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同行:我和我的新聞七七級》由終生難忘的一課;那些與青春歲月有關的記憶拼圖;我和我的新聞77;不要忘了新聞專業;網聚人生;海洋情緣;新聞77伴我溫暖前行;此情恰似邕江水;不老的思念;良宵能不感邕邑;新聞77情暖我逆境路;相守新聞77;老老實實寫人生;我圓了大學夢等構成。
基本介紹
- 書名:大道同行:我和我的新聞七七級
- 出版社:中國書店出版社
- 頁數:414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書店出版社
- 作者:瀋北海 李湛軍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149099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後記,
內容簡介
《大道同行(我和我的新聞七七級)》由瀋北海、李湛軍等人撰著的《大道同行——我和我的新聞七七級》一書,匯集了廣西大學新聞七七級三十七位同學回憶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歷史過程的紀念文章,以真摯的情感和細膩的文字記錄了我國1977年恢復高考的歷史場景,並深情地追憶三十餘年前求學於廣西大學的艱辛歷程和西大新聞七七級求學者深厚的同窗友情。這些回憶文章對廣西大學“新聞七七”現象以及諸位同學的人生旅程變遷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再現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巨大的歷史變化。
圖書目錄
新聞77現象·代前言
難忘高考
永遠蕩漾在春天裡
紅水河流出的苦樂年華
再回首,平平安安是最真
同學緣一生情
劉治平的一封信
將“新聞77”進行到底
永遠的“新聞77”
感恩時代
新聞77,新聞77
歲月崢嶸憶往昔
感恩同學感恩新聞七七
石縣長和他的《村民文明手冊》
輕省的河西
人生囧途
抹不去的記憶
即興抒懷
終生難忘的一課
那些與青春歲月有關的記憶拼圖
我和我的新聞77
不要忘了新聞專業
網聚人生
海洋情緣
新聞77伴我溫暖前行
此情恰似邕江水
不老的思念
良宵能不感邕邑
新聞77情暖我逆境路
相守新聞77
老老實實寫人生
我圓了大學夢
感悟美國夢
雲聚雲散同窗情
車輪上的圓夢
悔?不悔?
接到“血癌”診斷書後
同學三十年相聚感懷
向我們班派駐天堂先遣隊致敬
憶秀蘭:一顆美麗耀眼的流星
松齡,你不該騙我
願天堂里永遠有《酒醉的探戈》
憶國解
懷念先生——國解
黃顯真兒女的感謝信
精彩印象
大學生活
畢業10周年聚會
畢業15周年聚會
畢業20周年聚會
畢業25周年聚會
畢業30周年聚會
多年小聚
後記
難忘高考
永遠蕩漾在春天裡
紅水河流出的苦樂年華
再回首,平平安安是最真
同學緣一生情
劉治平的一封信
將“新聞77”進行到底
永遠的“新聞77”
感恩時代
新聞77,新聞77
歲月崢嶸憶往昔
感恩同學感恩新聞七七
石縣長和他的《村民文明手冊》
輕省的河西
人生囧途
抹不去的記憶
即興抒懷
終生難忘的一課
那些與青春歲月有關的記憶拼圖
我和我的新聞77
不要忘了新聞專業
網聚人生
海洋情緣
新聞77伴我溫暖前行
此情恰似邕江水
不老的思念
良宵能不感邕邑
新聞77情暖我逆境路
相守新聞77
老老實實寫人生
我圓了大學夢
感悟美國夢
雲聚雲散同窗情
車輪上的圓夢
悔?不悔?
接到“血癌”診斷書後
同學三十年相聚感懷
向我們班派駐天堂先遣隊致敬
憶秀蘭:一顆美麗耀眼的流星
松齡,你不該騙我
願天堂里永遠有《酒醉的探戈》
憶國解
懷念先生——國解
黃顯真兒女的感謝信
精彩印象
大學生活
畢業10周年聚會
畢業15周年聚會
畢業20周年聚會
畢業25周年聚會
畢業30周年聚會
多年小聚
後記
後記
30年,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不過是歷史長河中的一個瞬間,然而對一個人來說,則是一個漫長而重要的時段;如若這個時段是他畢業離校走人社會、而又恰恰是與我們國家改革開放的時代同步的30年,那么這30年,必定是波瀾起伏、豐富多彩的30年。回顧這30年,把30年裡發生的一些故事、感情、感悟記錄下來,當然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一個班的同學把各自的文章匯集成冊,那么這本書絕對是精彩無比、不同凡響的!因此,當出版《廣西大學新聞77畢業30周年紀念文集》的提議一經提出,立即得到了全班同學的熱烈回響。
然而,要出集子並非易事。實際上早在15年前和5年前,出集子的意見曾經兩次提出,後均未能成事。現在想來,皆因時機未到。而今30年過去,時機已經成熟,條件也已具備。首先,全班同學畢業後各奔東西,有在廣西區內各地的,有在區外的省市的,還有漂泊在海外的,當年聯絡起來並不方便,想要把同學們通知一遍都不容易。而現在只要在網上一Q,什麼通知、意見、資料包括圖片等等,各種信息有如天馬行空,瞬即搞定。其二,當年同學們正值盛年,事業上如日中天,在家裡都是頂樑柱,時間緊,事情多,壓力大,很難讓大家都在百忙中抽空作回顧。如今都已年過半百或是花甲之人,至少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創業、拼搏已成為過去,人生的大廈已經進入收尾工程,可以也應該做檢查驗收了。其三,30年的經歷,30年的積澱,使我們這個集體有了那么多精彩的人生故事,那么深厚的手足情義。秋葉如舂花一樣令人讚賞,夕陽比赤日更值得描畫。難怪同學們寫得那么踴躍,寫得那么生動,寫得那么厚重,寫得那么深情!
