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辛家村志》是辛岳洲,辛特森,辛寬福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書名:大辛家村志
- 作者:辛岳洲,辛特森,辛寬福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單位:山東省海陽市大辛家村志編纂委員會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對涉及當代重大歷史問題的有關記述,以《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依據,力求真實地對本村從自然到社會,從人文歷史到政治社團,,從經濟到文教、民俗、村民等進行綜述,立足當代,統合古今。
作品目錄
封面
大辛家村志
大辛家村志編纂委員會
大辛家村志編纂組
顧問
題詞
辛仁庚大辛家村黨支部第一任宣傳委員、原昌濰師專書記
大辛家現任黨支部書記
圖片
1.望石山
2.嵩山
3.鏡山
4.唐王山
大辛家莊平面圖
大辛家東海岸全景
大埠圈碼頭看草鳥嘴
辛家港內景
辛家港外景
大辛家中心國小全景
競進高等國小常校舍(1931年建)同齡梨樹
校園前荷塘
大辛家新建街
大辛家前街
海陽市第十五中學
大辛家幼稚園
大辛家歷屆部分老幹部和現任支部委員與村委成員
現任支部、村委幹部
參加村志稿討論的長者、知情人
村志編審
大辛家村志編纂組成員
大辛家村黨支部榮譽錄
圖片附圖
辛氏家廟
大辛家鎮農村信用合作社前身系山東省第一個基層社
嘉靖32年(1553年)修小山堡和草島嘴墩
同治六年修部分城牆
村辦五百噸冷庫一辛港冷藏廠
西大沙沿海國家特殊保護林帶(大辛家段)
村民部分收藏
大辛家鎮地圖
大辛家村地籍圖
序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地理
第一章 位置
第二章 沿革
第三章 山川、地形
第一節 地形
第二節 山
第三節 水
第四節 港灣
第五節 海灘與島嶼
第六節 山嵐
第七節 潮汐
第四章 土壤
第五章 物產
第一節 植物
第二節 動物
第六章 氣候、物候
第一節 氣候
第二節 氣溫
第三節 氣壓
第四節 季風
第五節 濕度、蒸發、雨
第六節 雲
第七節 日照
第八節 地溫
第九節 災害性天氣
第十節 物候
第七章 自然災害
第一節 水災
第二節 旱災
第三節 風災
第四節 雹災
第五節 蟲災
第六節 海嘯
第七節 霧、海霧
第二編 村民
第一章 辛氏遷徙考略
第二章 姓氏探源
第三章 村史考
第四章 人口
第五章 計畫生育
第六章 家庭
第一節 家政
第二節 兒童營養
第三編 農林牧業及水利
第一章 農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農業體制
第三節 耕作制度
第四節 農具
第五節 施肥
第六節 病蟲害的防治
第七節 農作物的種類及產量
第八節 蔬菜
第九節 人工造田
第二章 林業、果業
第一節 林業
第二節 果業
第三章 畜牧業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畜牧業興衰考略
第三節 疫病防治
第四章 水利
第一節 概況
第二節 農田基本建設
第三節 水利設施
第四節 自來水
第四編 漁業
第一章 概況
第二章 漁業生產體制
第三章 艄工
第四章 漁政管理
第一節 機構設定
第二節 管理設施
第三節 漁政法規
第四節 安全生產
第五章 海上捕撈
第一節 駕馭大海的人
第二節 漁期
第三節 漁場
第四節 捕撈方法、船舶與助漁設施
第六章 漁具材料
第七章 灘涂養殖
第一節 養蝦
第二節 海帶、扇貝、文蛤
第三節 淡水養殖
第八章 太平圈
第五編 商業、工交
第一章 商業
第一節 商號、貨棧
第二節 船行
第三節 機構設定121
第四節 市集、廟會
第五節 供銷合作社和水產站
第六節 隊辦商業
第七節 個體商販
第二章 工副業
第一節 手工業
第二節 村辦工副業
第三章 郵政、電信
