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象的生活藝術》由灕江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前言
象牙之痛
適者生存
母系氏族社會
交配
年輕一代
進食
飲水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米歇爾·丹尼斯—霍特(Denis-Huot M.) (法國)克麗絲汀·丹尼斯—霍特(Denis-huot C.) 譯者:韋麗華 韋建華
米歇爾·丹尼斯—霍特(Denis-Huot M.)克麗絲汀·丹尼斯—霍特(Denis-huot C.)夫婦是世界級著名大象研究專家和保護者。為了寫作本書,近30年以來,他們每年都會在肯亞的野生動物園待6個月以上,與大象朝夕相處,研究和記錄其日常生活;他們研究的大象相關資料塞滿了家裡的所有房間。他們還著有多部有關非洲動物志的權威專著,如《大象》、《壯麗的肯亞》和《野生動物王國》等,並曾獲“
世界新聞攝影獎”。
序言
大象是歷經百萬年進化的生物。有人認為,大象是史前遺留下來的物種,注定要像猛獁和恐龍一樣滅絕。然而,大象這種動物卻身強體壯、充滿活力,它們適應了各種各樣的環境而生存至今。這個大自然的奇蹟一直令人類著迷不已,許多人都發現,大象其實非常討人喜愛。動物學家伊恩·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認為:“大象是一種聰明而奇特的動物,它們的社會關係像極了我們人類。”大象記憶力非凡、身體構造獨特、聰明絕頂,而且社會化程度高,我們沒有理由不喜歡它們。
大象是群居動物。在自然環境中,它們過著和睦共處、相互幫助的
遊牧生活。大象家族或宗族內部的社會平衡關係是其他哺乳動物所不能及的。成年母象利用母系氏族組織賦予的權威來領導族群。大象和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大象有和人類相同的生命周期,在進入17或18歲以前的成長和我們人類一樣;大象也和我們一樣,有很強的家庭觀念,對死亡亦有深沉的感受;大象感情豐富,會高興,會悲傷,會憤怒,也會有似水柔情;大象會為失去親人而感到悲慟,會為此哭泣並意志消沉;在困難面前大象能相互幫助。
大象在非洲也許是被研究得最多的巨型哺乳動物,但大象還有許多方面亟待人類去研究。比如,僅在20年前,科學家才發現大象可以通過超低音波進行超遠距離傳播。
大象目前在其棲息地承受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因為象牙的珍貴价值,大象儘管自身力量強大且聰慧過人,但亦阻止不了自己被列入瀕危物種名單的命運。現在大象已經成為非洲的野地及非洲最後的開闊地的象徵。但這樣的象徵又能持續多久呢?
謹對所有幫助我們去了解大象的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們是伊恩·道格拉斯-漢密爾頓、辛西婭·莫斯、喬伊斯·普爾、皮埃爾·佩弗和理察·里奇。我們也為肯亞的野生動物對他們所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