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貫眾,鱗毛蕨科貫眾屬植物,產江西(井岡山、蓮花、武寧、萍鄉)、台灣(新高山)、陝西南部(平利)、甘肅南部(康縣、文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波密、樟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中藥基源,中藥基礎,
形態特徵
植株高30-60厘米。根莖直立,密被披針形黑棕色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6-38厘米,基部直徑3-4毫米,禾稈色,腹面有淺縱溝,下部密生卵形及披針形黑棕色鱗片,鱗片邊緣有齒,常扭曲,向上部漸禿淨;葉片矩圓卵形或狹矩圓形,長28-54厘米,寬10-30厘米,先端鈍,基部不變狹或略寬,奇數一回羽狀;側生羽片3-8對,互生,略斜向上,有短柄,基部1或2對為卵形常較大,其他為矩圓卵形,中部的長12-20厘米,寬4-7厘米,先端漸尖或急尖成短尾狀,基部寬楔形或圓楔形,邊緣全緣有時近頂處有小齒;具羽狀脈,小脈聯結成多行網眼,腹面不明顯,背面微凸起;頂生羽片卵形或菱狀卵形,2叉或3叉狀,長10-16厘米,寬10-12厘米。葉為堅紙質,腹面光滑,背面有時疏生披針形棕色小鱗片;葉軸腹面有淺縱溝,有披針形及線形黑棕色鱗片。孢子囊群遍布羽片背面;囊群蓋圓形,盾狀,全緣。
生長環境
生長於林下,海拔750-2700米。
分布範圍
產江西(井岡山、蓮花、武寧、萍鄉)、台灣(新高山)、陝西南部(平利)、甘肅南部(康縣、文縣)、湖北、湖南、四川、貴州、雲南、西藏(波密、樟木)。也分布於日本、不丹、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
主要價值
用於清熱解毒藥;涼血止血藥。
中藥基源
【科屬】鱗毛蕨科
【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楔型大羽貫眾的根莖。
【藥用部位】根莖
【資源分布】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生態環境】生於密林下或溪溝邊。
【生物形態】
楔型大羽貫眾:植株高40-80m。根莖斜升,與葉柄基部疏被暗褐色、闊披針形大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0-30cm,深禾稈色,被疏鱗片;葉片紙質,橢圓形,長30-50cm,沿葉軸、羽柄被少數纖維狀鱗片,單數一回羽狀;羽片多至7對以上,通常向上漸變小,頂生羽片三尖叉形,長達10cm,寬3-4cm,基部圓楔形或楔形,上側往往稍突出;葉脈網狀,中脈兩側各有網眼7-8行。孢子囊群生於內藏小脈中部;囊群蓋圓盾形,全緣。
【採收加工儲藏】全年均可採挖。除去泥砂和葉,曬乾或鮮用。
中藥基礎
【性味】苦;微寒。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流感;乙腦;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