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學

大足學,是指以大足地區為中心,覆蓋周邊及巴蜀地區,以石刻造像為主體,兼及該地區豐富的文化遺存與歷史文化,以及大足學理論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問(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足學
  • 地區:重慶大足
  • 類型:文化遺產
  • 研究年代:唐宋時期
基本概況,研究方法,

基本概況

簡言之,“大足學”以巴蜀石窟文化為研究主體,堪稱為“巴蜀敦煌學”。
大足學研究,以大足石刻研究為基礎,進而研究唐宋時期大足地區歷史文化,由著重研究文化遺產進而研究大足經濟與文化的關係,探索大足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內在規律,促進大足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這是大足學作為一門地方學研究的基本定位。
大足石刻,匯聚了世界石刻造像藝術的精華,是中國南方石刻造像的中心,對於世界宗教史、宗教藝術史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同時,以世界遺產范型大足石刻為中心,組織建構經濟社會發展,大足區的思考與行動,為具有眾多歷史文化遺產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發展經驗。大足學,由此超越了地方學的範疇,或成為正在興起的文化遺產學的一個傑出範例。

研究方法

(一)凝練方向,深化研究。以大足地區為中心,立足石刻造像研究主體,凝練學科方向,加強科學研究。大足學學科方向可初設為石刻文化研究、石質文物保護研究、文化資源管理與利用研究、大足學理論研究四大研究方向。加強院校結合、發揮整合效應。充分發揮研究院立足大足,熟悉本土文化資源的優勢,充分利用高等院校智力資源豐富,研究資訊發達的優勢,強強聯合,深化科學研究。鼓勵開展跨地區和跨國合作。
(二)凝聚團隊,加強管理。立足研究院,通過培養、引進、外聘等形式,構建大足學研究的本土力量,堅持學科梯隊與研究方向相對應,建構富有活力的學術梯隊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幹;三者的比例大致保持在1:3:6左右。學科帶頭人權責統一,並實行動態考核。充分發揮地處成渝之間的優勢,整合重慶、四川兩地研究資源,並通過整合大足石刻研究會和建立大足學研究基地等平台,通過設立開放性研究項目等形式,向四海之內的研究力量敞開懷抱,形成動態化、開放性的學術管理機制。
(三)注重教育,培養人才。通過各種途徑,積極爭取將大足學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納入國民教育體系。鼓勵在本科階段開設大足學通論課程,推動在研究生培養階段設立大足學學科方向,與高等院校聯合開展大足學研究碩博士研究生,設立“大足學”獎學金,鼓勵博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以大足學相關研究為選題。
(四)加強交流,培育氛圍。通過舉辦學刊,與高等院校聯合開設專欄,通過舉辦開展學術演講,開展學術成果翻譯,舉辦學術徵文,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加強與媒體的溝通交流,促進大足學最新研究成果的交流與傳播,培育研究氛圍,激發研究活力,提升研究質量,深化研究成果。
(五)整合資源,夯實平台。通過爭取上級經費、自籌經費和爭取社會資助等形式,整合資源,加大投入,夯實學科建設平台。高標準建設,爭取把大足石刻藝術總館建設成集研究、教育、展示、收藏為一體高水平的博物館。
以石刻造像為中心的大足及其周邊地區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傑出表征,是全人類具有突出和普遍價值的藝術傑作,它的形成、發展與留存,凝聚了代代大足人和千千萬萬關心這片土地和文化的人們無盡的心血。今天,大足石刻研究院的更名和大足區的設立,昭示了一個時代對這塊土地的新的期許,“大足學”的誕生和成長,必將成為這段歷史的書寫譜寫上最為濃墨重彩的一段篇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