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得勝國小位於大連市金州區,始建於1946年,現有教職工55人,在校學生1000 餘人,有三個教學部、28個教學班。總占地面積8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 創辦時間:1946年
  • 占地面積:84000平方米
  • 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
學校概況,學校簡介,歷任校長,歷任教師,得勝學校序,辦學思想,思想解讀,“文化育人”解讀之一,“文化育人”解讀之二,“人文校園”解讀之一,

學校概況

學校簡介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始建於1946年,現有教職工55人,在校學生1000 餘人,有三個教學部、28個教學班。總占地面積84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800平方米。學校地址:大連市金州區得勝街道江家村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郵政編碼:116600

歷任校長

武連祥(1949.4-1977.8)建國前參加工作,建校元老,精通業務,為人正直,重視教師的政治思想工作。管校有方,在學校管理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是一筆精神財富。
王年吉(1978.8-1982.8)得勝國小校辦工廠的首創人,精明管理、主打品牌,為得勝教育創造了經濟效益。
林春陽(1982.9-1999.5)重視教育,重視教師個人發展,為得勝國小的教育教學發展提供了大量資金和物質,歷史的一頁上記載著他的業績。
於衛東(1999.6-2001.6)中國小一體化管理,任職時間較長、貢獻大,他管理學校嚴中有序。
劉春海(2003.6-2005.10)完成了人事改革,體制改革等歷史重任。“從嚴治校,規範管理”是他的風格。
劉 峰(2005.11-2009.8)關愛生命,和諧發展,是他的辦學理念。期間,以和諧教育及隊伍建設為突破口,為學校由規範發展向科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歷任教師

劉啟義(1950.8-1982.10)
劉仁禮(1951.9-1983.12)
李忠鑫(1948.12-1984.1)
董秀菊(1952.9-1984.1)
耿成義(1949.3-1985.4)
楊龍恩(1951.9-1985.12)
李淑文(1951.9-1986.1)
江楚盛(1949.3-1986.10)
許振芝(1951.5-1986.11)
徐財龍(1951.3-1987.5)
張秀梅(1952.9-1987.9)
王德祥(1949-1988.2)
曹淑月(1951.8-1988.11)
王風偉(1951.11-1989.4)
劉永富(1949.3-1989.4)
高復升(1952.8-1990.4)
葛金花(1957.8-1990.3)
王樹亭(1950.4-1990.3)
王淑松(1957.9-1990.4)
徐金忠(1959.4-1990.5)
李興發(1950.3-1992.4)
耿秀琴(1957.8-1993.10)
畢成秀(1952.5-1993.12)
滕敘德(1957.11-1994.3)
辛德英(1956.3-1995.11)
王秀英(1964.9-1996.1)
孫平林(1955.8-1996.4)
呂傳政(1956.8-1997.3)
王鳳琴(1961.9-1997.4)
索連盛(1960.2-1997.5)
王當成(1958.8-1997.8)
徐英蘭(1961.8-1998.9)
於萬隆(1958.9-1998.11)
薛秀文(1961.8-1999.3)
王振遠(1961.9-2000.1)
仇福香(1962.8-2000.2)
牟永順(1971.2-2000.3)
林惠榮(1984.8-2000.12)
李桂芬(1965.8-2001.1)
趙雲蘭(1966.9-2001.6)
王淑清(1970.2-2001.11)
徐永春(1966.7-2002.9)
梁玉翠(1970.8-2002.11)
王淑賢(1968.12-2003.3)
韓學賢(1964.9-2003.5)
邢慧珍(1966.6-2003.7)
滕毓超(1965.8-2003.7)
於萬春(1965.9-2003.11)
林培憲(1965.8-2004.5)
於淑清(1970.3-2004.6)
劉洪升(1965.8-2004.9)
侯秉玉(1965.8-2005.8)
張孝寬(1969.8-2005.9)
劉淑華(1970.9-2005.10)
孟憲奎(1967.8-2006.1)
劉殿文(1964.12-2006.2)
李慶生(1965.8-2006.5)
付宗峰(1978.8-2006.5)
江崇山(1966.8-2006.12)
孫富(1973.2-2007.2)
叢福仁(1970.9-2007.3)
王松(1970.11-2007.7)
郭春更(1970.8-2007.10)
李靜(1974.8-2008.5)
許淑芬(1975.3-2008.5)
邢曉華(1977.11-2008.6)
宋玉蘭(1974.6-2008.6)
王耀魁(1966.7-2008.7)
林淑艷(1946.3-2009.1)
趙淑華(1976.9-2009.9)
王作祥(1976.12-2009.12)
徐文彥(1970.4-2010.3)
徐德權(1970.8-2010.5)
王雲娟(1975.8-2010.7)
李長燕(1975.9-2010.9)
邱長崇(1968.12-2010.10)
鄒春芬(1979.8-2010.12)
李淑鳳(1975.8-2011.3)
曹仁靜(1975.6-2011.4)
魏恆富(1970.9-2011.6)
袁秀敏(1975.6-2011.1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
花,她從事班主任、語數教學30餘年,多次獲得各
項榮譽,“將班主任進行到底”是她最好的寫照。

得勝學校序

一九四六,歲在乙酉,仁者為師,居林家草廬而建學堂,數易其名、遷徙其所,今為得勝國小,前人實肇不朽之基業。滄桑治亂、世殊事異,六十餘載風雨輝煌路,此地桃李多妖嬈。學校秉“文化育人”之宗旨,承“自強不息”之精義,容融共生、和合進取。師生以“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為校風,以“明德明理、成人成己”為校訓,弘愛人美德、揚人間正道,倡志存高遠、導躬行進取,聚良師無數、育學子萬千,服務社會、造福民生。數十載文脈造就時利人和,歷幾代風華哺育英才萬千。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是時,學校政通人和,精彩紛呈,逢經濟社會大發展,行政區劃大變遷,學校規劃待建,多年宿願今朝實現。
十年之際,莫如樹木;百年之際,莫如樹人。是以,品前賢之風骨,展吾校之宏猷。少年當立志,師者當自強。
行有所得,志遠能勝;得勝學校,源遠流長!

