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一條中國式道路的誕生記;一部發展時代的觀照記與沉思錄。
大湘西,千年驛道旁的一個古老村莊,林則徐和沈從文足跡灑落之地,一條新規劃的高速公路正待破土動工,引來大撥以修路為業的外地人和鋼鐵機械。在危機四伏的的寒來暑往裡,在矛盾叢生的現實境遇中,他們為這條昂貴的通衢大道付出勞力與心智,甚至獻上尊嚴與生命。隨著修路者的到來,平靜的家園也風起雲湧,古老村莊難逃發展浪潮的裹挾:田地徵收,房屋拆遷,古樹凋零,廟宇重建,山河巨變……而人心和道德也一再經受微妙而持久的衝擊。修路者和當地人——兩個不同群體的生活和命運因這條大路緊緊相連,彼此交織和衝撞,或喜或悲或苦或樂。
作者張贊波既是紀錄電影導演又是作家,他耗時三年多“潛伏”在故鄉的築路工地上,近距離接觸路橋公司職工、修路民工、包工頭、工程監理、當地村民與基層官員,用攝像機和筆同時記錄下一條高速公路的從無到有,生動講述了一群公路建設者的人生故事,細緻描繪了一個基層村莊被時代改變的境遇,客觀呈現了一個行業內部的真相與秘密,深刻展現了國家在高速發展過程中的光榮與代價。
本書繁體版一經亮相便成為台灣年度熱門非虛構作品,獲得2015年台北書展大獎“年度之書”、2014年台灣《中國時報》開卷年度好書獎之“十大中文創作”、2014年台灣《放映周報》“年度十大電影專書”、2014年度出版人“兩岸議題選書”……馬英九親自向作者頒獎;蔡英文成為本書讀者,將其列入私人書單公布;朱立倫邀請作者參加新北紀錄片論壇。今在繁體字版基礎上,《大路》簡體字版增補數萬字文字,首次披露數十幅紀實圖片,構築出一部更精彩的“紙上紀錄片”。
作品目錄
前言 在湘西,我想拍一部“公路片”
第一章 中伙鋪
路上的風景
道路上的古老村莊
項目部
第二章 留雲寺
一座讓路的古寺
“神”愛世人
無能為力的神祇
俗世與神界
第三章 老何和他的工友們
重慶來的挖樁人
老何一家的壞運氣
“杯酒釋恩仇”
本地幫和外地幫
壞運氣輪到了老薑
第四章 中國式博弈
工地上演“黑幫電影”
中國式博弈
難以癒合的傷口
第五章 紅歌與娛樂
一場異彩紛呈的紅歌大賽
牌局與馬戲
人人都愛“橋頭堡”
第六章 共和國同齡人
被遺忘的老兵
沒有硝煙的戰場
“彎道超車”新時代
“公安”老朱和母狗小白
第七章 中國式關係
袁科長的一天
歐婆婆家的“飛來橫石”
速度之戀
“工程關係學”
冤家亦朋友
第八章 被改變的村莊
“和諧拆遷”
水源“保衛戰”
亡靈與神樹
第九章 我的角色
初見高速公路
“你是站在什麼立場的?”
“小機機”拍客的底層生活
分裂與糾結的紀錄人生
第十章 重慶:巫山與巫溪
迎來送往的道路
老何的新人生
老薑的舊生活
古董商老何的荊棘路
迷失在嶄新的古鎮
尾聲 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後記 直面生活的粗糲和厚重
附錄 同題紀錄片《大路朝天》提案獲獎情況
作品影響
2015年,該書入選新浪2015年度中國好書榜。
作者簡介
張贊波:北京電影學院出身,名列栗憲庭電影基金名單上的年青一代,他的獨立紀錄片處女作由周雲蓬作曲,他的另一部紀錄片同題著作,被稱為何偉《尋路中國》的“高速公路版”,並由馬英九頒獎,還被蔡英文納入私人書單在其Facebook上公布,是繼野夫、錢理群等人後,第四位獲得台北書展大獎的大陸作家。但這些年來堅持獨立拍片,幾乎沒有收入。同獲開卷好書獎的台灣作家駱以軍給他留言:“贊波,太感動於你的片了。”而對獲獎,他自己說,無論如何,書籍的功能在於被閱讀,否則,還不如落在一位會認真閱讀它的小販手裡。
張贊波,生於70年代,湖南邵陽人,2005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碩士畢業。曾用筆名“北太西”寫作影評、詩歌,後成立漸近線電影工作室,專事獨立紀錄電影創作,持續關注中國高速發展下的個體尊嚴與生存境遇。主要作品有《天降》(Falling from The Sky,2009),《戀曲》(A Song of Love, Maybe,2010),《有一種靜叫莊嚴》(The Interceptor from My Hometown,2011),《紅白藍》(Red,White and Blue,2012)等。作品曾參加過國際國內數十個電影節(展),是當下中國獨立紀錄片創作的中堅力量。2015年完成本書的同題紀錄片《大路朝天》(The Road),入選第28屆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電影節長片主競賽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