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冬青

大葉冬青

大葉冬青(學名:Ilex latifolia Thunb.)是常綠大喬木,葉片厚革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由聚傘花序組成的假圓錐花序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無總梗;花淡黃綠色,果球形,成熟時紅色,花期4月,果期9-10月。生於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灌叢中或竹林中。分布於日本及中國長江下游各省及福建等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大葉冬青
  • 拉丁學名:Ilex latifolia Thunb.
  • 別稱:大苦酊,寬葉冬青,波羅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無患子目
  • 亞目:衛矛亞目
  • 冬青科
  • 冬青屬
  • 亞屬:冬青亞屬
  • :大葉冬青
  • 分布區域:分布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廣西及雲南
  • 命名者及年代:Thunb, 1784
  • 海拔:250-1500米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情況,栽培技術,育苗方法,種植栽培,病害防治,主要價值,觀賞價值,藥用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達20米,胸徑60厘米,全體無毛;樹皮灰黑色;分枝粗壯,具縱棱及槽,黃褐色或褐色,光滑,具明顯隆起、闊三角形或半圓形的葉痕。葉生於1-3年生枝上,葉片厚革質,長圓形或卵狀長圓形,長8-19(-28)厘米,寬4.5-7.5 (-9)厘米,先端鈍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疏鋸齒,齒尖黑色,葉面深綠色,具光澤,背面淡綠色,中脈在葉面凹陷,在背面隆起,側脈每邊12-17條,在葉面明顯,背面不明顯;葉柄粗壯,近圓柱形,長1.5-2.5厘米,直徑約3毫米,上面微凹,背面具皺紋;托葉極小,寬三角形,急尖。由聚傘花序組成的假圓錐花序生於二年生枝的葉腋內,無總梗;主軸長1-2厘米,基部具宿存的圓形、覆瓦狀排列的芽鱗,內面的膜質,較大。
大葉冬青大葉冬青
花淡黃綠色,4基數。雄花:假圓錐花序的每個分枝具3-9花,呈聚傘花序狀,總花梗長2毫米;苞片卵形或披針形,長5-7毫米,寬3-5毫米;花梗長6-8毫米,小苞片1-2枚,三角形;花萼近杯狀,直徑約3.5毫米,4淺裂,裂片圓形;花冠輻狀,直徑約9毫米,花瓣卵狀長圓形,長約3.5毫米,寬約2.5毫米,基部合生;雄蕊與花瓣等長,花葯卵狀長圓形,長為花絲的2倍;不育子房近球形,柱頭稍4裂。雌花:花序的每個分枝具1-3花,總花梗長約2毫米,單花之花梗長5-8毫米,具1-2枚小苞片;花萼盤狀,直徑約3毫米;花冠直立,直徑約5毫米;花瓣4,卵形,長約3毫米,寬約2毫米;退化雄蕊長為花瓣的1/3,敗育花葯小,卵形;子房卵球形,直徑約2毫米,柱頭盤狀,4裂。
果球形,直徑約7毫米,成熟時紅色,宿存柱頭薄盤狀,基部宿存花萼盤狀,伸展,外果皮厚,平滑。分核4,輪廓長圓狀橢圓形,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具不規則的皺紋和塵穴,背面具明顯的縱脊,內果皮骨質。花期4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250-15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灌叢中或竹林中。

分布情況

產於江蘇(宜興)、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大別山)、湖北(來鳳、興山、隨州、應山、黃梅、英山、羅城、麻城)、廣西及雲南東南部(西疇、麻栗坡)等省區。分布於日本。

