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木蓮(學名:Manglietia megphylla Hu et Cheng)是木蘭科,木蓮屬喬木。高達30-40m,胸徑80-100cm,葉革質,常5-6片集生於枝端,花梗粗壯,花被片厚肉質,雄蕊群被長柔毛,雄蕊長1.2-1.5cm,花葯長0.8-1cm,藥室分離,雌蕊群卵圓形,長2-2.5cm,具60-75枚雌蕊,雌蕊長約1.5cm,聚合果卵球形或長圓狀卵圓形,蓇葖頂端尖,稍向外彎,沿背縫及腹縫開裂,果梗粗壯,花期6月,果期9-10月。
大葉木蓮產於廣西(靖西)、雲南(西疇)。模式標本采自西疇法斗。生於海拔450-1500m的山地林中,溝谷兩旁。
大葉木蓮是中國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樹幹通直,紋理細緻,材質輕軟,為上等用材樹種。木材花大色白,有香味,宜選作四旁綠化、庭園觀賞樹。
(概述圖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苗圃管理,移栽造林,主要價值,保護級別,等級劃定,種群現狀,保護措施,
形態特徵
葉革質,常5-6片集生於枝端,倒卵形,先端短尖,2/3以下漸狹,基部楔形,長25-50cm,寬10-20cm,上面無毛,側脈每邊20-22條,網脈稀疏,乾時兩面均凸起;葉柄長2-3cm;托葉痕為葉柄長的1/3-2/3 。
花梗粗壯,長3.5-4cm,徑約1.5cm,緊靠花被下具1厚約3mm的佛焰苞狀苞片;花被片厚肉質,9-10片,3輪,外輪3片倒卵狀長圓形,長4.5-5cm,寬2.5-2.8cm,腹面具約7條縱紋,內面2輪較狹小;雄蕊群被長柔毛,雄蕊長1.2-1.5cm,花葯長0.8-1cm,藥室分離,寬約1mm,藥隔伸出一成長約1mm的三角尖;花絲寬扁,長約2mm;雌蕊群卵圓形,長2-2.5cm,具60-75枚雌蕊,無毛;雌蕊長約1.5cm,具1縱溝直至花柱末端。聚合果卵球形或長圓狀卵圓形,長 6.5-11cm;蓇葖長2.5-3cm,頂端尖,稍向外彎,沿背縫及腹縫開裂;果梗粗壯,長1-3cm,直徑1-1.3cm。
花期6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大葉木蓮生於海拔450-1500m的山地林中,溝谷兩旁。
大葉木蓮即生長在此條件下發育起來的常綠闊葉林中,森林生長茂盛,一般高度均達25米左右,為復層林,鬱閉度大。組成樹種繁多,植物種類十分豐富,在一個林分中多達100餘科,以殼斗科、樟科、茶科、木蘭科、五加科、安息香科、杜英科、金縷梅科、灰木科等為主。其中熱帶成分約占70%,反映出亞熱帶的過渡性質。林分優勢種不明顯,群落的垂直結構及水平結構均很複雜,樹冠形態多種多樣。喬木一般可劃分為三層,林下陰暗潮濕,灌木草本層在原始林分內一般不發達,而一旦鬱閉破壞,草被生長極快。群落的生活型組成以常綠闊葉大高位芽植物為主,葉片大小,則以中型為主,像大葉木蓮這樣大型葉樹種很少,因此,在林中十分顯著。這些常綠闊葉林,現多存在於山體上部,為當地水源林,並且多在林中種植草果。草果山需經疏伐,降低林分鬱閉,使喜光的植物得以較多的發展,群落成分有較大變化。大葉木蓮在草果山等受中度採伐破壞的林中,天然更新較好。
分布範圍
大葉木蓮產於廣西(靖西)、雲南(西疇)。模式標本采自西疇法斗。
繁殖方法
播種繁殖
採種於秋未10月進行,這時聚合蓇葖果大如鳳梨,顏色轉變為紅色至紅褐色,並有少量蓇葖開始開裂,顯露出鮮紅色的假種皮。採回的果實攤晾或日曬,較乾燥時,蓇葖開裂即可抖出種子。以清水搓洗去假種皮,然後陰乾,不要曝曬。陰乾後可裝於布袋或瓶罐中貯藏,亦可用濕沙貯藏。
一般春季播種。無霜凍地區,亦可隨采隨播。苗圃地要濕潤、疏鬆、不積水。以一般方法築床點播或條播。春播40-50天出土,60天以後才長出真葉,場圃發芽率較低,僅20-30%。
栽培技術
苗圃管理
播種後復土厚約1cm,須蓋草,苗木出齊揭去蓋草時,應加蓋蔭棚。試驗表明,遮蔭的比全光照的生長快而健壯,5個月令的苗木,全光照下高度為9.3cm,鬱閉度40%的高21.6cm,鬱閉度60%的高23.8cm。
苗圃管理除遮蔭外,應加強水肥管理,保持濕潤的環境,適當施追肥,雨後注意疏鬆土壤,用清水衝去葉片上的泥漿。
冬季霜凍到采前,應搭蓋防霜棚,改造原蔭棚亦可,一年生苗木尤應注意。
移栽造林
在潮濕和濕潤地區可以上山造林,也可以栽種在在道路兩旁。一般植苗造林,在初春或雨季進行。起苗時注意保護根系,定植前修剪枝葉,少留葉片。初植株行距以2-3m為宜。
主要價值
大葉木蓮為木蓮屬中較原始的種類,對研究該屬的系統分類有一定的科研價值。其樹幹通直,紋理細緻,材質輕軟,加工容易,耐久,供建築、家具、膠合板等用材,為上等用材樹種。木材花大色白,有香味,宜選作四旁綠化、庭園觀賞樹。
保護級別
等級劃定
國務院於1999年8月4日批准的《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確定厚葉木蓮保護級別為Ⅱ級。
種群現狀
據中國數字科技館2016年8月的報告,大葉木蓮為瀕危種,僅見於雲南東南部和廣西西南部,分布區已非常狹窄。由於當地民眾喜以它作建築用材,森林受到嚴重破壞,生境惡化,殘存大樹已甚稀少,幼樹和幼苗亦甚少見,只見一些萌生幼樹。
保護措施
據中國數字科技館2016年8月的報告,應嚴禁砍伐,組織有關林業單位採種、育苗,栽培繁殖,建議在雲南西疇縣法鬥草果山建立自然保護區,確保這一地區的珍稀瀕危植物的繼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