 |
上海美運實業發展有限公司 | |
上海張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公安部警務報導編輯室 | |
出品公司 | 長春電影製片廠 |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上海電影製片廠 | |
上海張瑜影視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公安部政治部宣傳局 | |
發行公司 | 上海東方宣傳教育服務中心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
---|---|
中國 | 2006年6月21日(第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
中國大陸 | 2006年7月1日 |
影片評價
《大道如天》的情節內容融合了刑偵片和懸疑片的各種要素,但是它所要昭示的不僅僅是一樁案件背後隱藏的真相,而是一個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在故事上善用細節來表現情節的轉換,用具有寓意的視覺語言來展現人性的複雜。片中眾多人物的躁動、以及蛻變的背後,都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齊魯晚報》評)。
《大道如天》不僅強調故事的可看性,在鏡頭語言的運用、結構的巧妙構建、以及懸念的鋪設上,將一個原本線條陽剛生硬的故事娓娓道來,雖然電影中有謀殺等血腥內容,但畫面極其清新,迴避了血腥場面,將戲劇性用好萊塢式緊湊的結構方式,把懸念保留到了影片的結尾(《北京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