栽培技術

育苗方法

1、種子處理:種子需用濕沙儲存1-1.5 年,要變溫處理。用40℃的溫水浸泡12小時,置於5℃低溫下處理24小時,再用40℃的溫水浸泡10小時,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用清水泡8-10小時,置於沙床內催芽。經3個月左右,種子陸續萌動。此法,種子可提前9-12個月發芽,發芽率達30%左右。
2、芽苗移栽:幼苗高1.5厘米,出現真葉時,移入塑膠袋營養缽中,排入苗床。株距6厘米,行距12厘米,塑膠袋口徑5厘米,缽高10-12厘米。幼苗移入後怕高溫日灼和乾旱,要及時用75%遮陽度的網搭設遮陽棚,以遮陽保濕。
3、施肥:主要是在幼苗生長旺期施肥。4月份每隔5天葉面噴施 0.1-0.3%的過磷酸鈣和磷酸二氫鉀的溶液1次,促進根系生長發育和莖木質化。7-8月每隔5天葉面噴施0.1%的尿素液1次。苗木生長後期,每隔5-7天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液或0.2-0.3%的硫酸鉀液1次,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越冬抗寒性。
4、防寒:秋後增施鉀肥,促進苗木木質化。後期適當縮短遮蔭時間。從9月上旬起,逐步揭除遮陽網,增加光照。冬季極端氣溫來臨前,搭拱棚蓋膜,防寒保苗。

種植栽培

1、綠化大苗栽培。根據本品種喜側方蔭蔽的生物學特性,選用金絲垂柳、黃山欒、光皮樹等闊葉樹進行異齡混交複合配置,形成落葉與常綠闊葉混交的穩定的樹種群落。落葉樹行距2-3米,株距1.8-2.5米。行間種植大葉冬青,株行距均為0.4-0.5米。成活後視生長狀況和綠化要求施肥管理。
大葉冬青大葉冬青
2、葉用園栽培。用2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米左右,行距1-1.2米,定植1年後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米以下。2年後即可採摘嫩葉制茶。應要取葉制茶,栽培過程要增施有機肥(腐熟的餅肥、雞糞等複合肥),嚴禁偏施氮肥,儘量少施化肥,達到無公害要求。

病害防治

大葉冬青病蟲害較少,管理方便。首先是精修細剪及時除去病蟲枝、枯死枝、內堂過密枝。通過合理調整樹體及樹間結構,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惡化病蟲害的生存環境。其次是利用生物技術消滅害蟲,利用天敵,採用人工飼養投放、引進等措施,增加天敵種群數量、控制害蟲數量。第三,提倡使用生物農藥,包括微生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植物源農藥等。第四,必要時可以使用礦物源農藥,如波爾多液、石硫合劑等。第五,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藥,關鍵時可少量使用低毒、低殘留農藥,如吡蟲啉等,可在制茶采葉前20天禁止使用。第六,改進噴藥技術,注意適時噴藥,減少施藥次數和濃度,做到能兼治的不專治,能挑治的不普治,若防治1次有效,可不再多次噴藥。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葉、花、果色相變化豐富,萌動的幼芽及新葉呈紫紅色,正常生長的葉片為青綠色,老葉呈墨綠色。5月花為黃色,秋季果實由黃色變為橘紅色,掛果期長,十分美觀,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大葉冬青
它適應性強,較耐寒、耐陰,萌櫱性強,生長較快,病蟲害少,是城市理想的第3代綠化樹種。木材可作細工原料;樹皮可提栲膠;亦可作園林綠化樹種。

藥用價值

醫藥
葉(苦丁茶)苦、甘、寒。清熱解毒、清頭目,除煩渴,止瀉。用於頭痛、齒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
有效成分:含黃酮、生物鹼、三萜皂苷、大葉冬青苷Ⅰ、熊果酸、β-香樹脂醇、羽扇醇、蒲公英萜醇、蛇麻脂醇、α-香樹脂醇、果醇3-O-乙酯、熊果酸3-O-乙酯、白樺脂酸、白樺脂醇、古柯二醇、熊果醇、齊墩果酸等。
功能活性:苦丁茶性涼,味苦、甘,有消炎解暑、生津解渴、消食化痰、清脾肺、活血脈之功效。特別對軟化血管、降血壓、降血脂、促進全身代謝功能有獨特功效。
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慢性肝炎,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湯火傷。
①《嶺南採藥錄》:"清熱毒。"
②《南寧市藥物志》:"清涼解毒。治痧症,內熱。熬膏可塗熱瘡。"
③江西《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消腫止痛。治感冒發熱,扁桃體炎,咽喉腫痛,急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跌打損傷,風濕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