第一節 明清郵政
第二節 民國郵政
第三節 建國後之郵政、電信
第四章 農電、金融、企事業
第一節 農電
第二節 金融、信用合作社
第三節 農行辦事處
第四節 企事業、稅務所
第五節 糧食管理所
第五章 交通
第一節 明清與民國時期的交通概況
第二節 解放後的交通概況
第六編 政治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在大辛家的活動與發展
第一節 黨員
第二節 組織
第二章 行政機構設定
第一節 明代行政機構設定
第二節 清及民國行政機構設定
第三節 人民政府
第四節 出席代表會議的代表
第三章 民眾組織
第一節 民眾抗日救國組織
第二節 青年團、婦聯、兒童團、貧協
第四章 歷年受獎
第七編 軍事
第一章 駐軍
第一節 明軍、清軍
第二節 解放前駐軍
第三節 建國後駐軍
第二章 民壯、民兵
第一節 民壯
第二節 民國軍事訓練
第三節 人民武裝
第三章 兵役
第一節 參軍
第二節 出夫
第三節 搶運軍用物資
第四節 參戰
第五節 義務兵
第六節 支前和捐獻
第四章 兵燹戰禍
第五章 兵事記述
第八編 社會、風俗
第一章 民風、禮儀
第一節 民風
第二節 禮儀
第三節 生育子女及慶賀禮儀
第四節 喪禮
第五節 祭禮
第六節 節日
第七節 小兒遊戲
第八節 村民婚禮
第二章 法定節假日
第三章 行業習俗
第四章 惡習流弊
第五章 良行
第六章 村民生活
第一節 民房
第二節 開放的十九年
第三節 家庭用具
第四節 飲食
第七章 鰥寡孤獨
第八章 堂號、名、字、號
第九章 方言
第一節 土語
第二節 諺語
第三節 歇後語
第九編 教育
第一章 行政機構及學校
第二章 私塾
第三章 競進學堂及海陽第一次學潮
第四章 學前教育
第五章 冬學(民校)
第六章 國小教育
第七章 國中教育
附大學生名錄
第十編 文化、體育、衛生
第一章 文化
第一節 文物
第二節 電影
第三節 戲劇
第四節 秧歌
第五節 文藝創作
第二章 體育
第一節 舊時武術
第二節 學校體育
第三節 民眾體育
第三章 衛生
第一節 疾病與傳染
第二節 醫療
第三節 婦幼保健
第四節 合作醫療
第五節 防疫
第十一編 人物傳記
第一章 革命烈士
著名烈士辛靜階
一等功臣辛謙玉
二等功臣辛桂秋
第二章 明清及民國人物
第一節 明人辛彰光
第二節 清人辛桂芳、辛鳴佩、辛澤熙
第三節 民國人物辛錫祿、辛懋堂、辛錫嘏
第三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物
辛星山
辛華三
辛悅生
辛清芳
辛寬春
辛在雲
辛舉敏
辛康基
辛田芝
辛清康
辛文生
第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一節 科技精英辛衛華
第二節 援外專家辛鏡敏
第三節 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及優秀教師辛樂祥、辛占嶺
第四節 農民高級技師辛連文、辛喜良、辛松壽、辛同智
第五章 海外遊子
附:一、大辛家縣團級以上幹部名錄
二、工交企業處級以上幹部名錄
三、文教衛生各業高級職稱名錄
四、革命烈士名錄
五、恩榮錄
第十二編 文叢 雜記
第一章 文叢
《泮稿》、《所見即錄》書封面
一、辛右清碑文
二、辛延祉文:《心廣》
三、辛 莘文:《長幼之節不可廢也》
四、辛均黼文:《愛其所親》
五、辛松齡文:《既入其芷》
六、辛寶初詞三首:《青玉案·念故人》《阮郎歸·漁家客》《臨江仙-登菩薩頂》
七、居高不危,滿而不溢,福祉永住、心存社稷
第二章 雜記
一、修城護家園
二、辛登故居考
三、煙臺人爭識辛壽慶
四、巧破頑石,其勇驚人
五、《入唐求法巡禮記行》考
六、張真人
七、四大工程與村政
八、澇子與地級評說
九、有驚無險,海上偶遇鯨
十、古井、小井、西沙灣
十一、文昌閣、關帝廟、龍王廟
十二、老鴉石、媳婦炕、仙人腳
十三、泥珠
十四、黃鼠狼群體北遷
十五、海火
十六、鬼(鮎)、黃鱝與蒼耳相剋
跋
附錄
大事續記
志書捐贈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