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緒論部分主要探討網路治理、統合治理、智慧治理、賢能治理四種治理方式;“卷一”部分主要探討文明論視野下的社會主義;“卷二”部分主要探討制度自信與中國政治改革問題;“卷三”部分主要探討基層人民的組織問題;“卷四”部分主要探討社會治理問題;“卷五”部分主要探討社會主義經濟問題。
作品目錄
|
卷一 世界文明史視野下的中國社會主義 一、文明 二、中國 三、社會主義 四、中狼少悼國共產黨 | 卷二 制度自信與中國政治改革 一、全球化—信息化與“短期行為的專制” 二、中國做對了什麼? 三、從“自主性”到“先進性”與“代表性” 四、授權機制與問責機制建設 五、意識形態與幹部隊伍的政治標準 六、結語 |
卷三 組織起來,再造人民 一、基層變局 二、基層失序之險 1.組織的弱化 2.失序的民主 3.勞動人民的主體地位不彰 三、基層重建之道 1.組織起來 2.落實基層直接民主 3.“再造人民” 四、結語 | 卷四 激活人民社會 一、從“單位”到“社會” 1.重新認識單位 2.單位退出,市場進入 3.社會治理面臨挑戰 二、中國式結社革命 1.內生的白判肯凳中國式結社革命 2.被低估的中國式結社革命 3.多元而矛盾的中國式結社革命 三、以人民社會包容公民社會 1.辨析公民社會迷思 2.什麼是人民社會 四、如何激活人民社會 1.組織起來,人人參與 2.保護人民結社的主體性 3.到民眾中去,激活人民團體 4.創造性發揮國家保護社會的功能 |
卷五 騎在資本頭上的社會主義 一、資本獲得了最高優先性 二、21世紀中國最大的危機 1.中國的浮士德時刻 2.馬克思批判在21世紀 3.危樓還望,嘆此意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共益性”市場經濟 1.頂層規劃 2.公有資本 3.平台型地方政府 4.民生國家 四、社會主義中高級階段:駕馭資本的社會主義 1.“資本社會化” 2.勞動者“主體性”的解放 3.非物質性勞動的興起 五、進於大同 | |
作品思想
該書作者表現一股熱血激昂、愛國愛民、走在時代前沿時代熱情。他們總結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尤其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歷史發展經驗,站在時代高度,審視中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亟待解決問題。例如,該書認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實踐證明“中國的市場經濟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短短的30多年時間,中國從一個貧困大國轉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中等收入國家。”改革開放是一把雙刃劍,“中國財富差距大的驚人”“中國成為世界上收入最不平等的國家之一”,一部分中國人生活好了,富裕起來了,但是,還有很多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因此,實現共同富裕目標任重而道遠。該書希望黨和政府重視社會貧富差距現象,積極處理這個社會問題,實現社會繁榮與穩定。該書認為政府要約束資本“魔力”,使資本為社會每個人服務,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另外,該書還認真探討如何實現廣大農村地區基層民主建設、激發民眾參與社會建設積炒櫻戒極性。
該書主動傳遞共產主義信仰,擁護馬克思主義世界觀與方法論,延續社會主義文化基因,社會基因以及制度基因。革命年代,毛澤東認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的創造者”;十八大之後,習近平總書記勵精圖治,繼往開往,“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墓微端”。該書指出中國共產黨必須與人民民眾緊緊聯繫在一起,關注人民民眾切身利益關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該書認為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打敗國民黨,進行一系列社會主義建設,就是在於這些都是為人民民眾謀利益的。“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該文指出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民族成分複雜、幅員遼闊、地域差別大的不已開發國家必須集中全國人民力量進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建設,社會主義制度比資本主義更加頸恥突出人民主體性作用,能夠發揮廣大勞動者積極性。中國不能夠盲目學習西方煮船組霉那一套民主政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適合中國國情,要發展與完善社會主義制度。該書認為改革開放要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實踐檢驗真理唯一標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頂層設計與摸著石頭過河結合,為發展社會主義國家制度提供方法論。
作品評價
《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是一部散發著強烈的實踐情懷和問題意識的著作,以擲地有聲、新鮮樸實的話語探討了中國社會的問題和未來的走向,其思考和答案或有不完美或不成熟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中華讀書報》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鄢一龍,1976年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著有《目標治理:看得見的五年規劃》《2030中國》(合著)。
白鋼,1977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比較語言學博士,語言學者,對中西文明史有深入研究。
章永樂,1981年生,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等。
歐樹軍,1977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著有《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
何建宇,1975年生,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社團發展的政治經濟學》。
作品評價
《大道之行: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社會主義》是一部散發著強烈的實踐情懷和問題意識的著作,以擲地有聲、新鮮樸實的話語探討了中國社會的問題和未來的走向,其思考和答案或有不完美或不成熟的地方,但瑕不掩瑜。(《中華讀書報》評)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鄢一龍,1976年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助理教授,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著有《目標治理:看得見的五年規劃》《2030中國》(合著)。
白鋼,1977年生,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歷史比較語言學博士,語言學者,對中西文明史有深入研究。
章永樂,1981年生,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等。
歐樹軍,1977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政治學系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著有《國家基礎能力的基礎:認證與國家基本制度建設》。
何建宇,1975年生,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博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社團發展的政治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