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矮縮病毒

黃矮病毒科黃矮病毒屬學名:Soybean dwarf virus異名:地下三葉草紅葉黃矮病毒(subterranean clover red leaf luteovirus);草莓和性黃邊病毒(strawberry mild yellow edge virus);地下三葉草紅葉病毒(subterranean clover red leaf virus。 英文名:Soybean dwarf virus 縮寫:SbDV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豆矮縮病毒
  • 外文名:Soybean dwarf virus
  • 異名:地下三葉草紅葉黃矮病毒
  • 分布:亞洲
分布,寄主植物,危害情況,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種子傳播,蚜蟲傳播,流行學,檢疫與防治,檢測和檢疫方法,防治,化學防治,寄主植物的抗性,備註,

分布

分布範圍較廣。亞洲:日本敘利亞美國:加利佛尼亞州,肯塔基州,馬里蘭州,紐約,北卡羅那,南卡羅那,維吉尼亞;大洋州:新南威爾斯,南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紐西蘭。

寄主植物

大約50多種豆科植物和幾種非豆科植物易受SbDV侵染(Tamada,1973;Ashby et al.,1979;Damsteegt,et al.,1990)。
自然寄主
持續性症狀
大豆(Clycine max),紅車軸草(Trifolium pratense)-葉皺,脈縮,黃化和矮化
豌豆(Pisum sativum)-老葉黃化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葉片黃化和矮化
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Erodium moschatum,Trifolium subterraneum,calandrinia caulescens-葉子變紅
甜菜(Beta vulgaris)lupinus albus,Lupinus angustifolicu,Medicago polymorpha-葉子黃化
白車軸草(Trifolium repens)T.pratense-無症狀
蠶豆(Vicea faba)V.articulata-葉子黃化,捲曲
實驗寄主
大約3-9科植物易受侵染。
紫雲英(Astragalus sinicus)-葉子系統變黃或變紅
大豆(Glycine max)-系統起皺,脈縮,黃化及矮化
絳車軸草(Trifolium incarnatum)T.subterraneum-葉子系統變紅
蠶豆(Vicia faba)-老葉系統褪綠和黃化
繁殖和保存寄主
大豆,豌豆
鑑定寄主(局部枯斑或整株發病)
大豆,豌豆,Trifolium subterrane 均為整株發病

危害情況

產量損失根據栽培品種,病毒株系,蚜蟲密度,感病時植物的生長期及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接種實驗表明SDV-Y在主要的大豆栽培種上引起的損失要比SDV-D嚴重(Tamada, 1975;Tanimura and Tamada, 1976)。田中如果有50%大豆自然感病,產量就會下降40%,產量降低主要是因為豆莢數量的減少(Tamada, 1975)。SbDV在其他國家的大豆產區是否重要目前還不知道。

形態特徵

病毒粒子特性
病毒粒子球形,無包膜;直徑25-27nm,無明顯的外殼結構。
理化性質
提純樣品中只有一種沉澱組分,沉澱係數114S,A260/ A2801.85
病毒粒子包括30%核酸,70%蛋白質,無脂類。基因組為單鏈RNA,線狀,大小為6Kb,沒有多聚腺苷酸尾巴。

傳播途徑

種子傳播

SbDV不經種子傳播(Tamada et al., 1969)。

蚜蟲傳播

茄溝無網蚜(Aulacorthum solani)傳播SbDV的效率最高。Aulacorthum circumflexum也是有效的傳播介體但在自然界中不是很重要(Helms et al., 1983)。而且在澳大利亞(Johnstone and Guy, 1986)、美國(Johnstone et al., 1984),日本(Mikoshiba et al., 1996)和敘利亞(Makkouk et al., 1997)報導了SbDV一個或多個株系由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傳播。由豌豆蚜特異傳播的株系不能或不能有效由茄溝無網蚜傳播。因此SbDV株系有介體特異性。檢測SbDV不能由下列介體傳播大豆蚜(Aphis glycines), 豆蚜 (Aphis craccivora), 棉蚜(Aphis gossypii), 桃蚜(Myzus persicae), Acyrthosiphon kondoi, Macrosiphum euphorbiae 和Therioaphis trifolii f. maculata (Tamada, 1970, 1975;Kellock, 1971;Johnstone and Patten, 1981;Helms et al., 1983)。
茄溝無網蚜數量不同,傳播SbDV的效率也不相同(Damsteegt and Hewings, 1986)。

