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豆黑痘病
- 病原中文名:大豆痂圓孢,有性態大豆痂囊腔菌
- 病原拉丁學名:Elsinoe glycines Jenkins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有性態子囊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葉片,莖,莢
病害症狀,病原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基本方法,化學方法,
病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莖和莢,幼嫩的葉片尤易被害。葉片染病葉上病斑圓形,直徑1mm左右,常分布於葉脈兩側,初呈灰白色,後變黑褐色,最終病葉兩邊向上反卷,變黑乾枯。莖和葉柄染病病斑大小不等,小的橢圓形,大的病斑融合長達2cm,黑褐色,肥厚隆起,瘡痂狀,上生不明顯的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
病原特徵
大豆痂圓孢(Sphaceloma glycines Kurata et Kuribayashi),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盤單生或聯生於角質層下的擬薄壁組織的基質上,枕形,上密生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初無色,後變褐色,很短不分枝,頂端鈍形或略尖,無隔或具一個隔膜,大小8~16×4~5(μm),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形或橢圓形,無色或褐色,單胞,內含1~2個油球,大小5~14×2~5(μm)。有性態為大豆痂囊腔菌(Elsinoe glycines Jenkins),屬子囊菌亞門真菌。
傳播途徑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株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的初侵染菌源。
發病條件
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一般可存活200~250天,但若脫離病斑11~14天便失去萌發力。土壤缺肥尤其缺鉀肥影響大豆正常生長,發病重。過度密植或株間通風不良,多雨濕度大時發病重。6月份開始發病,8月進入發病盛期。重病田大豆中上部病葉大量枯死,莖和莢上病斑累累十分醒目。
防治方法
基本方法
(1)選種抗病品種。精選無病種子,進行種子消毒。
(2)與禾本科作物進行三年以上輪作。
(3)及時清除田間病株殘體,秋翻土地將病株殘體深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