辦學思想

思想解讀

心懷夢想精彩綻放
--得勝國小整體辦學思想解讀
心懷夢想,才會在平凡的日子裡堅守樸素;精彩綻放,才能在霎那中尋找到勇氣和力量!
思想源泉:容融共生 和合進取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教育在於知行統一。(中國.明.王明陽)
提倡理性和自由,承認自由是人生的理想,教育便是幫助兒童得到自由,完善人性。並且一個人只有當他尊重並且熱愛人性與自由時,同時當它自己的個性、自由同樣受到別人的尊重、熱愛時,他才能真正地成為一個人。(18世紀.德國.康德)
學校就像在培育樹苗的苗圃,要為它們提供適宜的土壤,充足的陽光與空氣,寬敞的空間和良好的夥伴。(20世紀.英國.羅素)
以教育的思想辦有思想的教育,是校長的責任。校長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者,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者。(20世紀.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基礎教育的主要發展任務是提高義務階段的教育質量,加快促進教育均衡。
無論是原開發區,還是現在的金州新區,多年來始終致力於教育的內涵發展,特別提出了“提高質量、國際視野、深度融合”的教育發展目標,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得勝國小作為一所擁有60餘年歷史的學校,始終在地區文明進程中擔當著重要角色。進入21世紀,真正回歸教育的初衷和本源,去除功利的浮躁和花哨,全心全意、扎紮實實、全方位、全過程地推進素質教育,打好基礎教育的基礎。
創建“有人文關懷和現代學校特點”的溫馨校園,需要不斷鼓勵和不斷湧現首創精神。作為教育主體的學校,不只是教育政策的執行者,更是教育改革的策源地,是素質教育“新區模式”的建設者。
我們能做到,因為這裡有自由的空氣和疏鬆的土壤。
一、解放人們的身心,創造得勝夢想。
每個孩子都對生活充滿了希望、對美好事物充滿了想像。得勝國小特別注重經營一所“沒有觀念束縛、沒有心靈圍牆、沒有精神障礙”的學校。在這裡,要讓對人的關懷無所不在;要讓每個孩子都能懷揣希望、追逐夢想;要讓他們去學習、去探索、去創造;要讓每一份希望、每一份感動、每一份成長、每一份收穫,都能從內心絢麗綻放。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有這樣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基於這樣的認識,他寫過一篇《解放宣言》,大意如下:在現狀下,尤須進行六大解放,把學習的基本自由還給學生:解放他的頭腦,使他能想;解放他的雙手,使他能幹;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談;解放他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裡去取得更豐富的學問;解放他的時間,不把他的功課表填滿,不逼迫他趕考,不和家長聯合起來在功課上夾攻,要給他一些空閒時間消化所學,並且學一點他自己渴望要學的學問,乾一點他自己高興幹的事情。
教育是生命成長和情感豐富的過程。我們將陶行知的“解放”思想貫穿於管理與教學的方方面面,以最人本、最合乎人性、最有利於人發展的動機,解放每一個孩子、解放每一名教師,甚至希冀為每一位家長鬆綁。真正辦好激盪心智、貞立人格、彰顯個性的教育,充分發揮每一個得勝人的主體精神和創造潛能。
沒有夢想就沒有創造,沒有夢想就沒有進步。所謂想像、空想、幻覺,就是像在夢境裡一般,然而這是很重要的。飛上天空!到月球去!插上翅膀會怎么樣?……不能不加分析地嘲笑空想或夢想,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才發明出飛機和飛船。(20世紀·日本·小原國芳)
夢想是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深切渴望,它激發生命中的潛能,是成長和創造的動力。解放了身心的孩子,將在興趣的牽引下、充滿快樂地去為實現夢想而不懈努力。懂得追求,獲得學習的能力,形成創造性的思維,為孩子的美好生活和終身發展打下亮麗的心靈底色——這便是得勝國小要給孩子們的!
二、植根中華文明的沃土、傳承地區文化的精髓,建設得勝文化。
“開放、融合、探究、人文”,是得勝文化感動人們的特質。
發現、尋找並建立了一種和得勝文化息息相關的學校文化,是得勝國小近年來有目共睹的成效。
每個得勝人都會感覺到:在得勝地區經營得勝國小,更有著得天獨厚的文化背景。挖掘得勝先輩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從優秀的中華文明和地區文化中汲取營養,是得勝國小學校文化建設的堅實基礎。
在辦學理念形成、校園文化氛圍建設、特色校本課程開設等方面,得勝國小都將深深根植中華文明和地區文化的沃土。
三、突出科學教育,搭建創想平台。
西方人發出了“資本的時代已經過去,創造的時代已經來臨”的宣言。
“創造經濟的基礎是那些使用自己的想像力、夢想和幻想的人。”約翰·霍金斯如是說。
21世紀的學校教育,擔負著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培養人才的重任,從娃娃抓起的科學素質培養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關鍵步驟和核心內容之一。
得勝國小為孩子插上想像和創造的翅膀,在評價體系和培養模式上,嘗試根本的改變。不僅從辦學理念上鼓勵想像、鼓勵探索,還要從師資培養、環境資源建設、課程開發與活動開展等方面,為孩子們充分創造條件。
四、立足國際視野,充分開放融合。
