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紅根腐病

大蒜紅根腐病

大蒜染病後,根及根頸部變為粉紅色,地上部無明顯症狀。生長後期,生長有些不良,下位葉變黃或枯死,這時往往已感染病菌。病株根局部或整體變為紅色,或者腐爛、或者萎蔫,根須腐爛脫落,根量減少,莖盤肥大。該病害呈慢性症狀植株頂端受害不明顯,但鱗莖變小,染病根逐漸乾縮死亡,新根不斷染病,也不斷地乾枯,影響鱗莖生長發育。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蒜紅根腐病
  • 病原中文名:洋蔥(棘殼孢)紅根腐菌
  • 病原拉丁學名:Walker et Larson
  •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 病害類型:真菌
  • 主要為害部位:根及根頸部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防治方法,農業措施,藥劑防治,

為害症狀

大蒜染病後,根及根頸部變為粉紅色,地上部無明顯症狀。生長後期,生長有些不良,下位葉變黃或枯死,這時往往已感染病菌。病株根局部或整體變為紅色,或者腐爛、或者萎蔫,根須腐爛脫落,根量減少,莖盤肥大。該病害呈慢性症狀植株頂端受害不明顯,但鱗莖變小,染病根逐漸乾縮死亡,新根不斷染病,也不斷地乾枯,影響鱗莖生長發育。
大蒜紅根腐病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器球狀,褐色,散生,其孔口及孔口周圍生多數剛毛。剛毛暗褐色,具多個分隔;分生孢子梗線形細長,基部分枝,無色,具多個分隔;產孢細胞短,無色,從孢子梗橫隔之下生出,瓶生式內壁芽生產孢;分生孢子單孢無色,表面光滑,直,圓柱形。

傳播途徑

病菌長期在土壤中習居和越冬,遇有範圍較大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即可發病和擴展。病菌在25~30℃下發育最為旺盛。除大蒜外,還侵染洋蔥、大蔥、韭菜等多種作物。病根上的厚垣化菌絲殘留在土壤中,構成下茬作物的侵染源。 該病害為土壤傳染型病害,連作年數越長為害越大。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

實行輪作,該病菌屬重複侵染性病菌,要慎重選擇前、後茬作物。病害最初只出現在一小部分地塊,因此,要致力於早期發現,早期防治。病株殘根不可放置田間,要堆積腐熟或燒毀。

藥劑防治

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8%科博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掌握在發病初期全田用藥,隔3~4天后再防1次,以後視病情變化決定是否用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