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及其進化機理研究》是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由張曉冬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及其進化機理研究
- 依託單位:北京科技大學
- 項目負責人:張曉冬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大規模協同設計是網際網路時代實現全民創造的新興設計模式。作為新生事物,大規模協同設計的運行機理與傳統的協同設計具有重要區別,自組織進化的複雜性和工程系統-社會系統的交叉性導致其理論模型、進化機理和研究方法嚴重缺乏,成為當前急需解決的瓶頸問題。本項目針對這一問題,首次提出對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及其進化機理進行研究,創新點包括:識別大規模協同設計的推進原理及影響因素集合、建立基於自組織推進原理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構建完整的系統績效評價體系、基於共生模型仿真發掘互動進化規律、以及運行機制的實時最佳化方法。通過本項目研究,期望能突破當前的研究局限,為網路化自組織協同工作系統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時為大規模協同設計提供系統的建模方法、基礎理論和決策依據,從而深度發揮多專業群集智慧型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協同性,提高大規模協同設計的效率和成功率。
結題摘要
大規模協同設計是利用開放式群體創新的巨大潛力,由大量志願者藉助於網路社區平台自發進行協同產品設計。由於大量具有多樣化能力結構的志願者主動共享產品創意、信息、技術和成果,這一設計模式在產品的創意轉化、技術轉化、市場導向、創新程度等方面具有顯著的低成本和高客戶滿意度的優勢。然而,設計環境與人員自組織行為的複雜性和高度的學科交叉性導致了大規模協同設計工作模型、影響機理和研究方法的嚴重缺乏。本項目綜合套用複雜適應系統理論、產品設計、協同工作研究、社會網路分析以及群體創新的理論和技術,提出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及其進化機理的研究課題,並開展了為期四年的研究。項目研究取得的主要工作進展和研究成果如下: (1) 從實證角度探索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互動演化特徵,分析了這一過程中大規模協同設計網路的魯棒性; (2) 基於多社區調查,提煉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社區的過程推進原理和影響因素集合; (3) 提出了面向過程的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建模原理,建立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過程模型、設計主體模型及環境對象模型,通過互聯技術建立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共生模型; (4) 開發了面向大規模協同設計的過程仿真分析平台,實現了對產品-社區的共生過程進行動態描述和量化仿真; (5) 提出了基於大規模協同設計的產品-社區互動進化過程的評價體系和指標算法; (6) 基於所提出的評價體系,研究了不同影響因素對大規模協同設計結果的影響,通過仿真分析平台得出了大規模協同設計的運行管理機制最佳化的建議; (7) 基於仿真平台,構建了在複雜外界環境下獲取可操作的運行機制最佳化策略,形成了一套大規模協同設計建模、評價、機理分析與運行機制最佳化的系統理論與方法體系; (8) 在國際期刊、國際學術會議、國核心心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8篇(均標註了本基金資助編號)。其中SCI收錄4篇,EI收錄21篇。論文詳細目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