流行學

茄溝無網蚜能夠以持久性方式有效的傳播SbDV,它不是在取食後立即接毒而是隨著取食時間的增加接毒效率也隨之增加(通常大約是24小時)。病毒的潛育期為15h或更長,蚜蟲持毒期為幾周(Tamada, 1970)。因此蚜蟲可帶毒遷移到較遠的地方。

檢疫與防治

檢測和檢疫方法

田中診斷SbDV,主要通過可見的病害症狀包括矮縮(矮化),葉子皺縮和黃化(Tamada et al., 1969)。通常用的指示植物包括:大豆, Lens culinaris, 菜豆, Trifolium incarnatum, T. subterraneum 和蠶豆,它們易受所有株系的侵染。而以Lupinus albus, Phaseolus vulgaris,紅車軸草和白車軸草,區分SDV-D和SDV-Y(SDV-SCRLV)。
蚜傳接種實驗對病毒的檢測也是十分重要的。(Tamada, 1970;1973;Damsteegt et al., 1990)。介體特異性的株系通常用茄溝無網蚜和豌豆蚜檢測。
ELISA 是最有效的檢測和診斷SbDV的方法(Mizukoshi and Hagita, 1992;Hewings et al., 1990),但並不是所有SbDV都能經ELISA區分(D'Arcy and Hewings, 1986;Damsteegt et al., 1990)。SDV-D主要通過寄主症狀和寄主範圍的不同與SDV-Y和SDV-SCRLV區分。另外,SDV-D與SDV-Y和SDV-SCRLV的單鏈RNA和外殼蛋白的分子量也稍微有所不同。
日本豌豆蚜特異的株系與茄溝無網蚜特異的株系不能通過寄主範圍和多抗血清ELISA檢測區分,但可使用單抗區別(Mikoshiba et al., 1996)。

防治

牧場中白三葉草紅三葉草是病毒的侵染源,但是很難從牧場將三葉草植物完全剷除。如果大豆種植在沒有或很少三葉草的區域,大豆感染SbDV的機會就少。
改變大豆的播種期,避開蚜蟲遷飛高峰期。
使用銀色的聚乙烯薄膜能有效的降低SbDV的侵染(Mizukoshi et al., 1992),這項措施在大豆田裡是可行的。

化學防治

防治SbDV可以在生長季節向田裡施用殺蟲劑(Tamada, 1975),殺蟲劑不能阻止帶毒蚜蟲的遷移,但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病毒的第二次擴散(Tamada, 1975)。因此,化學防治的成功與否依賴於SbDV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的相對重要性。

寄主植物的抗性

使用抗病或耐病品種是控制SbDV的最重要的措施。不同的栽培品種受侵染的數目和症狀的嚴重程度差異很大,但是在2300個大豆栽培種和系中還沒有發現免疫品種(Tanimura et al., 1982)。
通常易受侵染的栽培種和系產生的症狀也較嚴重。大豆栽培種 Ohoujyu, Adams, Peking, Bavender SP-4, Bavender SP-7和PI-90763對SbDV相對有抗性,它們通常產生輕微的症狀,引起的損失也相對較小(Tamada, 1975;Tanimura and Tamada, 1976)。

備註

1975年在非洲奈及利亞發現了一種嚴重的大豆矮化病毒-非洲大豆矮化病毒(African soybean drawf virus)。該病毒由煙粉虱(Bemisis tabaci)持久性傳播。它所引起的症狀與由蚜蟲傳播的大豆矮縮病毒相似。一些大豆的基因型對非洲大豆矮化病毒有很高的抗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