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黑頭病是由大蒜艾氏鏈格孢引起的、發生在大蒜的病害,主要為害鱗莖。該病在貯藏期間的大蒜鱗莖上經常可見,剝開蒜瓣,在其上初生具紫紅色邊緣的小凹陷斑,後病斑擴大,凹陷更加明顯,病斑上長出黑色叢霉狀物。
大蒜黑頭病為真菌性病害,生產上白皮大蒜比紅皮大蒜髮病重;新蒜地發病最輕,種植5年大蒜輪作1年小麥的地塊次之,連茬種植6年以上的地塊發病最重;高肥力地塊比低肥力地塊發病輕。
根據大蒜黑頭病的發生規律和發病特點,在防治策略上應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措施為基礎,加強大蒜栽培措施,提高蒜株的抗耐病能力,協調選用農業、化學防治措施,進行綜合治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蒜黑頭病
- 外文名:Garlic Embellisia clove spot
- 病原:大蒜艾氏鏈格孢
- 為害作物:大蒜
- 為害部位:鱗莖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大蒜黑頭病病原為大蒜艾氏鏈格孢(學名:Embellisia allii (Campanile) Simmons),艾氏霉屬,是絲孢綱一新紀錄種,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體呈典型叢霉狀,光滑至粗糙;菌絲體內可產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從菌絲或厚垣孢子生出,不分枝或少,具隔膜,直立或在產孢處膝狀彎曲,分生孢子梗粗短,孢痕明顯;分生孢子短,長橢圓形或近圓柱形,平直或彎曲呈S型、C型、Y型、具橫隔2~7個,偶見縱隔或斜隔1~3個,大小(15~45)微米×(8~15)微米,黃褐色,隔膜黑色,孢壁較光滑,分隔處略縊縮,隔膜比孢壁厚,顏色也加深。
為害症狀
大蒜黑頭病主要為害大蒜的鱗莖,在貯藏期間的大蒜鱗莖上經常可見。剝開病株蒜瓣,在其上初生具紫紅色邊緣的小凹陷斑,後病斑擴大,凹陷更加明顯,病斑上長出黑色叢霉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或厚垣孢子在大蒜鱗莖上、土壤中的病殘體上越冬越夏,傷口侵入。如作種的蒜瓣有損傷,秋季溫度高,播種較早的年份,年前就可侵染,隨溫度的降低,菌絲體發育緩慢,達到一定溫度時開始休眠,只在蒜瓣上出現一個紫紅色邊緣的小凹陷斑。當蒜母爛掉後,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或厚垣孢子存活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對植株的生長影響不大,地上部一般不表現症狀。當5月中下旬氣溫達到20℃左右時,越冬或休眠菌絲體開始產生厚垣孢子。分生孢子梗從菌絲或厚垣孢子生出,分生孢子梗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流水傳播到有傷口的大蒜嶙莖上侵染。大蒜收穫後,貯藏期間,環境條件適宜可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流行規律
- 白皮大蒜比紅皮大蒜髮病重。由於白皮大蒜蒜皮薄,含水量大易損傷,在同等條件下病菌侵染的機會多,病害發生的機率比紅皮蒜高。
- 新蒜地發病最輕,種植5年大蒜輪作1年小麥的地塊次之,連茬種植6年以上的地塊發病最重。由於大蒜黑頭病病菌是一種弱害生菌,以分生孢子和菌絲體在病株殘體和土壤中存活,有傷口的條件下才能侵入。連作地大蒜黑頭病病菌連年積累,病害發生較重。同時連作地塊也利於大蒜菌核病的發生,造成大蒜散瓣,植株抗病力較弱,為病原菌侵入提供了有利條件。
- 高肥力地塊比低肥力地塊發病輕。主要是肥力低的地塊植株生長勢弱,抗病性差,蒜頭小,蒜皮薄,其他病蟲害的發生較重,利於大蒜黑頭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
- 注意大蒜生育後期管理髮病重的地塊,收穫前可噴灑7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 強化收穫期管理在大蒜收穫期間一定要細心,儘量避免刀傷和嚴重碰傷,不宜在雨後、重霧或露水未乾時採收。裝袋前應把鱗莖周圍的泥塊去掉,把受傷的鱗莖分別裝袋,分開放置,以免交叉感染。裝袋時應輕拿輕放,減少對鱗莖的機械損傷,減少病源物的侵染機會。
- 加強貯運期管理貯藏期間應控制好溫、濕度,溫度控制在5~9℃,相對濕度控制在90%左右。運輸期間應輕拿輕放,避免損傷,把受傷的鱗莖挑出,最好用冷藏運輸,把溫、濕度控制在病源物適宜活動的範圍外。
- 搞好地下害蟲的防治防治根蛆、韭蛆成蟲可在3月底根蛆成蟲羽化盛期,4月中旬韭蛆成蟲羽化盛期,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全田噴施。4月上旬根蛆幼蟲、根蟎危害初盛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韭蛆幼蟲危害初盛期,結合澆水沖施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每667平方米用48%毒死蜱乳油400~500毫升或48%毒死蜱乳油200毫升+50%辛硫磷乳油450毫升順水沖施。
- 在貯藏期間,使用溫控式電熱硫磺蒸發器,使硫磺等以蒸氣狀態擴散而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