得勝文化是體現“開放、融合”的文化,得勝國小的教育教學也將的充分體現開放與融合。
在優秀文化的傳承方面,立足得勝、胸懷祖國、放眼世界,不拘泥、不保守,讓孩子們從小擁有開放接受的態度,兼容並包的意識。
在科學技術教育方面,引進國際先進的理念、資源,鼓勵孩子們動手設計和製作,參與地方、國家甚至國際的交流與比賽,開闊眼界、豐富經歷、培養膽量。
在幹部、教師的培養方面,儘可能創造國內外交流的條件。
在學校改進方面,注重與全國同行的交流,不斷切磋與演習;嘗試結交國內外友好學校,為師生搭建開放交流的平台。
得勝教育:以理性追尋理想
一、學校的教育思想
教育哲學:容融共生 和合進取
辦學理想:讓得勝國小成為具有“人文關懷和現代學校特點”的溫馨校園。這裡包含兩個話題。一是建設人文校園;二是努力實現學校教育現代化。概括起來就是創建“現代化人文校園”。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辦學理念:文化育人 人文校園
植根新區教育、深度融合的均衡發展,在農村國小教育這一極其特殊和關鍵的階段,我們提出“文化育人、人文校園”的辦學理念。
“文化育人”,面對每個農村孩子,不為注滿一桶水,只求點燃一把火,真正促進每個孩子的自主、和諧、有自己特點的、可持續地發展。
“人文校園”是關懷的源泉。和中華文明與得勝文化一脈相承的是,得勝國小辦學也講究天人合一。這不是教育的噱頭、教育的秀,而是教育的良心、教育的根,它需要教育的智慧與真情。
“文化育人”合乎天道、罔乎天性,“人文校園”關乎人道、關照心靈。
以此為理念,是我們的教師,給予每一個孩子美好人生的慎重承諾。
得勝的教育,會一個一個、慢慢的來……
育人目標:得勝情結、中國印記、世界公民
知識、智慧型、思辨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本領,品格則是他生命當中的一個錨。但僅有這些不是人生。
在電視中,看到一個留洋海外的耄耋老人,聽著故鄉的小調淚流滿面的時候,我們會深深的體會到,我們現在的學生、未來的世界公民,在培養他們具有民主、法制、創新等公民意識的同時,故鄉情結、中國印記同樣重要,甚至應該來的更加深刻。
育人原則:無功利、無類別、無差生、無縫隙、無痕跡
無功利是一種教育良知的話,有教無類則是一種社會需求。
同樣,在農村做教育久了,就會得到一種體驗,面對孩子和家長企盼的眼神,做教師的不僅要看到“好”孩子,更要看到“差”學生;不僅要在眼中有生命,更要在心中有生靈。
有了上面的體會,無縫隙的實現心靈與心靈的對話,在具體實踐中做到:用心將每個“小”事情做好,“潤物細無聲”便會成為自然而然。
學校氣質: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知書達理得勝人---以此為校風
伴隨得勝地區在經濟發展、人居氛圍、文化認同感等方面的巨大變化,“有福讀書”已不再是昔日農家孩子的期盼和渴望。
今日的得勝國小,是每一個孩子、教師追逐自己的夢想,釋放自己的潛能,綻放自己的光彩的地方。理應舍卻繁華、遠離塵囂;淡泊名利、追尋理想。
“博學於文”彰顯的是知性智慧、書卷氣韻;“約之以禮”詮釋的是達觀開朗、禮和謙美;“知書達理”是我們傳承華夏一脈,繼續做好“中國人”的責任。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知書達理得勝人”,需要每個人在品質和氣質上的修煉,也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校園風氣。
學校品行: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以此為校訓
“學校教化千秋事,師生風流萬古情"。
學校是創造夢想的地方,夢的基座是價值觀。
如果一定要在所有的漢字裡面來找到這個價值的基座,那么就是這八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它伴隨了歷代中國人的人生經歷。
“人文校園”中,時時刻刻都在解釋這幾個字。
所有的老師和學生都漸漸知道:有四個字告訴我們什麼是做人之德。
孝,就是要孝順父母;悌,就是要尊敬師長;忠,就是要熱愛校園、關心集體、熱愛家鄉、忠於祖國;信, 就是要說話誠實、對待同伴要言而有信。
還有四個字說的是行事之本。
禮,就是規規矩矩的態度;義,就是正正噹噹的行為;廉,就是清清白白的辨別;恥,就是切切實實的覺悟。
孩子們用白話文理解了這幾個字。等到他12歲、13歲,文言文可以的時候,他就會讀懂: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篇)。
再長大一點的時候,他們就會理解: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恥,是為國恥( 清.顧炎武)。
慢慢的,他還會探討“士”是乾什麼的呢?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篇)。
我們可以年紀很小,但志氣很大。
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為校訓,是一種態度、一種追求,會在他或者她的心靈深處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隨孩子們的成長,漸行漸遠。
學校境界:人文校園 首善之地
在我們堅持以理性追尋理想的辦學實踐中,人文校園裡可以讓對人的關懷無所不在,影響家長、輻射社區,得勝人可以帶動一方文明,得勝國小可以成為得勝地區的首善之地……這是我們理想中的最高境界。
二、 辦學策略:開放 融合 探究人文
