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茯苓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豆茯苓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二。具有疏風散寒,健脾泄水,利水消腫之功效。主治風水腫,外感風邪,水濕不行。症見惡風畏寒,面目四肢俱腫,咳嗽有痰,小便短少,食欲不振,身重脈浮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豆茯苓散
  • 藥品類型:中醫方劑
  • 功用:疏風散寒,健脾泄水,利水消腫
  • 主治:風水腫,外感風邪,水濕不行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大豆三升,桑白皮(以水二斗,煮取一斗,去滓,納後藥)五升,茯苓、 白朮各五兩,防風、橘皮、半夏、生薑各四兩,當歸、防己、麻黃、豬苓各三兩,大戟一兩,葵子一升,鱉甲三兩。

用法用量

1、現代用法:上藥十五味,取飲片,共為細末,每服6〜9克,日2〜3次,溫開水調下。或取飲片,以清水4000毫升,先煎前二味,約得2000毫升,過濾,分兩次入余藥,煎取約800毫升,勻分3〜4次溫服。
2、古代用法:上銼。納前汁中,煮取五升,一服八合,一日三次。每服相去如人行十里久。

功用

疏風散寒,健脾泄水,利水消腫。

主治

風水腫,外感風邪,水濕不行。

方義

風寒外襲,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則水濕壅盛而成風水之證。方中麻黃宣肺散寒,防己、防風祛風利濕,三藥合以散風寒;大豆、茯苓、豬苓、葵子利小便,大戟逐水濕,五藥合以利水消腫;橘皮、半夏、生薑行氣散寒以化濕;白朮益氣健脾以杜濕生之源;當歸補血祛風,鱉甲軟堅散結,二味相伍,滋陰補血以防陰傷。諸藥合方,利水消腫而不傷陰,滋陰補血而不戀邪,可使風寒外散,水濕內消,水腫自除。

運用

1、臨床套用以惡風畏寒,面目四肢俱腫,咳嗽有痰,小便短少,食欲不振,身重脈浮為辨證要。

使用注意

方中甘遂有毒,且逐水力猛,應中病即止,不必盡劑;孕婦忌服。

附註

風水腫為水腫病證而兼見風邪者,故其治療當從祛風利水入手。然風邪與水濕何者為甚?其祛風與利水之側重面亦當有異,風邪為主者,當重在祛風,水濕為主者,當重在祛濕。此方名為大豆茯苓散,大豆與茯苓用量亦較重,當是主藥,故而方意重在健脾利水可知。大豆有黑、黃之分,功能雖較接近,但臨床上一般以黑大豆較多。其性昧甘平,入脾腎兩經,能利水解毒。《別錄》云:“逐水脹。”《木草綱醴》稱:“黑豆入腎功多,故能治水,消脹,下氣,制風熱而活血解毒,所謂麗同氣相求也。”化學分析表明: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以及多種維生素,並含有微量大豆黃酮及染料木素(水解產物),兩者皆有雌激素樣作用。據報導,用豆漿(豆與水比為1:8,每天2000毫升加糖分6次服)治療妊娠水腫.有明顯療效。認為豆漿含鈣、鹽少,含維生素B,及煙酸多,故有降低血壓及利尿之功,茯苓合白朮,健脾利水;生薑辛散水氣,冬葵子以助利水;麻黃、防風、防己祛風勝濕,利水散邪;桑白皮亦可利水,配半夏、陳皮可瀉肺止咳化痰,大戟以泄水消腫,鱉甲益陰軟堅消散。益陰可防止疏風、利濕、泄水諸藥之傷陰;消散有助於水濕之祛除。此一舉而兩得,可謂善於配伍套用。(《實用千金方選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