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鼠

大足鼠

大足鼠(學名:Rattus nitidus),是鼠科、家鼠屬的動物。大足鼠屬中型鼠類,體粗壯,耳大而薄,尾較細長,後足較長,背毛棕褐色,腹毛灰白色。

大足鼠主要在夜間活動,有明顯的季節性遷移,主要以種子為食,繁殖力強,全年除12-1月外均能繁殖,每胎3-11隻,棲息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帶山麓作物地及山麓灌木叢,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大足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足鼠
  • 拉丁學名:Rattus nitidus
  • 別稱:灰胸鼠,水老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哺乳綱
  • 齧齒目
  • 亞目松鼠亞目
  • 鼠科
  • :家鼠屬
  • :大足鼠
  • 亞種:3個
  • 分布區域: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 命名人及年代:Hodgson,1845
  • 英文名:Himalayan Field Rat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態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大足鼠屬中型鼠類,體粗壯,耳大而薄,向前拉能達到眼部,尾較細長,尾長平均略短於體長,尾環不如褐家鼠明顯。後足較長,成體後足長均大於30毫米,前後足背面均白色。
大足鼠背毛棕褐色,略帶棕黃色,吻部周圍毛色稍淡略顯灰色,自吻部至尾基部,毛色基本一致。背毛由二種毛組成,一種為較粗硬的長毛,長毛下部3/5為灰白色,上部2/5為棕褐色。另一種為柔毛,柔毛毛基灰色,毛尖棕黃色。由於背中央長毛較多,毛色略呈棕褐色,兩側色調較淡。腹毛灰白色,自頦下至肛門處,毛色基本一致。前後足背面均為棕色。尾背面為棕褐色,腹面為灰白色。
大足鼠頭骨較狹長,棱嵴較發達,鼻骨較長,顳嵴在頂骨處向外擴展成弧形與黃胸鼠相似,門齒孔較窄長,其後緣接近第一臼齒的連線線。聽泡較大。
大足鼠上頜第一臼齒較大,第三臼齒最小,第一臼齒約等於第三臼齒的2倍。第一臼齒第1橫嵴外側齒突退化,中齒突正常,內齒突向下彎曲。第2橫嵴3個齒突發育正常。第3橫嵴內齒突消失,外齒突較小,中齒突最大。第二臼齒第1橫嵴消失,僅餘1內齒突。第2橫嵴發育正常,第3橫嵴內外齒突皆退化,僅餘1中齒突。第三臼齒第1橫嵴亦僅留1內齒突,第2、3橫嵴連成環狀。

棲息環境

大足鼠棲息于海拔800-3200米的山地、丘陵地帶山麓作物地及山麓灌木叢,菜園、稻田環境中,偶爾亦進家屋。

生態習性

大足鼠主要在夜間活動,以晨昏最活躍,白天多伏於洞內。外出尋食有一定的活動路線,路線有雜草之處便咬斷雜草,劈成小徑。大足鼠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遷移和趨食性遷移特性,這種遷移習性在種群繁衍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足鼠的洞穴多在荊棘灌叢和岩石縫隙中,每個洞有4-5個洞口,洞口一般開於向陽處,洞口直徑約6厘米,洞道極長,入洞口在田埂上面,後洞口在貼近水溝邊的灌叢中,入洞口進入洞道約40厘米後逐漸開始向下,另一個叉道通向天窗洞,窩距地面深度約98厘米,距入洞口水平距離253厘米,窩用稻草、樹葉、雜草組成,窩的直徑為13×15厘米,在距出洞口水平距離約45厘米處,洞道開始分叉,通向二個出洞口。出洞口極其隱蔽,貼在靠近水溝邊的灌木叢中。
大足鼠主要以種子為食,喜食玉米和稻穀,亦食漿果、草籽草根、嫩芽和其他小型鼠類及田螺、魚、螃蟹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
在中國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江蘇、安徽、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河北、河南、陝西、甘肅。
大足鼠

繁殖方式

大足鼠繁殖力強,全年除12-1月外均能繁殖,5月是全年繁殖的高峰期,但一般春秋兩季繁殖,胎仔數3-11隻,平均4-6隻。

亞種分化

序號中文名學名命名人及年代
1
Rattus nitidus nitidus
Hodgson, 1845
2
大足鼠緬甸亞種
Rattus nitidus obsoletus
Hinton, 1919
3
大足鼠泰國亞種
Rattus nitidus rahengis
Kloss, 1919
(資料來源:)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分布廣泛,種群數量很多,發展趨於穩定。
在中國,大足鼠的數量隨著地區、生境和年份的不同,差異很大,這很可能是降雨量和溫度引起的。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