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飲,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主治婦人血癖,單單腹腫。
基本介紹
- 出處:《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八
- 主治:婦人血癖,單單腹腫
組成,用法,主治,使用注意,附註,
組成
大腹皮、防己、木通、厚朴(姜制)、栝樓、黃芪、枳殼(麩炒)、桑白皮(炙)、大黃(蒸)、陳皮、青皮、五味子各等分。
用法
上銼散。每服一兩,水一碗,煎至六分盞,去滓,入酒一分,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
婦人血癖,單單腹腫。
使用注意
方中主治“血癖”,原作“血癭”,據《準繩·女科》改。
附註
附方1大腹皮飲
組成:大腹皮(銼)三分,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當歸(切、焙)、枳殼(去瓤,麩炒)、柴胡(去苗)、白朮各一兩半。
主治:婦人妊娠,心腹疼痛,及兩脅肋內妨悶,嘔逆噁心不止,飲食不下,體倦,四肢少力;或時發氣脹,喘息粗大,胎不安穩。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五
附方2大腹皮飲
組成:大腹皮,當歸尾,何首烏,麻黃,川芎,北細辛。
主治:頭疼眼脹,及偏正頭風。
出處:《慈幼新書》卷二