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通煙雨
- 始建:南漢大寶元年(958)
- 發掘地址:原廣州果子廠包裝車間地面下
- 發掘時間:2004年7月
簡介,詩詞,
簡介
宋政和六年(1116),經略使覺民題“大通慈應禪院”匾額,大通寺因而得名。清康熙六年(1667)郡人蕭子奇捐資重修大通寺,並在煙雨井旁新建六角亭、煙雨樓,供遊人觀景和休憩。
清同治《番禺縣誌》載:“煙雨井在大通寺中,晨熹初散,常裊輕煙,所謂大通煙雨是也。”舊羊城八景,從《雙桂堂真本》所載:“寺中有龍霞井(煙雨井)朝出霞霧,四面遮蓋,海上風帆,影落井中。兩岸青山綠水,一派幽雅奇觀,乃仙城八景之第二勝地也。”據傳,煙雨井源通白鵝潭,一次寺中挑水工不慎把扁擔掉落井中,後來在白鵝潭水面上發現,故有:“扁擔放井流,白鵝潭上收”的民謠。又傳,煙雨井在風雨來臨之前,井中冒出大量煙霞;天氣晴朗時,從井中可以看到白鵝潭江面的帆影。夜深人靜,從井口可以隱約聽到白鵝潭傳來弦歌之聲。
詩詞
巍峨壯觀的古剎大通寺,神奇變幻的煙雨井,在歷史長河中經歷宋、元、明、清幾個朝代,都被列為舊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煙雨”,實屬罕見。歷代騷人墨客、名士,對大通煙雨名勝古蹟題詠讚頌,留下不少瑰麗的詩篇。其中有:明代鄭懋緯寫的《大通煙雨》詩一首。
積雨迷江岸,炊煙逗草萊。
鷗群飛不見,帆影望中回。
清代胡高德《嶺南名勝記》中有描述大通煙雨的詩:
南來絲雨渾江煙,遠接瀛洲近接天。
海色四周無稅地,香濃百畝有花田。
雲凝樹杪繞歸鳥,水長潭深任放船。
有腳陽春風景闊,甘霖何幸沛山村。
康有為對芳樹花埭(地)情有獨鐘,在大通煙雨勝景的南側建有康園和康宅,並在康園的“小蓬仙館”內寫下了《人日游花地》一詩,對煙雨井詠物抒懷:
煙雨井邊春最鬧,素馨田畔棹方迥。
千年花埭花猶盛,前度劉郎今可回。
民國初年,廣州社會動盪,治安惡化,經濟蕭條,曾是廣州遊覽勝地的大通煙雨,日漸衰落遊客稀少,古剎慘遭破壞,成為盜匪棲身之地。1939年初,日寇占領芳村同安坊,將大通寺內的天王殿、大雄寶殿拆毀,用其磚、木料修築炮台和碉堡。煙雨井也被斷磚殘瓦壅塞,千年古蹟終被毀為廢墟。1953年,廣州市信用合作總社在該遺址興建了廣州市農產品加工廠。1956年,該廠更名為廣州果子食品廠。建廠初期,由於廠房位於珠江岸邊的低洼地,故將廠房地面填高一米多,以防洪水。於是把荒廢的煙雨井也一起填埋了。1958年,該廠在珠江岸邊修築碼頭,又將原大通寺的四柱三間的“大通煙雨”石牌坊拆毀。1998年,廣州果子食品廠易地建廠,將原廠址開發建“恆荔灣畔”房地產小區。2004年7月,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隊員經過2個多月挖掘,終於將“煙雨井”挖掘出土。在清理古井內及周邊地帶,出土一大批從宋代至清代的陶瓷器皿和錢幣。有些瓷器的底部還清晰地刻有“大通煙雨”的字樣。在錢幣中,以“鹹豐乾亨”的鉛幣最多,足有上千枚。這些珍貴陶瓷、錢幣、見證舊羊城八景之一——“大通煙雨”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