當我們用心去發現並解讀得勝和得勝學校歷史的時候,當我們的分析認知,啟示於出土文物的特點、參考人類文明發展的軌跡、立足於人性關懷的視角,我們深深的感受到:開放,是得勝文化留給我們如何對待新生事物的典範;文化共繁榮,融合是人們生活、發展的進程;想像無止境、探究是進步的動力;光明在人心,人文是人類社會共同奮鬥的旗幟。開放、融合、探究、人文,是得勝先民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也是當今教育的要求。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將此作為得勝國小教育教學的基本策略。學校將從兒童的世界和視角出發,做真正符合教育規律和教育科學的事情。
在這裡,“開放、探究”是健康的人格,學校的教學必本於此;“融合、人文”是主流的文化,學校的教育必位於此。
三、積澱辦學特色
為了讓學校儘快跟上金州教育發展的步伐。近年來,我們新一代得勝教育工作者通過積極探索、積澱打造、總結提煉,逐步形成了四大辦學特色:植根華夏文明,突出“本土”文化特色;講求底線寬容,突出“本域”管理特色;注重品行鍛鍊,突出“本根”德育特色;基於全人質量,突出“本真”教學特色。
(一)植根華夏文明,突出“本土”文化特色
活的文化不能死的理解。植根華夏文明、解讀得勝文化,進而建構新時期的學校文化,是我們的責任和使命。
1.發現並尋找得勝文化
(1)地名的由來
缸窯遺址和缸窯村
劉勝抗倭和得勝村
(2)學校的歷史
1946年建校:由林家草堂發展為一所中心校、七所村級國小
整理出了歷任校長、歷任教師的資料
蒐集了很多老照片、老筆記本、老證書等
2.解讀並讀懂學校文化
(1)回答了什麼是文化
身邊的案例、身邊的人物、身邊的事跡
文化決不是艱澀的語言和繁雜的體系。校園中,它是遠遠的一個人走來,他的一言一行、一舉手一投足……
(2)明確了育什麼樣的人
從身邊的“成功”看教育;從自己的現在看過去;從孩子的未來看現在
3.讓文化可以看得見摸得著
一是:根據教育的三個主題(做人、做事、生活),確定了三個年度主題:書香、藝術、人文。
二是開展兩個實踐:
(1)讓人動起來
得勝國小少了誰都不行
(2)讓環境活起來
我們的展板、櫥窗、活動是給誰看的。
校長、老師最應該在乎的是誰?
(二)講求底線寬容,突出“本域”管理特色
得勝國小“本域”管理的特徵在於:既要有立場、更要有善惡,做到有底線的寬容。
1.底線在於制度:簡單、實用、有效(曾發表於大連教育)
一是確定確定底線,既規定員工紀律、明確崗位職責。讓師生知道至少要做到什麼,不可以做什麼。
二是指出發展方向,既要提升專業素養(包括道德品質和專業能力),又要講求工作績效。
三是確立激勵機制。依託活動,讓理念和意識轉化成行為。
2.寬容在於人文:關懷、感召、表達(發表於中國小管理)
“寬容:可以不大氣,不能太刻薄”
一是關懷從尊重開時,對象從老教師開始,細節從每次談話開始。
二是感召從推心置腹開始,介入藝術的力量,通過有效宣傳實現真情感動。“感動,就是滋潤心田,防止心靈被沙化的那滴淚水,上善若水嘛”
三是表達從活動開始。
3.效益在於行政:團隊、效能
業績是誰的業績?整天忙碌為了誰?業績的背後是團隊。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學校的創造力和執行力可以堪稱一流。因為這裡有頂尖的副校長,有默默辛勞的中層幹部,有樸實純樸的教師隊伍,有活潑開朗的學生,有勤勞憨厚的廣大家長。
一是利益共享、奉獻共擔是對團隊文化的體現。
二是權力下放、分層負責是對效能行政的保障。
三是橫向業績、縱向提高是對行政幹部的要求。
(三)注重品行鍛鍊,突出“本根”德育特色(曾發表於大連教育)
國小階段,德育的本在學生、根在品行。“本根”德育的核心是有效,邏輯起點是通過有效宣傳實現真心感動,呈現方式是校園中、知書達理已蔚然成風。
1.良好習慣養成:少講大道理,多提細要求
如何能讓做的比講的好,關鍵是讓老師知道:讓孩子知道該做什麼、怎么作。記得住、做得到是關鍵。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一是共設四個習慣,每個習慣,只有12個字。
二是引導到位。由志願者組成的文明禮儀引導員。
三是反饋人性。勸喻信。
2.品格培養:通過感動讓孩子知道感恩
一是主題明確。共有四點:孝順父母、尊重師長、善待同伴、注意環保。
二是教化有效。體現在時間保證、藝術介入、事例真實。
三是升華課程。入學課程、活動課程、入隊課程、畢業課程。
(四)基於全人質量,突出“本真”教學特色
“教人求真、學做真人”,要求我們在培養全面人格、提高學習質量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四個要素:課程、課堂、評價、特長培養。
1.關注課程設定,探索“彈性”整合(嘗試中)
向整合要時間;用時間促自主。
核心是彈性:內容彈性、形式彈性、時間彈性。
一是全域課程整合;二是班組時空整合;三是教師職能分類
四是開發校本課程。主題為:得勝情結、中國印記、世界公民
2.關注課堂效益,探索“有氧”品質(發表於課程教師、將刊登於中國教育報)
(1)理念提出—關注適性
有氧—注重生成
雙效—注重雙贏
(2)模式建構—關注過程
內容:有氧增益
時空:雙效合理約束
結構:疑、思、講、議、練結合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效益評價—關注品質
緣於生本、焦於生命、基於生活、成於生動、重於生成、優於成長
3.關注評價功能,探索“生成”促進(長達八年的數據積累、六年的跟蹤觀察)
插入統計圖:一師一圖、一生一卡
一是變橫向為縱向;二是由分數到幅度
三是由結果看過程(關注過程不是不對,但很容易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搞成為評價而評價,徒增負擔)
4.關注特長培養,探索“適性”發展
一是成立若干社團。二是開發特色項目。
(1)鄉土課,奏響文明序曲
(2)班本劇,演繹多彩童年
(3)童子禮,涵養道德根基
(4)方塊字,寫好中國印記
(5)深閱讀,浸染人生底蘊
(6)自然操,舞動天地情懷
(7)大講堂,帶動一方文明