為了編好這本書,我們專門成立了編委會,編委會主任由班長瀋北海擔任,副主任為李湛軍、李德剛、莫明榮,委員由我們班的秘書長凌珊,副秘書長陳志林、石衛,秘書賴玉萍及其他幾個同學組成。儘管其中正高、副高職稱的一大把,儘管文章作者都是新聞、文學界的精英或黨政機關的領導,大家對此書的工作沒有絲毫的馬虎。身居要職的沈主任對出書的事非常關心,經常詢問進展情況並提出意見。遠在北京的李湛軍副主任工作十分繁忙,不但自己認真選編、撰寫稿件,還對出版工作做出重要安排,予以大力支持。同樣公務纏身的李德剛、莫明榮兩位副主任多次召開編委會,對徵稿、編輯、出版等一整套工作程式進行了精心、嚴密、細緻的研究、策劃和安排。編委會還在網上建起了“廣西大學新聞77Q群”,賴玉萍同學主動擔當起“群主”的重任,通過網路傳遞、交流各種資料、信息。為了把分布在區內外各地以及海外的全班39位同學的文章一個都不少地收錄書中,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相互聯絡、通知(遺憾的是,移居美國20多年的劉治平同學最終未能聯繫上)。各位同學對出書的事都投入了極大地熱情,翻箱倒櫃找出幾十年前的資料、照片,冥思苦想進行構思,通宵達旦撰寫稿件。對於已經離世的5位同學,大家則千方百計地找出他們的有關遺作,或者由同學和他們的親屬撰寫緬懷文章。
此書不是什麼專著,也不屬重大題材,但我們相信,透過這些長短不一、風格各異的文章,能夠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次看到新聞77這一代人的品質、學識、事業和感情,看到他們的責任感、進取心、凝聚力和大愛情。也許,這也是本書對“新聞77現象”一種詮釋吧。
然而,要出集子並非易事。實際上早在15年前和5年前,出集子的意見曾經兩次提出,後均未能成事。現在想來,皆因時機未到。而今30年過去,時機已經成熟,條件也已具備。首先,全班同學畢業後各奔東西,有在廣西區內各地的,有在區外的省市的,還有漂泊在海外的,當年聯絡起來並不方便,想要把同學們通知一遍都不容易。而現在只要在網上一Q,什麼通知、意見、資料包括圖片等等,各種信息有如天馬行空,瞬即搞定。其二,當年同學們正值盛年,事業上如日中天,在家裡都是頂樑柱,時間緊,事情多,壓力大,很難讓大家都在百忙中抽空作回顧。如今都已年過半百或是花甲之人,至少對大多數同學來說,創業、拼搏已成為過去,人生的大廈已經進入收尾工程,可以也應該做檢查驗收了。其三,30年的經歷,30年的積澱,使我們這個集體有了那么多精彩的人生故事,那么深厚的手足情義。秋葉如舂花一樣令人讚賞,夕陽比赤日更值得描畫。難怪同學們寫得那么踴躍,寫得那么生動,寫得那么厚重,寫得那么深情!
為了編好這本書,我們專門成立了編委會,編委會主任由班長瀋北海擔任,副主任為李湛軍、李德剛、莫明榮,委員由我們班的秘書長凌珊,副秘書長陳志林、石衛,秘書賴玉萍及其他幾個同學組成。儘管其中正高、副高職稱的一大把,儘管文章作者都是新聞、文學界的精英或黨政機關的領導,大家對此書的工作沒有絲毫的馬虎。身居要職的沈主任對出書的事非常關心,經常詢問進展情況並提出意見。遠在北京的李湛軍副主任工作十分繁忙,不但自己認真選編、撰寫稿件,還對出版工作做出重要安排,予以大力支持。同樣公務纏身的李德剛、莫明榮兩位副主任多次召開編委會,對徵稿、編輯、出版等一整套工作程式進行了精心、嚴密、細緻的研究、策劃和安排。編委會還在網上建起了“廣西大學新聞77Q群”,賴玉萍同學主動擔當起“群主”的重任,通過網路傳遞、交流各種資料、信息。為了把分布在區內外各地以及海外的全班39位同學的文章一個都不少地收錄書中,同學們通過各種方式相互聯絡、通知(遺憾的是,移居美國20多年的劉治平同學最終未能聯繫上)。各位同學對出書的事都投入了極大地熱情,翻箱倒櫃找出幾十年前的資料、照片,冥思苦想進行構思,通宵達旦撰寫稿件。對於已經離世的5位同學,大家則千方百計地找出他們的有關遺作,或者由同學和他們的親屬撰寫緬懷文章。
此書不是什麼專著,也不屬重大題材,但我們相信,透過這些長短不一、風格各異的文章,能夠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層次看到新聞77這一代人的品質、學識、事業和感情,看到他們的責任感、進取心、凝聚力和大愛情。也許,這也是本書對“新聞77現象”一種詮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