“文化育人”解讀之一

什麼是文化
2009.09
學校既然提出了以“文化育人”為得勝教育的辦學宗旨,我們就有責任讓得勝國小幾代人的教育理想從天上回到人間。當下,出於教育工作者的理性,我們必須先要回答三個問題:一是什麼是文化;二是育什麼樣的人;三是如何通過文化來育人。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今天,我們試著來回答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文化?
文化?它是隨便一名教師步入校園,他的衣冠鞋襪,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當他接受到第一個學生問候,是因為習以為常而默然視之,還是還一個眼神、報之於一個微笑;當他看到地面上一團廢紙,是彎腰撿起,還是跨步而過?菸癮成癖的他是否注意時間、地點、場合?一個孩子不小心摔倒,他會攙那個孩子一把嗎?幾個學生瘋作一團,他是赫然制止,還是熟視無睹?他與同事、領導、客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繫上自己鬆了的鞋帶?他怎么接過學生的作業本?他桌面是否亂作一團?
如果他在會議室、辦公室等公共領域裡大談民主人權和教工權益,而在自己家的私人領域裡,他尊重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嗎?在教室中、課堂上、家訪中,他尊重過自己的學生和學生的家長嗎?他對社會上的農民、勞工等弱勢群體以禮相待嗎?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裡接過找來的零錢?
獨處時,他,如何與自己相處?所有的教養、原則、規範,在沒人看見的地方,他怎么樣?
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
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裡、校園中,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偷安,因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尊重我們工作的環境--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的智慧型。
品位、道德、智慧型,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拋開艱深的學術定義,我實在覺得,文化不過是學校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人累計沉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學校點點滴滴的育人實踐當中。
什麼是底蘊呢?不過就是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因為層層傳遞,因為人人耳濡目染,教師、學生也自然而然的陶冶其中,價值觀在潛移默化中嫣然形成,就是文化、就有了底蘊。
上面的語言是對文化一種簡明扼要的闡釋,下面的每個鏡頭則需要大家一起對“文化”進行細細的品讀。
鏡頭一:穿裙子的農家婦女
儉樸的農家婦女也許坐在門檻上織毛線、撿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教師來訪,她也必先進屋裡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什麼樣的裙子或褲子代表什麼符號因為時代的變化和條件的制約,但是在她的心中無疑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
教師呢,當一個家長做了激烈的思想鬥爭,前來拜訪或者打來電話,我們是否也能以“禮”待人。記得在一次家訪結束後,孩子的母親滿懷誠意的到學校送給老師一籃子自家產的花生,這位老師將花生收下,然後一定在藍子中放回一點自己的東西,幾串葡萄、幾本書刊。就是當時什麼也沒有,也趕緊回個電話,於是又有了“另一次家訪”。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不能讓送禮的家長空著手走開”。
我想,我們可以不知道仲尼曾經說過“爾愛其羊,吾愛其禮”,但是我們完全可以舉手投足之間,做到無處不是“禮”。
所以,“禮” 是文化。
鏡頭二:牆角的薔薇花
拖拉機等現代農具雖然已經十分普及,但鄉間的小路上仍可以看到耕牛的影子。簡陋的農舍錯落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中,孩子的父親扶著犁具沿著耕牛的足跡、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中。他的簡單的家,牆壁漆得雪白,牆角一株薔薇開出一簇簇緋紅的花朵,映在白牆上。這位父親不見得知道亞里斯多德如何談論詩學和美學,但是他在刷白了的牆壁邊種下一株紅薔薇,顯然認為“美”是重要的,一種對待自己、對待他人、對待環境的做法。
相比於他的家,我們的牆上、我們的走廊、我們的校園。有多少地方盛開了一簇簇美麗的薔薇花?我們可以不曾踏入過任何美術館,但我們在起居進退之間,卻可以做到無處不是“美”。
所以,“美” 是文化。
鏡頭三:屁股下的報紙
一次研討課上,聽課的老師隨手將一摞報紙墊在屁股底下,誰也沒有在意。一個孩子走過來,紅著臉雙手送給老師一個厚厚的椅墊。轉身離去的時候,將那摞報紙輕輕的放在班級的圖書架上。他的舉動也許是為了尊敬老師,而額外尊敬老師的屁股。無疑的是,那摞報紙在課餘時間一定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禮物。因為那上面有字,好多好多的字。字,代表知識的價值。這時,我才猛然反思到:我們的那些雜誌、那些報紙都去了哪裡?是廁所的便池、廢品收購站、還是老師的心裡。
我們可以不去理會倉頡為什麼造字,他的字給世界帶來什麼。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書本中有知識。而且我們都是傳播知識的人!
所以,“知識”是文化。
鏡頭四:輪流去春遊
當滿載學生的大客車緩緩的駛出校園,車上的孩子們歡呼雀躍的開始了夢寐已久的春遊行程。操場上恢復了平靜,兩個孩子探頭探腦、卻又無可奈何的從樓外的廁所中走出。經過短暫的詢問,我明白了一切。他們的家中有兄妹三人,但每次春遊,卻只能去一人。這次,輪到在我校五年級就讀的大姐姐去了,而二妹和最小的弟弟雖然不甘情願卻又無可奈何,於是出現了剛才的一幕。我問他們:你們恨你們爸爸媽媽嗎?他們卻一致的搖頭。面對他們稚嫩的臉龐,我的心陣陣酸楚。的確,他們的家庭很貧窮,如果此時的“貧窮”是他們無法迴避的“價值”的話,他們對這種“價值”而引發的“秩序”,和對“秩序”的堅持,卻又讓我感到深深的震撼。校園中,每天的升國旗儀式是否有儀有式、每次教師研討是否有研有修、每節課堂教學是否有活力和激情、每次主題活動是否有意義和成效,不都是學校育人活動的價值所在嗎?支持和維繫這些價值的“秩序”不正是促進學校和諧發展的力量之源嗎?
所以,文化是“價值”和“秩序”以及對二者的“堅持”。
鏡頭五:農村人的習俗
公元2009年11月17日,農曆十月初一,臨近中午,很多老師來請假。細究原因,因為今天是“鬼節”。在現代人眼裡,這些教師簡直“農民”極了,這些“農民”簡直“迷信”極了。而只有對他們深深的了解之後,你才會感覺到:雖然得勝和大都市近在咫尺,但這裡的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背面,是有原因的。在這些受過教育和培訓的教師身上,所謂“迷信”,不過是在無可奈何中面對茫茫世界的一種自救方式,為無法理解的宇宙尋找一個能安慰自己的一套密碼檢索。學校也是如此,雖然被界定為城市學校,但它特有的教育規律和教育方式仍然需要我們去遵守。這個意義上的文化,我們很難說文化有高或低,厚或薄,好或壞,它是什麼就是什麼。
所以文化,是對日常規律的一種約定俗成,是生活方式、教育方式、研訓方式。這種方式有理由存在於特定的地域、歷史、經濟、生活條件中。
鏡頭六:教室里的淚水與歌聲
那是一個以“愛心捐款”為主體的班隊活動。在輔導員老師介紹完主人公事跡並即將開始的捐款儀式之前,音箱中響起了“愛的奉獻”那委婉而觸及靈魂的音樂旋律。老師和同學們隨著大螢幕上的字幕自覺不自覺的唱了起來,這是愛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我忽然發現身邊的同學有點異樣,側目看他,發現他已經淚流滿面,我握緊了他的小手。然後我發現,流淚的不只他。佇列中的許多孩子和老師也在拭淚。此時,我如醍醐灌頂似的發覺,是的,我懂了為什麼“奧運會開幕式晚會”能讓人震撼,為什麼“512地震中”最美麗的警察、最偉大的教師,在一年後仍讓人感動。
這次活動的成功要得益於老師的創新,這種創新不就是我們掛在嘴邊的教育藝術嗎?那么,我們平時育人活動中的種種藝術都做了什麼呢?它可以使快樂或者孤獨的個人為自己說不出的快樂和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義。如果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為臨場的每個人拔出了深深扎進肉里無法拔出的愛和感動。文化洗滌了他們的靈魂,慰藉了大家的心靈。它使孤立的個人,打開深鎖自己的心門,走出去,找到同類。創新了藝術形式的他會偶然發現,他的體驗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體的體驗,他的痛苦和喜悅,是一個可以與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悅。孤立的個人因而產生歸屬感—這是集體的力量,讓個人理性創造和張揚得以最終融合為集體的粘合劑是文化的作用。
所以,藝術是文化,基於創造的創新也是文化。
鏡頭七:帶煙囪的三輪車
一個異常寒冷的清晨,一輛帶煙囪的三輪車駛入校園,車門打開,一位母親背著他的兒子吃力的走入教室,將孩子輕輕的放到座位上,轉身離開,一切是那樣的自然而然,以至於她沒有和任何人說一句話。在這個間隙,我好奇的參觀了一下三輪車上那特殊的發明。原來在三輪車裡裝了一個小鐵爐,用煤燃燒取暖。經事後了解,這位母親的兩個孩子都患有先天性智障並且行動不能自理,在與孩子的父親離婚之後,獨自照顧自己的孩子,並用村裡的扶持金買了一輛三輪車,用於接送孩子上學,並有了她那獨特的發明。也許她清楚的知道她的孩子可能什麼也學不會,但她仍然每天堅持讓孩子上學,風雨無阻。目送著那輛漆著鮮紅油漆的三輪車漸行漸遠,我的視線也逐漸變得模糊。原先的那份好奇與驚訝以逐漸被這位母親的責任和她們母子為適應生活的方式和態度所替換。
所以,文化是責任、是對生活的態度和情趣。
……
在這裡,我們回憶了生活中的一個個片斷,在此時,我們保存了記憶中的一種種元素,這種保存不單純是為了懷念過去,恰恰是為了創造未來,因為沒有過去的人必然會失去未來。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記憶和創造,就一定會使我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繪製成一幅有意義的拼圖。這種拼制的過程,更是文化!

“文化育人”解讀之二

育什麼樣的人
育什麼樣的人,理論上,誰都明白何去何從。事實上,要真正的搞清楚,並進行正確的選擇,是很艱難的。這種艱難緣於方向不明或者方向錯誤。所有的技術層面的困境,諸如教師專業發展、德育目標、德育方法、課程建設、教學策略、模式等等,根子只有一個,那就是我們過去的教育實踐,其方向是跑偏的。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這裡,我們不妨拋開技術層面以及資金、環境等物質層面,站在學生和家長的角度,考慮社會需要,以生命的最優發展為目標,將學校的育人功能逐步深入到教育理念的審視與重建。
立於當下、審視過去
也就是立足今天,研究過去。現在的人總是喜歡向前看的,這倒沒什麼錯。遺憾的是我們在不經意間忘記了過去。正像有句名言說的:我們已經走的太遠,以至於忘記了當初為什麼走。既是如此,還有誰願意回顧過去走的怎么樣呢?
審視一:多虧過去“教育”孩子好好學習
這是中國老人們最引以為自豪的一個念想,農村的老人感慨最深。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了一輩子,唯有“教育孩子好好學習”這件事是最成功的。這些過去的孩子,因為好好學習、考上大學、分配工作,再加上自己的努力和命運的垂青,大多收入可以,每逢春節回家過年,多少有些衣錦還鄉的感覺。家中老人自然安逸、有點自豪和炫耀也不為過。透過這個現象,我們可以這樣認為:知識這東西,學到一定程度(哪怕是死記硬背,考上大學為目標)是可以改變命運的。至少在20世紀是這樣。所以,好好學點知識是沒錯的。
審視二:很多“差”學生都發家致富了
改革開放之初,沒有什麼背景而最先發家的那些萬元戶,還有現在已經成為鄉里富豪的那部分人,在當初老師的眼裡大多是“差生”,學習成績差、遵守紀律差。至於為什麼差,當初是百思不得其解,教改了,引入了新的思想,可以分析一二。因為不“聽話”,不順從,別人都不敢做的,他敢;別人都完成作業,他不完成。現在回想起來,他的時間肯定沒閒著,他淘氣了(創新的玩),他鄉間地頭跑了(社會實踐)。因而,雖然學習差點,但諸如創新精神、獨立思考、實踐能力等發麵得到了開發。所以,和知識想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孔子的“慎思明辨”永遠不過時。馬丁.路德.金加以詮釋:教育的目的無他,就是教會一個人如何評估事證,如何判斷虛實,如何釐清真假,如何分辨事實和虛構,進而去創新和實踐。
審視三:“天經地義”的大家發財
城鎮化建設,帶給百姓的好處是可以預見的。預見的遠近程度不說,但釘子戶、假離婚、今天栽樹明天移……凡此種種,在利益面前,道德的底線是那么的低,大家發財已變成“天經地義”。正在產生和構思這種行為的人,在幾十年前,不都是祖國的花朵、校園的好學生、家中的好孩子嘛。那時的他們不都是立志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嗎?所以,即使我們的學生得到一流的知識學習和能力訓練,卻不知正義感、廉恥為何物,如果他善於思辨卻無法判斷“有所為,有所不為”的行為分界,如果“道德”在他的價值觀里沒有一個指導的地位,我們只不過在培養將來很有智謀、很有能力算計他人、損害社會的人罷了。
站在未來、重構現在。
有一本書名為《與未來通行》,講的就是一個思想超前的人如何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成為超人的故事。
重建一:別站在教師的角度,思考為何育人
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至少是家長的角度,思考如何育人。因為真正百分百、甚至是百分之二百的希望孩子好的是家長和孩子自己。當然,每一所學校和絕大多數老師也都是希望好好育人的,只不過考慮的是全體或者是大多數學生而已。既然如此,為何育人,應該很明確:健康長大、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這些都是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的初衷。無疑,學習好是首要的;再有就是聽話、懂事、孝順等好品德。因為只有實現這些目標,孩子將來才能獨立,父母的投入才會有回報。所以,學校和教師要少喊一些口號,多替家長和孩子的未來考慮,明確育人方向,儘可能多的讓每個孩子最大限度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也就是考慮到培養“懂事明理順從忍耐”學生群體的同時,還要照顧到“獨立自主有思想能行動”的個體的培養。
重建二:結合社會的需要,思考育好人的標準是什麼
我國現階段的教育方針是:“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回到現實的教育實踐中來,我們真讀懂了這句話嗎?不見得!先從理論上簡要分析一下。改革之初,鄧小平有過一段話,大意是:“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長期以來我們是不清楚的。”如果看懂了這句話,並且認可鄧小平的這個判斷,那么,我們還能夠說我們的教育目標是清楚的嗎?不能!連“什麼是社會主義”都不清楚,“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這個目標又怎么可能能清楚?換個角度說,社會處於轉型時期,什麼樣的行為是道德的,什麼樣的行為是不道德的,爭議頗大。培養“有道德”的人,是不是難免會陷於空洞?再從實踐來看,“片追”長久不衰,“減負”口號從毛澤東時代喊到了今天,“德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不要”,我們的教育真的是按照白紙黑字寫的那樣,在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嗎?
所以,只有把握20年後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就能顯示出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才能建立正確的育人標準。
一是從當今社會城市化趨勢看今後需要什麼樣的人。特別是開發區,城市化越來越明顯,發展步伐越來越快。我們培養的人要具備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在農業經濟體制下,農村生活的人,基本上依靠經驗生存,如種地,父一輩子一輩傳承,有了經驗,靠力氣生活。而城市生活的人,有三種主體,靠知識吃飯的人,如教師;靠智慧吃飯的人,如管理者;靠技術生存的人,如工人。由此我們可以理解,我們得勝國小的學生,未來如果不具備城市生活的能力,在經驗不起作用的情況下,只能靠力氣生存,生存的質量低下。這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挑戰,這就是我們學校教育改革的方向。教育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應培養知識性的人,能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術,學習一些在城市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知識。
二是從財富占有方式看今後需要什麼樣的人。人類共有四種財富占有方式:奴隸社會對奴隸的占有就是對財富的占有;封建社會對土地的占有就是對財富的占有;資本主義社會對金錢、資本的占有就是對財富的占有;而當今社會以比爾蓋茨為代表的人對知識的占有即是對財富的占有。這樣的人有全新的知識結構和創造性大腦,表現出對知識的占有,對創造力的占有。教育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應培養具備創造能力的人。
三是從教育發展史來看今後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人類的教育發展史經歷了三個階段:傳遞價值的階段,如孔子、老子不是在傳授知識,而是在傳遞價值。隨著社會發展進步,知識逐漸增多,人們把知識寫下來,形成了教科書,使統一授課成為可能。教育就發展到第二個階段----傳遞知識階段。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當今社會進入了知識爆炸階段,社會科學的知識每20年翻一番,理工科知識每5年翻一番。今天的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能力,多高水平,都不可能掌握全部知識,教育隨之進入第三個階段-----傳遞能力階段。教育應培養什麼樣的人,應培養能夠舉一反三,具備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人,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的人。
重建三:出於為學生未來人生奠基的國小育人功能觀,最迫切的育人方向是什麼
現有教育體制下,大學教育提前為學生考慮4年可以、普通高中教育提前為學生考慮3年可以,職業教育提前考慮2年足夠了、而義務教育尤其是國小教育則必須為學生考慮一生,是最難的。因為難,所以有意義,因為有意義,所以責任重大。
不知道是什麼促使馬丁.路德.金在一九四八年說出這樣的一番話來:教育的目的在於教會一個人深刻的思考,並且善於思辨。但是如果教育停止在這裡,那么教出來的很可能是一個危害社會的人。對社會危害最大的人,通常就是最善思辨但是毫無品格的那個人……我們必須深深記住:頭腦聰明是不夠的,頭腦聰明加上品格,才是真正教育的目的。
思辨能力、知識、行動力等等,都是闖蕩開拓的動力,但是沒有一條船可以沒有錨。品格,就是錨。沒有錨的船將隨風勢飄蕩不知所終,沒有品格的人才也會使社會暗夜盲行,邁向觸礁沉淪。
所以,對於承擔義務教育任務的得勝國小而言,培養學生的良好品格無疑是最重要的。至於培養什麼樣的品格、如何培養?讓我們繼續通過第三次討論再加以明確和實踐吧!

“人文校園”解讀之一

尊重人性 做有道德的教育
2011.03
之前,學校開展了一項系列教育活動,主題是“尋找身邊的感動”。最初的想法是通過對老師、學生、家長中,典型人物和事跡的梳理、總結,並以匯報會的形式,促進老師愛崗敬業、講求奉獻,教育學生奮發圖強、刻苦努力,影響家長關心教育、支持學校。這種考慮其實沒有錯,幾個學期過來,效果也挺好。直到去年12月的一次學生訪談,遇到了我校六年級、市三好學生獲得者小平原,我最初的觀念發生了轉變。
大連開發區得勝國小
沒想到這名老師、同伴心目中的好孩子,在我面前,竟毫無想像中的開朗樂觀和無拘無束,神情緊張的背後甚至還有一點點憂鬱。談話中,小平原告訴我,自己的家鄉在河南西部的一個小山村,很早以前,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好多同村的叔叔大爺一起到一個叫大連的地方,幫人打工掙錢。他在三年級以前從沒出過村子,每天除了上學、玩耍之餘,幫奶奶做些農活、生火做飯。直到長滿10歲的那個春節,好久沒回家過年的爸爸媽媽要帶他到傳說中的大連去上學。小平原捨不得離開家、離開奶奶,還有那些小夥伴。奶奶就安慰他,下次冬天的時候還可以回家過年。然後給他一個親手縫製的布書包放在行李里,跟大人一起來到得勝。
漸漸的,他才知道,爸爸在火車站做裝卸工,好多天才能回家一次,媽媽在附近的一個服裝廠幹活,經常加班到深夜。自己放學後,除了寫作業,還要做飯給自己和媽媽吃……而且,他已經三年都沒回到家鄉,也再沒能見到自己的奶奶,不久前,他的奶奶永遠的離開了自己。
聽到這裡,我問小平原:如果當年不到這裡來讀書,今天將會怎樣?
我期待的回答是,這裡有春遊、秋遊、有計算機、有大螢幕等等。但是他卻低聲說,“其實我還是很想老家,如果留在奶奶身邊,她有我做伴,就不會死了”。
我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對小平原來說,再好的學校、優異的成績、老師的表揚、同伴的羨慕,都不足以彌補他的失去和永遠的心痛。如果我們做教育,還簡單的停留在“追求所謂的成功和享受成功的喜悅”的話,我們也失去了對孩子、對人性,更深層的了解和體會,最終歸於淺薄。
一心一世界,是我此時最深切的內心體驗。
情懷感召:頑石也可以有溫度
學校中,需要每位老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有著堅定的信念和熾熱的情懷。為了讓這種信念和情懷植根於每個人的心裡,讓大家對校園有了家的感覺,讓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有了溫度,進而使每位老師深知作為師者的“正直品質”和“做好該做的事”,我們提出了“每個人都很重要,每個人都很優秀”的校園流行語。
在管理實踐中通過人文情懷感召,讓師生感動。
“藝術無論悲喜,都是最能接觸人類靈魂的東西”。循著這樣的軌跡,我們用心去體會和理解,逐漸尋找到“讓人聽一萬遍都不會厭煩的音樂”,提煉出“真正可以穿起人心的那些語言”,總結為“可以讓文字也具有溫度的思維方式”,匯集成“每個人生活中都值得懷念的瞬間鏡頭”。例如:
——每月工作例會、學年總結會上,出現在教師、家長和社會各界眼前的是:摒棄了諸多艱澀的文字和語言的羅列,展現在眼前、流淌在心間的,是發生在校園時空里一個個精彩的瞬間、樸素的回憶、感人的畫面……
我們要向大家宣示:得勝的教育每年都有成功,得勝的人們,時時都產生感動,這裡面凝聚的是大家的智慧、集體的汗水,儘管有的大家知道,更多的是大家不知道。
——我們還要讓老師回憶起,教師和教師,個人和大家的一個個精彩瞬間。當老師退休前的座談會中,學校送給他的是一張光碟,裡面記錄著他在學校的一個個鏡頭,哪裡有他(她)熟悉的辦公桌和教案本,有他熟悉的同事的音容、學生的笑貌,有他創造和得到的一次次榮譽……
我們不僅要讓老師感悟到什麼是緣分,懂得怎么珍惜;要讓這名老教師,在退休以後,能記住、並感謝,自己的命運中有這樣一段經歷。“相逢是首歌”在他(她)的心中,吟唱一萬遍都不過分。
——在教師的眼中,還要有這樣的畫面:農家的孩子因為沒有錄音機而無法完成老師布置的聽力作業;好多的孩子是在低矮的角落裡、殘舊的飯桌旁,書寫老師眼裡應該是不怎么多的作業;春天裡,好多孩子因為父母不給錢,而無法登上開往“發現王國”的大客車;父母在外打工家的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是為了給生病的奶奶做飯,而用麥秸點燃爐火,那天真的笑容卻綻放在蓬頭垢面之中……背景音樂,我們選擇了“春天裡”。
我們要感召大家,讓我們在有限的空間裡,將我們有能力做到的,做好!用心底的“敬畏、悲憫與包容”去播撒下人文的種子,我們不僅要眼中有生命,更要在心間有生靈。
用心哺育:一花一果
“任何教育的成功,最終一定是德育的成功”。學校德育,說到底,就是經營人心,完美人格的工程。
“一心一世界”。校園中,每個孩子的心靈深處各有不同,尊重這種不同的前提是讀懂。於是,我們在校園中傳遞了這樣一句話“用心哺育,一花一果”。
“學校教育就是產生愛和傳遞愛的過程”。為了讓這種“愛”來的真實,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我們不妨回到人類生理成長和文明進步的原點,從走路開始,要求每個人都“面帶微笑,走好今天每一步”。進而在習慣養成和品格薰陶上下功夫。
首先是良好習慣的養成性教育。
對此,老師要有這樣的思考“要讓學生知道做什麼、怎么做”。學校送給老師一句話:少講大道理,多提細要求。
實踐中,我們的文明習慣堅持12個字“物放有序、面帶微笑、彬彬有禮”。物放有序,有標準、有檢查、有評比;面帶微笑,從校長和教師開始,誰沒做到,個別發現、當時指出;彬彬有禮,面對國旗、隊旗敬隊禮,師生第一次見面鞠躬禮,平常遇到眼神相望、點頭示意,誰沒注意,當時指出。課堂習慣堅持12個字“舉手示意、靜靜傾聽、大聲發言”。作業習慣堅持12個字“及時完成、本面整潔、字跡工整”。這兩種習慣要通過聽課、教導處作業檢查、作業評比等手段進行督促和評比。生活習慣堅持12個字“早晚刷牙、睡前洗腳、衣服乾淨”。這個習慣既是給學生提的,更是給家長提的。
對於品格形成,重點內容是公民意識,關鍵措施是薰陶。
為了保證過程和效果的簡單有效,核心內容確定為12個字“孝順父母、尊敬老師、注意環保”,落實起來靠活動,邏輯起點是通過有效宣傳實現真情感動。
——每天班級晨讀、每次班級家長會議之前,教室音響會響起“每當我走過老師的窗前”,螢幕中會出現任課教師課堂教學之外的種種奉獻,漆黑的樓道中有老師上班時的步履蹣跚,學生午餐時老師一個一個人的悉心呵護,老師手中捧著厚厚的作業走在下班的路上……
我們要讓學生感悟到:除了課堂外,在他的記憶中,老師還有這樣的身影;要讓家長感悟到:除了自己的孩子,除了孩子的分數,老師還有這些工作要做。
——每天放學前的夕會上、每次班級家長會議之前,教室音響會響起“跪羊圖”那千古不衰的樂曲,螢幕中會出現孩子父母、爺爺奶奶田間耕作、準備晚飯、整理家務、照顧孩子的一楨楨、一幅幅平凡而偉大的畫面……
我們要讓學生感悟到: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大人的無私付出;要讓家長感悟到:他們的辛苦,孩子沒有忘記,學校也沒有忘記,並努力將它播撒在孩子的心間。
——當學生畢業時,母校送給他的是一張光碟,裡面記錄著母校和母校的老師與同學,那裡有他的高興、也有他的委屈;那裡有畫面、更有聲音,入隊時高唱的隊歌、行進時齊唱的校歌、比賽時加油的呼聲,那是他今後人生旅途中無論何時,無論走到哪裡都不能忘記的童年啊……
我們要讓學生因為經歷,而有記憶;因為母校,而讓記憶更加深刻;要讓他們知道回憶,知道感謝,懂得感恩。“讓我們盪起雙槳”可以唱到哪裡都不過時。
總之,尊重人性,做有道德的教育。讓理想照耀校園,讓對人的關懷無所不在,讓身處校園的每一個人都擁有豐富而有價值的生命,讓每一顆心靈都擁有充滿愛和溫暖的情感世界,是我們最執著的教育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